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銳
南陽市中心醫院婦科,河南 南陽 473000
宮頸癌手術患者術后容易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1]。該疾病血液異常凝固, 導致管腔阻塞, 進而引發的機體靜脈回流障礙, 此外癌細胞也會增加血栓形成幾率, 患者如果發生急性深靜脈血栓栓子脫落還會引發肺栓塞, 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2]。因此,必須重視該情況。宮頸癌手術患者術后首先會好好休息,養精蓄銳。但是如果只是躺在床上休息,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很容易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3]。另外,患者在手術中沒有進行保暖措施,也會導致血液循環受阻[4]。本研究分析宮頸癌手術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險因素,研究其護理措施,現報告如下。
以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之間在南陽市中心醫院進行治療的120 例宮頸癌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年齡≥18周歲者;(2)無認知功能障礙者;(3)能夠正常交流者;(4)能夠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者,預計生存時間>3 個月者;(5)有一定的手術耐受力者;(6)知情且能夠積極配合研究的進行者。排除標準:(1)具有認知功能障礙者;(2)病情非常嚴重者;(3)意識模糊者;(4)具有凝血系統障礙者;(5)有精神病史者;(6)心肝腎嚴重被損傷者;(7)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或皮質類固醇激素者;(8)不符合診斷標準者;(9)無法積極配合研究者。
采用統一格式的調查問卷,由同一人員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年齡、肥胖情況、日常鍛煉情況、是否存在合并傷、是否做好保暖措施、是否合并內科系統疾病、手術中是否使用軟枕、是否使用氣壓治療儀進行護理、是否進行正確的踝泵運動、是否穿戴彈力襪、是否采取血栓預防措施及血清D-二聚體水平。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通過儀器DIASONIC 2D gateway及PHIL-IPS IU22 進行雙下肢深靜脈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顯像(CDFI)檢查多數患者在入院3 d 內完成檢查,所有患者均在入院7 d 內完成檢查,方便及時發現術前是否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術后第3 d和第7 d常規再行兩次雙下肢靜脈CDFI 檢查,以確定有無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出現。發現血栓后確定是新鮮血栓還還是陳舊血栓。
采用SPSS 20.0 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兩組間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分析,三組及以上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s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不同年齡、常鍛煉情況、合并傷情況、保暖措施情況、合并癥情況、術中軟枕使用情況、術后氣壓治療儀進行按摩使用情況、踝泵運動情況、穿戴彈力襪情況、血栓預防措施情況下術后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肥胖情況下、血清D-二聚體水平術后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例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宮頸癌手術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單因素分析
將年齡、常鍛煉情況、合并傷情況、保暖措施情況、合并癥情況、術中軟枕使用情況、術后氣壓治療儀進行按摩使用情況、踝泵運動情況、穿戴彈力襪情況、血栓預防措施情況、血清D-二聚體水平納入logistic 回歸分析模型,結果顯示,年齡、常鍛煉情況、合并傷情況、保暖措施情況、合并癥情況、術中軟枕使用情況、術后氣壓治療儀進行按摩使用情況、踝泵運動情況、穿戴彈力襪情況、血栓預防措施情況、血清D-二聚體水平是影響下肢骨折患者患者術后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宮頸癌手術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多因素logistics分析
在120 例研究對象中,其中有28 例宮頸癌手術患者在術后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出現率為23.33%。通過單因素分析表明,年齡、日常鍛煉情況、是否存在合并傷、是否做好保暖措施、是否合并內科系統疾病、手術中是否使用軟枕、術后是否使用氣壓治療儀進行按摩、是否進行正確的踝泵運動、是否穿戴彈力襪及是否采取血栓預防措施均對宮頸癌手術患者術后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具有統計學差異。本次研究多因素logistics 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偏大、日常鍛煉情況少、存在合并傷、沒有做好保暖措施、存在合并內科系統疾病、手術中沒有使用軟枕、術后沒有使用氣壓治療儀進行按摩、沒有進行正確的踝泵運動、沒有穿戴彈力襪及沒有采取血栓預防措施均是導致宮頸癌手術患者術后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獨立危險因素。(1)年齡:年齡偏大的患者,身體機能下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很容易出現血液循環受阻,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5]。(2)日常鍛煉情況:患者如果日常鍛煉較多,能夠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概率較低[6]。(3)存在合并傷:患者如果存在其它合并傷,導致患者身體更加虛弱,這時的患者也更容易發生靜脈血栓。(4)沒有做好保暖措施:患者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如果沒有進行保暖,會因寒冷刺激引起水腫,阻礙下肢的活動,血液循環不暢,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7]。(5)存在合并內科系統疾?。夯加刑悄虿?、高血壓及糖尿病的下肢骨折患者,血液粘稠度本來就比較高,當下肢出現骨折后,運動困難,血液循環受到更大的阻礙,發生深靜脈血栓的機率更大[8]。(6)手術中沒有使用軟枕:患者在手術中,保持體位舒適,在腳踝、膝窩等處放置軟枕,能夠減少手術床對血管的壓迫,消除誘發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因素,避免出現靜脈血栓[9]。(7)術后沒有使用氣壓治療儀進行按摩:對患者使用氣壓治療儀按摩腿腳,能夠促進患者下肢血液循環,避免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8)沒有進行正確的踝泵運動:正確的踝泵運動能夠幫助患者活動下肢,促進血液循環[10]。(9)沒有穿戴彈力襪:彈力襪有彈性,能夠讓患者的下肢自由活動。不想普通的襪子,將患者的腳部固定,無法動彈,導致血液循環不暢。(10)沒有采取血栓預防措施:患者術后長時間臥床導致患者血液呈高凝狀態[11]。臥床休息使肌肉松弛,從而造成血流速度降低,進而促使血液內細胞停留在血管壁,形成血栓[12-13]。對患者進行血栓預防措施,能夠最大程度的促進血液循環,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針對宮頸癌手術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存在的危險因素,可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性干預。(1)預防血液濃縮:在患者手術前,醫護人員應了解患者實際凝血情況。目前臨床中多采用灌腸方式清潔腸道,但是有可能引發血液濃縮,導致體液過度丟失,增加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所以醫護人員應該遵醫囑給予患者術前補液,同時依據患者肺功能、心功能情況,為患者合理調整輸液速度和總量,以免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2)術中預防性護理: 在患者手術進行中,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另外,讓患者保持舒適的體位,在患者腳踝、膝窩等處放置軟枕,減少手術床對血管的壓迫。(3)患肢指導:術后將患者患肢抬高30°,以保證溶栓導管的通暢性,但應避免單獨使用墊枕將患者小腿及腘窩處墊高,以免導致小腿靜脈回流障礙,同時,避免在溶栓過程中對患肢進行按摩及劇烈運動,以避免栓子脫落的發生。(4)運動指導:待溶栓導管拔除后,指導并協助患者進行早期下床活動,并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制定運動計劃,在不影響其治療效果的基礎上,盡可能增加其下床活動時間,以促進其循環功能的改善;對無法立即下床活動的患者,在溶栓導管拔除后,應知道患者家屬對其患肢進行按摩,以避免病情的復發。
綜上所述,宮頸癌手術患者在術中及術后要進行良好的保暖及按摩護理,同時要采取血栓預防措施,防止患者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