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亞丹
西華縣人民醫院血液凈化室,河南 周口 466600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血糖指標升高的疾病,是妊娠期常見的合并疾病,孕婦主要出現多飲、多食、多尿等癥狀,該疾病的發病和胰島素抵抗、遺傳等因素有關系。該疾病對孕婦和新生兒的生命產生極大威脅,治療該疾病主要通過控制血糖指標,減少對孕婦和新生兒的傷害,飲食運動指導是目前應用較多的輔助方法[1]。本研究分析飲食運動指導對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標和妊娠結局的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3 月—2020 年3 月西華縣人民醫院收治的100 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抽簽法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各50例。實驗組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9.3±3.8)歲。參照組年齡24~38歲,平均年齡(31.1±3.3)歲。所有研究患者的基本信息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皆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的思考》[2]中的診斷標準;經告知后患者自愿接受研究。排除標準:先天肝腎功能不全,肝腎器官嚴重受損者;患有嚴重心、腦血管障礙者;患有惡性腫瘤者;患有家族遺傳病或精神疾病,不能正常交流者;前置胎盤、宮內胎兒發育遲緩者;有先兆流產或早產者;有多胎或畸形胎兒者。
1.2.1 參照組:參照組孕婦按照醫囑在家進行舒緩的運動(如散步),食用含糖量低的食物,自我調節控制。
1.2.2 實驗組:實驗組孕婦接受運動療法和飲食干預。(1)運動療法:選擇經驗豐富的優秀護理人員針對孕婦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運動方案;以散步為主要運動方式,每日散步4次左右,共30~60 min,也可以選擇慢跑、孕婦操等舒緩的運動方式;護理人員需要幫助孕婦進行合理的、適度的運動,時刻監測孕婦心率,過快時要停止運動,進行休息;一般選擇在飯后進行運動。(2)飲食護理:對孕婦的體重、身高、血糖指標進行測量,并根據測量結果計算出每日所需要的營養,根據營養需求和孕婦的喜好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保障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的正常攝取,正常情況下蛋白質每日攝取100 g左右,堅果類高熱量的食物需要減少攝取量,避免攝取含糖量高的食物;孕婦要少食多餐,除早、中、晚三餐,還應該增加下午餐點,在睡前1~2小時可以進食少量食物;粗細糧搭配食用,適量多食用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3]。
對比兩組分娩前一天在空腹狀態下、用餐后2 h 和睡前的血糖指標,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空腹下血糖指標理想值為3.3~5.0 mmol/L,用餐后2 h 理想值為4.4~6.7 mmol/L,睡前理想值為4.4~6.7 mmol/L。對比兩組妊娠結局,即出現羊水過多、新生兒窒息、早產、巨大兒、陰道出血、產后感染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空腹狀態下、餐后、睡前的血糖指標分別為(3.56±0.59)mmol/L、(5.23±0.52)mmol/L、(5.33±0.48)mmol/L,均低于參照組的(4.58±0.24)mmol/L、(7.98±1.46)mmol/L、(7.56±1.02)mmol/L,(t=12.196、13.513、15.035,P<0.05)。
實驗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為22.00%,明顯低于參照組的84.00%(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良妊娠結局對比例(%)
妊娠糖尿病(GDM)是指產婦在妊娠期發生糖代謝異常,是一種妊娠期合并疾病中常見的疾病。因為在妊娠期間體內胎兒營養需求較大,孕婦自身糖類代謝能力較差,所以在空腹狀態下、用餐后血糖指標升高[4]。正常情況下,大部分患有該疾病的孕婦在生產后,糖代謝水平會恢復正常,但也有增加糖尿病的發病幾率,從遠期看,不利于產婦健康;并且在疾病發病期間不對血糖進行控制,容易導致孕婦感染或糖尿病酮癥中毒,造成產婦流產,病情嚴重者甚至導致胎兒死亡,會對孕婦和新生兒產生嚴重威脅;同時孕婦會出現產后陰道出血、感染、羊水過多等不良事件,新生兒會出現窒息、早產、巨大兒等不良事件[5]。該疾病對產婦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降低了產婦生活質量,且不利于胎兒生長發育,容易出現不良妊娠結局,因此在妊娠期對孕婦血糖指標進行控制,能有效改善妊娠結局[6]。臨床通過降糖藥物以及飲食控制降低血糖,但效果較差,而有效的護理能提高治療效果,降低血糖水平,減少新生兒不良事件發生,有利于母嬰健康。
飲食運動指導能通過飲食干預和運動指導的方式有效控制孕婦血糖指標,飲食干預是指根據孕婦的病情、喜好、胎兒和自身對營養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科學的飲食方案,保證孕婦和胎兒的攝取充足的營養同時控制對脂肪和糖類食物的攝取;運動指導幫助孕婦進行合理的、適量的運動,每日定時、定量進行散步等舒緩的運動,過量或劇烈的運動會給孕婦心臟帶來巨大負荷。除此之外,還應該關注孕婦的心理問題,及時疏解孕婦不良心理。本研究表明,實驗組空腹血糖指標、餐后血糖指標、睡前血糖指標均低于參照組;實驗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低于參照組。說明飲食運動指導應用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能改善血糖指標和不良妊娠結局。這可能是因為適量的運動能夠讓葡萄糖直接作用于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從而改善血糖指標,運動方法包括孕婦體操、飯后散步以及拉瑪澤呼吸法等;并且對孕婦進行飲食控制,減少脂肪和糖類食物的攝入量,最大限度地改善孕婦血糖指標,降低該疾病對母嬰的影響,保障母嬰生命安全[7]。
綜上所述,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應用飲食運動指導能有效降低血糖指標,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保證孕婦和新生兒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