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鳳珠
大學時代成為第一批入黨的學生黨員;留學學業取得進展時選擇回歸祖國;33歲當選天津市第十次黨代會代表;40歲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42歲獲評“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主任助理孟祥飛不僅是團隊科技攻關的帶頭人,也是信念堅定、敢于擔當的“最美奮斗者”。
“我的家鄉山東臨沂是革命老區,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可度非常高,認為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一件光榮的事。我的父親是一名退伍軍人,從小到大,他一直影響著我。”談及入黨初衷,孟祥飛表示,在自己的成長環境中,一直有“紅色基因”。
在孟祥飛的履歷中,參與我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研發,是寫在職業生涯起點處的輝煌。
“‘天河一號最初啟動研制時,所有團隊都要從體力活兒干起。要自己改造機房,自己安裝超級計算機機柜等設備,做的都是非常基礎的工作。那時我剛留學回國,心態有一些膨脹,認為自己應當從事更‘高級的工作。但是,看到很多五六十歲的老黨員、老專家同樣在做這些基礎性的工作,毫無怨言。他們不畏艱辛砥礪前行的精神,讓我找回初心再出發。”這是2009年,孟祥飛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加入剛剛成立的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沒有任何工資待遇,他和團隊白手起家。
在孟祥飛看來,從喝過“洋墨水”的膨脹到重新找到人生定位的轉換,離不開黨的引領。“這種引領不是通過說教完成的,而是通過老專家、老黨員等前輩的實際行動來傳承的。”
黨員精神的傳承,表現在無怨無悔地埋頭苦干,更表現在齊心協力地克難攻堅。“我們用??7個月時間就完成國外要用一年甚至一年半才能完成的安裝測試任務,??并使‘天河一號于2010年成為世界超級計算機性能之首。”孟祥飛說。
高性能計算機的研制和應用能力,不僅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也是發達國家爭相搶占的科技戰略制高點。“國際上有許多專家質疑中國,認為我們為了取得全球第一的排名,制造了一個只會算數,‘中看不中用的‘游戲機。這也使我們充分認識到,只有把從技術創新到應用創新全面??做好,才能讓中國超級計算機在世界上真正立足。”孟祥飛表示。
此時,孟祥飛不僅是??團隊黨組織負責人,也是應用技術研發的主要負責人。“我向中心領導立下‘軍令狀:干不好‘天河一號應用,我卷鋪蓋走人!”
敢于直面挑戰的力量源泉,同樣從老黨員傳承中來。1978年,老一輩共產黨員、科學家慈云桂先生接到研制我國首臺億次巨型計算機“銀河”任務時,曾經表示:“拼上這條老命,??也要把中國的巨型機搞出來!”孟祥飛以之為榜樣,經常在團隊中分享慈云桂先生的故事。他說:“我國自主研發的‘銀河系列巨型計算機,是‘天河一號研制的基礎。黨的建設和‘銀河精神的接續傳承,保障了中心科技創新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作為我國首個國家級超級計算中心科研骨干,孟祥飛是從物理學研究轉入超級計算創新領域的“跨界者”。
“我需要超級計算機開展研究工作,而在2010年以前,國內的科研條件相對薄弱,我的研究在國內很難找到大規模平臺支撐,因此只能選擇通過聯合培養的途徑到美國繼續研究。”讀博期間,孟祥飛成為一名國家公派留學生。
在美留學對孟祥飛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看到了我國和??美國科技創新能力的差距。而比實際差距更重要的,是??創新能力支撐平臺的差距。那時在國內,我找不到相對較大的研發平臺,而??在美國,一所普通大學就有超級計算機,國家實驗室的科研條件更是我國望塵莫及的。正是這些??強大的平臺,支撐著美國科技創新能力的領先。”
孟祥飛在美國的科研工作,取得突出成績。“實驗室導師告訴我,我的工作可以完成2至3篇博士論文。同時,美國有著優越的科研條件。因此,當我提出要回國時,導師很鄭重地問我,是不是真的想好了。”
“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回國。”他表示,在美國科研平臺上取得的所有成就都要打上美國標簽,發表的任何成果都是美國成果,這些都觸動著孟祥飛。“作為一名中國科研工作者,我在美國能取得更多成績,但是無法為自己國家的科技創新作出任何貢獻。”
那一年,我國首個國家級超級計算中心在天津落地,“天河一號”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的研制在這里啟動。“回到國內,我或許可以發揮更大的價值,并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開展自己的研究。”孟祥飛說。
加入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的孟祥飛,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即使在地鐵上也常處于工作狀態,寫方案、開發代碼,??經常坐過站,一直坐到終點站被乘務員趕下車。‘天河一號計算機系統是7×24小時運行的,我們也每天‘刷夜,只要??機器在運行,我們系統測試、技術開發就沒有停歇??。”
現在,“天河一號”已經能夠做到“??算天、算地、算人”,宇宙演化模擬、天氣預報、水文地質研究、新藥研發、腦科學研究等領域中,都有“天河一號”的能力支撐,這是孟祥飛最欣慰也最自豪的成就。正是從技術創新到應用創新的突破,使“天河一號”于2014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的榮譽,也讓中國的超級計算逐步得到國際認可。
“奮戰在科技一線的黨員,首先要有??建設科技強國的初心和使命感,其次要練就過硬的本領。”談及科研領域共產黨員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孟祥飛表示。
??建設科技強國,必須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由孟祥飛和合作團隊共同開發的??三維高精度石油地震勘探數據處理軟件,便實現了我國自主技術對國外技術的大規模替代。“以前,這些技術掌握在歐美國家手中,我國租借這些技術軟件,每個油田每年要花費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美元。一旦在國際市場上與這些國家出現競爭,它們就可能通過技術封鎖卡我們的‘脖子。因此,我帶領團隊開始研發我國自主的石油地震勘探數據處理技術和超級計算支撐的高性能處理平臺,在實現國產替代的同時,應用于國內重要物探企業和研究機構。”
“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研制的成功,則意味著我國在信息技術??領域領先一步。孟祥飛解釋:??超級計算機如同人類的超級大腦,CPU等計算芯片是它的神經元,高速通信網絡相當于大腦中的神經網絡,通過這些網絡把??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計算芯片組成一個整體后,操作系統像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一樣對它們進行控制和管理。“可以說,超級計算機的研制,涉及計算芯片,??涉及高速互聯通信技術,也涉及系統軟件自主開發技術。”
作為“天河”系列超級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河”新一代超級計算機已經在研發過程中。孟祥飛介紹:“2018年,我們??完成了原型機的研制。在‘天河一號中,計算芯片采用的仍然是美國??芯片,而‘天河新一代超級計算機實現了整套??全自主研發突破,為研制全自主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孟祥飛團隊的努力下,超級計算機已經發展為我國的“國之重器”。“超級計算機研制是對國家信息技術的核心驅動,同時超級計算機又形成了一個超級算力平臺,??它可以服務支撐我國各個領域的創新。”
從2001年5月入黨至今,20年光陰逝去,孟祥飛已經從一名青澀學生成長為我國科研領域的中堅力量。在他看來,自己獲得的榮譽是黨中央對??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認可,也是對他的鞭策。“我只是堅守好了自己的科研崗位,踐行了一個黨員應有的??使命擔當。未來,我將繼續奮發作為,立足于??新一代超級計算機的研制和科技攻關,為我國科技創新、為科技強國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孟祥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