蘇銀成
編者按:
2021年,迎來建黨百年華誕。中國共產黨的100年,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斗的100年,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100年,是開創歷史、奠定基業、開辟未來的100年。為慶祝建黨100周年,本刊特別推出專題報道“我是共產黨員”,節選人民日報出版社“百年大黨群英譜”系列圖書的精彩篇章,同時派出記者采寫一線黨員的生動故事,讓一個個立體豐滿、真實感人的共產黨員向我們走來……
初夏,踏上云南省麻栗坡縣壩子村,只見綿延起伏的山坡上,松苗隨風搖曳,茶樹吐出新綠,處處孕育著鄉親們對脫貧的美好憧憬……
這里是昔日的雷場,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戰士杜富國就是在這個地方負傷的。2018年10月11日,杜富國在掃雷行動中發現一枚加重手榴彈,他立即讓同組戰友艾巖退后,獨自上前查明情況。突然,一聲巨響,杜富國下意識地向艾巖方向一側身,擋住了手榴彈爆炸后的沖擊波和彈片,戰友得救了,他失去了雙手和雙眼。就在這聲巨響之前,他已排除2400余枚爆炸物。
2019年4月16日,記者在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見到了杜富國。他在愛人王靜的攙扶下摸索著緩慢向大家走來,雙眼蒙著潔白的紗布,脖子上黃豆大的傷疤密密麻麻。當他以軍人的標準站姿,迅疾舉起殘缺的右臂向大家致以特殊的軍禮,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
這是一雙什么樣的眼睛???
雙眼球已被摘除。2018年11月24日,當掃雷大隊為躺在病床上的杜富國頒授一等功獎章時,他習慣性地低下頭,真想端詳一下一等功獎章的模樣。
這是一雙什么樣的手???
雙手已被截肢。2019年春節,杜富國用紗布層層纏繞,將硬筆捆于殘臂,在白紙上艱難地寫下“春節快樂”4個大字,向全國人民拜年。
幾個月過去了,他排雷負傷前對戰友說的那句“你退后,讓我來”傳遍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印在了“感動中國”的豐碑上,更印在了億萬人民心中……
“這里共有113塊雷區,面積約81.7平方公里,在雷區附近生產生活的我方邊民達5000余戶5萬余人。密布的地雷威脅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制約著邊疆建設的發展。繼第一次、第二次大面積掃雷行動后,2015年,國務院、中央軍委啟動第三次大面積掃雷行動,明確要求徹底清除雷患?!痹瓛呃状箨牬箨犻L陳安游介紹說。
“我感到這就是我的使命,一個聲音告訴我:我要去掃雷!”杜富國說。從2015年6月開始,他和來自不同單位的400多名戰友,拋棄一切牽掛,義無反顧地奔赴掃雷戰場。
杜富國1991年11月出生于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黨。8年多的軍旅生涯中,他有過3次重要選擇:第一次是參軍來到云南某邊防團,他原本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邊防戰士,卻選擇參加掃雷;第二次是來到掃雷隊后,隊長發現他的炊事技術不錯,有意安排他當炊事員,但他選擇到一線掃雷;第三次是排雷遇險時,他選擇讓戰友退后,自己獨自上前排雷。
排雷兵,是和平年代離死神最近的人。杜富國明知這一次次的選擇意味著什么,但他為什么義無反顧?
答案寫在他的請戰書上。2015年6月,杜富國當兵第五年。第三次大面積掃雷任務下達,他立即報名參加。在給連隊黨支部遞交的請戰書上,他這樣寫道:“正如我5年前參軍入伍時一樣,那時我思索著怎樣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衡量的唯一標準,是真正為國家做了些什么,為百姓做了些什么……我感到,冥冥之中,這就是我的使命?!?/p>
2018年9月,滿服役期的戰士竇希望打算退伍,而杜富國12月份也面臨退伍。竇希望問杜富國:“走不走?”杜富國說:“活沒干完就退伍,誰來掃雷?”竇希望從此再未提退伍的事。
杜富國負傷后,猛硐鄉鄉長盤院華流著淚說:“全鄉2萬畝茶園,8000畝在雷區,群眾都被炸怕了。杜富國救的不只是自己的戰友,還有全鄉的百姓?!?/p>
2018年11月16日,在杜富國負傷的老山雷場,他的戰友以中國軍人特有的“手拉手”方式,掃完最后一塊雷場,移交給邊疆人民耕種。至此,歷時3年多的第三次大面積掃雷任務宣告結束。
當天,隊長李華健給杜富國打電話告知這一消息。杜富國很是激動,負傷前的情景浮現在腦海:他和戰友沿著雷場登上老山主峰,遠山如黛,美若仙境。掃雷兵們感嘆:“真想把它畫成一幅畫啊!”
已經轉業的掃雷四隊原隊長龍泉,聽到杜富國負傷的消息很難過,“既意外,又不意外”。意外,是因為杜富國排雷技術好、心理素質好,受傷的“怎么會是他?”不意外,是因為杜富國排雷時總是“讓我來”,承受的風險比別人高。

在老山雷場掃雷間隙,杜富國靠著一棵大樹休息。(新華社發,黃巧 攝)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至今,龍泉還記得隊里發展第一批黨員時,杜富國匯報入黨愿望時說的話:“隊長,我入了黨,就能夠帶頭干、挑擔子了。”回想這番話,這名老黨員很是感慨:“我們究竟為什么入黨?富國的話很樸素,卻值得每一名黨員深思?!?/p>
杜富國負傷后,有人問:“你為什么會用身體為戰友擋彈片?”杜富國說:“我和戰友是以命相托的兄弟,換了誰都會這樣做。”
“艾巖怎么樣……傷得重嗎?”重癥監護室內,剛剛醒來的杜富國雙手被截肢、雙眼球被摘除,卻仍惦記戰友的安危。
杜富國和艾巖是同年兵,也是雷場上的生死搭檔。艾巖來到掃雷隊后,杜富國一直手把手教他排雷。每次有險情,杜富國都讓他退到安全地帶,自己獨自上前處置。“如果不是富國主動上前排雷,如果不是他下意識地一擋,致殘或犧牲的就是我!”艾巖幾度哽咽……
在雷場,誰多排一顆雷,誰就多一分危險。杜富國深知這種概率,可他總搶著上。
在馬嘿雷場,杜富國曾經排除1枚臉盆大小的59式反坦克地雷。大山密林,人都很難上來,為什么會埋反坦克地雷?這顆怪異的地雷引起了杜富國的警覺。他搶先對同組作業的班長許猛說:“班長,讓我來!”排除后才發現,這個“大家伙”的頂端凹陷,原來是一枚精心布設的“詭計雷”,要安全地排除它談何容易。
新年伊始,在病床上,杜富國拿起麻栗坡人民送來的收音機,聆聽著習近平主席新年開訓令。他說:“部隊聞令而動,掀起了實戰化訓練熱潮。我也要刻苦訓練,爭取早日康復,做更多對黨對人民有益的事,不辜負部隊的培養、人民的關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