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珂,王棟梅
1.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診科,河南 焦作 454001;2.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組織統戰部,河南 焦作 454001
隨著生活方式與飲食結構的改變,急性胰腺炎(AP)發病率逐年上升,有10%~20% AP 患者可發展為重癥急性胰腺炎(SAP),起病急驟,病情嚴重,可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礙,需多方配合救治,是護理工作的難點[1]。改良早期預警評分(MEWS)以意識、心率、呼吸頻率、收縮壓、體溫5 項生理參數為基準,每項參數以0~3 分計分,以評分變化評價患者病情潛在危險,評分與病情呈正相關變化[2-3]。本研究立足于MEWS,將基于MEWS 的分級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SAP 患者,探討其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回顧性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SAP患者60例,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的30例為對照組,接受基于MEWS的分級針對性護理干預的30例為觀察組。觀察組男21例,女9例;年齡24~67 歲,平均年齡(44.35±10.09)歲; 病程3~24 h, 平均病程(12.99±4.95)h;發病誘因:膽源性15 例,飲食不節9 例,其他6 例。對照組男20 例,女10 例;年齡25~68 歲,平均年齡(46.21±10.18)歲; 病程4~24 h, 平均病程(13.62±4.80)h;發病誘因:膽源性16 例,飲食不節9 例,其他5例。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1)納入標準:腹部CT,彩超影像學及血、尿等實驗室檢查確診為SAP,其中Ranson評分≥3分,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PACHEⅡ)≥8 分,發病時間≤24 h;患者意識清醒,能配合研究進行。(2)排除標準:伴有消化性潰瘍穿孔、急性腸梗阻、腸系膜血管栓塞等其他消化系統疾病者;合并心絞痛、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腦系統疾病者;需行外科手術治療者;認知功能障礙者;合并嚴重內分泌系統疾病者,或已使用過細胞毒性、糖皮質激素等藥物者;過敏體質者;病情突然加重致死亡者。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包括遵醫囑用藥,進行防治休克、肺水腫、胰性腦病、急性腎功能障礙等并發癥護理,進行營養支持護理,各項基礎操作,常規心理護理,各項管腔護理等。觀察組予以基于MEWS 的分級針對性護理干預:(1)組建課題組。由護士長、主治醫師、護理人員成立課題組,對護理人員進行統一培訓,內容由MEWS目的、SAP 知識、基于MEWS 的分級針對性護理流程、溝通方法、人文關懷等組成,通過培訓結果及護士資歷進行護士分級,三級:考核評分70~79分,工作年限1~3年,護士或護師;二級:考核評分80~89分,工作年限3~5 年,護師或主管護師;一級:考核評分≥90 分,工作年限>5年,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者;通過查閱、檢索文獻及參照近3年急診SAP病例制定分級針對性護理干預計劃。(2)評分評估。MEWS 0 分項目:收縮壓101~199 mmHg、心率51~100 次/min、呼吸頻率9~14 次/min、體溫36.6~37.4 ℃、意識狀態清楚;MEWS 1 分項目:收縮壓81~100 mmHg、心率10~50次/min或101~110次/min、呼吸頻率15~20 次/min、體溫37.5~38.4℃、對聲音有反應;MEWS 2 分項目:收縮壓≥200 mmHg 或71~8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40 次/min 或111~129 次/min、呼吸頻率21~29次/min或<9次/min、體溫≥38.5℃或<35.0℃、對疼痛有反應;MEWS 3分項目:收縮壓≤70 mmHg、心率≥130次/min、呼吸頻率≥30次/min、無反應。評估并記錄患者各項分值,并予以對應護理。(3)分級針對性護理干預。1級護理(評分0~3 分),監測評率1 次/4 h,由三級護士予以常規護理干預,并進行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若出現突發情況及時通知醫生;2 級護理(評分4~5 分),提高監測頻率1 次/30 min,由二級護士進行護理干預,增加觀察頻率,進行心理安慰,預防壓瘡、感染、血栓、導管脫落等發生,由組內醫師評估是否啟動急診科二、三線醫生等;3級護理(評分>6分),立即報告醫生,可直接呼叫急診科二、三線醫生及病房組長,由一級護士嚴密監控各項生命體征,提高監測頻率1 次/15 min,加強預防各種并發癥發生等,必要時采取緊急處理,注意當患者評分≥9分時立即搶救,收入ICU。
(1)病情變化。以MEWS、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PACHEⅡ)評估干預前后兩組病情,APACHEⅡ包括急性生理學、年齡、慢性健康狀況評分,分值0~71 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2)恢復進程。腹痛持續時間、住院時間。(3)不良事件。包括壓瘡、輸液或采血事件、導管脫落。(4)服務質量。由PZB 服務質量量表(SERVQUAL)進行判定,SERVQUAL 共5 個維度:反應性、可靠性、有形性、移情性、保證性,每個維度評分0~5 分,分值越高,服務質量越好。
數據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后觀察組MEWS、APACHEⅡ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兩組MEWS、APACHEⅡ評分比較(±s)分

表1 干預前后兩組MEWS、APACHEⅡ評分比較(±s)分
組別觀察組(n=30)對照組(n=30)tP MEWS干預前7.05±2.26 6.94±2.01 0.199 0.843干預后2.29±0.81 3.02±1.20 2.762 0.008 APACHEⅡ干預前31.22±5.01 30.35±4.13 0.734 0.466干預后7.04±2.13 13.01±3.74 7.597<0.001
觀察組腹痛持續時間為(2.35±0.91)d、住院時間為(14.20±3.12)d,短于對照組的(3.31±1.23)d、(17.25±4.05)d(t1=3.437,P1=0.001;t2=3.268,P2=0.002)。
觀察組發生導管脫落1例,發生率為3.33%(1/30);對照組發生壓瘡1 例,輸液或采血事件1 例,導管脫落1 例,發生率為10.00%(3/30);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68,P=0.605)。
觀察組SERVQUAL 評分為(20.26±1.45)分,高于對照組的(16.52±2.5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942,P<0.001)。
SAP 患者常出現胰腺壞死等急性感染癥狀,病情發展迅速,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研究發現,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提高預后,促進患者恢復[4-5]。考慮到其病情進展較快,臨床護理干預時需快速而準確地評估患者病情變化,挽救患者生命,MEWS 可客觀評估各項生理指標,將病情嚴重程度分值化,具有快速、科學的優勢,可為分級護理提供依據[6-8]。
本研究將基于MEWS 的分級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我院急診SAP 患者,結果發現,干預后觀察組MEWS、APACHEⅡ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腹痛持續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說明此干預模式可減輕患者病情,縮短患者恢復時間。基于MEWS的分級針對性護理干預是在課題組專業指導下由經過培訓分級的護理人員實施,由對應層級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干預,可提高分工合作效率;通過MEWS對患者病情進行分級,動態評估下,一旦生理參數評分到達觸發水平立即予以對應層級護理,可利于疾病恢復,保障患者安全,縮短恢復時間。另外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但觀察組僅為3.33%,說明此干預模式下護理人員責任感增強,臨床不良事件發生率低。本研究還發現,觀察組SERVQUAL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基于MEWS的分級針對性護理干預能跟蹤患者病情變化,增加護理人員對患者關注度,患者在專業護理干預下對護士信任感增加,患者可感受到服務質量提高。
綜上所述,基于MEWS 的分級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SAP 患者,可減輕患者病情,縮短恢復時間,還可提高臨床護理服務質量,此種干預模式要求護理人員熟知MEWS分級變化,能識別疾病病情進展,配合臨床醫生施救,增加護理責任感,提高護理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