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延

線上頒獎儀式中,世界羽聯主席拉爾森將三位球員定義為體育史上的重要人物,是世界羽壇近年來的標志性人物。拉爾森說:“他們表現出令人驚嘆的高超水準,這幫助他們贏得了羽毛球賽事中每一個重要的冠軍頭銜。最重要的是,對于想要努力追趕他們的年輕一代而言,他們所設定的標準將永遠是一項挑戰。”
中國羽毛球協會主席張軍亦在線上表達了祝賀。張軍表示,十年前自己有幸入選世界羽聯名人堂,此殊榮一直激勵著自己在教練員的崗位上做得更好。張軍寄語三位新入選的球員可以為中國和世界羽毛球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并希望所有羽毛球運動員以張寧、蔡贊、傅海峰為榜樣,懷著熱愛和感恩的心勇攀高峰。
三位球員分別就獲得此殊榮向支持自己一路前行的人表示感謝,面對著這份重要的證書,三位名將不約而同地回憶起各自職業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比賽。對于“風云”組合而言,2008年北京奧運會羽毛球男雙決賽的惜敗成為了兩人共同的傷疤。不過,正因為那枚銀牌,他們堅定了信心要堅持,才有了2009年至2011年的世錦賽三連冠以及2012年的奧運會金牌。

對于兩屆奧運會女單金牌得主張寧來說,印象最深刻的比賽竟然不是奧運會或世錦賽奪冠,而是2007年的新加坡公開賽。在面對隊友謝杏芳的決賽中,一向以體力見長的張寧在第二局就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體力透支,正是那場比賽讓她徹底釋放出毅力的巨大能量,不僅拿到該站冠軍,還為她征戰奧運積分賽注入強心劑。
展望馬上就要開始的東京奧運會,三位奧運冠軍分別為國羽師弟師妹們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張寧表示,心態在大賽中是起最主要作用的,就像當年她29歲“高齡”才第一次參加奧運會、33歲蟬聯金牌一樣,只有從心里釋放自己,在球場上才有發揮的空間;蔡贊建議國羽球員不要因過去18個月沒有參加國際比賽而焦急,要放平心態;擁有四屆奧運經驗的傅海峰則建議隊員們在最后的一個月里模擬一切奧運會節奏。
世界羽聯名人堂自1996年成立至今,已經有超過15位中國羽毛球名將進入這一殿堂,其中不乏湯仙虎、李永波、張軍等羽球名宿。中國羽毛球隊一直是善于傳承、人才輩出的隊伍,一代又一代的健將從成長到冒尖到奪冠,都得益于全隊上下的相互配合和幫助。在線上頒獎儀式中,蔡贊回憶起自己當初剛到江蘇隊時,和他一起坐火車的正是如今的中國羽毛球隊雙打主教練張軍。
正如“風云”在談到名人堂入選標準時提到的,成績是最重要的,但球員的精神也是重要的,球員在場上每球必爭、永不放棄的精神可以感染和激勵他人。
本次三位中國球員集體入選世界羽聯名人堂,不僅再次彰顯了中國羽毛球在世界羽壇的影響力,還給正在練習羽毛球的晚輩更多的激勵,尤其是即將出征東京奧運會的國羽健兒們。




張寧:中國女單的領路人
在中國女單球員層出不窮的年代里,張寧跨越了不同年代的競爭對手。從11分3局2勝發球得分制到21分3局2勝直接得分制,三十多歲的張寧仍舊擁有一擊致命的得分手段,在自己職業生涯的末期一鳴驚人,將老將堅韌的精神傳達給了全世界。
盡管在1994年首次亮相尤伯杯就遭受打擊,但張寧在十年后成功復仇同一對手張海麗。張寧傳奇的地方在于她克服了早期職業生涯的不理想,證明了只要有毅力,任何困難都能被克服。退役后,在新一代中國女單的發展過程中,張寧作為教練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風云組合:不屈不撓的男雙精神
蔡赟和傅海峰,經典的左手和右手搭檔,一位前場出色,一位進攻兇悍,兩人在職業生涯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成為唯一一對四次奪得世界羽毛球錦標賽冠軍的男雙組合,四枚世錦賽金牌和一枚奧運金牌讓他們成功入選了世界羽聯名人堂。
從二十一世紀初開始的十多年里,中國男隊一直保持著難以戰勝的光環。這個時代的中國男隊巨星頻出,他們憑借自己的成績成為了羽毛球界的傳奇,蔡赟和傅海峰就是其中之一。在過去的十年里,他們也為中國隊在湯姆斯杯和蘇迪曼杯比賽中能夠占據壓倒性優勢地位做出了重要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