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子嵐
《我和我的家鄉》是一部去年國慶節上映的電影,我一直沒有看,直到這個春節假期我才看完,里面的情節有笑點有淚點,讓我淚眼迷蒙。
整部電影一共五個章節,分別是《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后一課》《回鄉之路》《神筆馬亮》,這些章節都是講普通人、小人物的故事,這里面有支教的老教師,有支援農村建設的藝術家,有農民發明家,有農村企業家,還有最普通的市井小民。每一個故事的背后,都在展示家鄉巨大變化的同時,笑中帶淚地致敬那些默默無聞的勞動者。
我最喜歡《最后一課》的范老師,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位老教師對教書事業一生的執著。范老師在幾十年前下鄉調到貧困的望溪村,便一直教這個村的孩子們讀書,一直教了10年,后來由于學校合并他只好離開。再后來他到了瑞士,在一所大學里教美術,那時他已經頭發花白,也有了一家老小,兒孫滿堂,但他心中還是放不下教書育人的信仰。有一天上課的時候,他意外昏迷,醫生告訴他的家屬,這是一種老年癡呆癥,這位年邁的教師的記憶竟停留在他在望溪村上的最后一堂課,為了幫其恢復記憶,家人們只好把他送往望溪村,為他營造最后一課的情景……
看了《最后一課》,我的感受有很多。首先是這位老師對學生的那種深厚情感,范老師當時雖然知道他必須要離開,但他在這最后一堂課中,把想對學生們說的話都一一叮囑。在這堂課上,姜小峰畫了一幅畫,是他心目中未來學校的樣子,但因為當時望溪村的孩子們太貧困了,誰也沒有彩色的顏料,沒有辦法涂上顏色,范老師冒著大雨回宿舍去幫姜小峰找顏料,為孩子圓一個夢。但最后因路面太滑,顏料掉進了河里,河水變成了繽紛的彩色,嘩啦啦地流走,最終他還是沒有能夠讓姜小峰的未來學校涂上顏色。我想,他離開時最大的遺憾應該就是沒有完成姜小峰的愿望吧。
這部影片中最大的亮點就是最后的那一段,現實與回憶交織,范老師心里想的是,以前那個破落和貧困的望溪村,但看到的卻是熱鬧的大街,許多人在舞龍。范老師迷茫了,他的記憶仿佛在那一剎那間停止了,他越走越快,似乎是在尋找著當年那個破舊的身影,最后他看到了長大后的姜小峰按著自己的畫紙構想真的建設出五彩斑斕的校舍的時候,我不禁掉下了眼淚。這時長大的姜小峰走過來,撫摸著范老師的肩膀,范老師也對姜小峰說了一句話:“姜小峰,你的畫老師終于看明白了。”
這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了教育的意義。
(指導教師:龍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