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禮 陳晶晶
摘 要:本文針對傳統靠船墩的設計與施工中出現的問題,結合工程實例,從裝配式靠船墩的設計、生產、施工等方面對結構尺度、構件鏈接、工廠化生產及現場吊運、安裝等關鍵技術進行分析、提出對策,在工程建設中推廣裝配式靠船墩,提高質量及生產效率,進而提高靠船墩建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關鍵詞:裝配式;靠船墩;關鍵技術
中圖分類號:U653.99?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6—7973(2021)03-0139-02
1引言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未來需要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更高的品質工程。面對這種需求如何把握,對整個水運工程建設及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實現工程建設的工業化,是迎接挑戰的必要途徑。依據聯合國工業化定義的理解,船閘工程需要通過結構標準化、生產工廠化、施工機械化及管理科學化,提高工程質量。工業化與傳統的根本區別是生產方式的改變,表現為設計標準化、生產工廠化、施工機械化。
2傳統靠船墩結構的建設現狀
現有樁柱式靠船墩結構中,素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結構占主導地位。樁柱式靠船墩幾乎全部采用現場澆注施工,沒有構件工廠化生產,由于該結構整體性好、剛度大,在工程中廣泛應用。但該結構缺陷也較明顯。
2.1工業化程度低
現澆構件施工中,很多工序無法由機械替代,比如模版全部由工人現場支模,需要工時長、強度大,導致機械化操作程度較低。同時,現場施工對構件的質量影響也比較大,工人操作又容易導致質量缺陷。
2.2施工工期長
現澆構件施工,施工工序一般為搭腳手架、支模、綁扎鋼筋、澆筑混凝土等,大多數工作由工人現場安裝完成,生產效率低、工期較長。同時,由于現場施工,容易受施工場地、自然條件等影響,導致工期更長、質量更低,效益發揮不充分。
2.3工程成本控制難度大
由于現澆構件工序多,工人勞動強度大,容易受外界干擾,工程成本控制難度較大。而且,工期較長,影響成本的因素就越多,進一步增加了成本控制難度。
2.4工程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混凝土結構采用現澆體系,施工質量要求較高。在混凝土振搗過程中,易發生漏振,振搗不密實等情況,結構剛度小、強度低,如果養護時間短便拆除模版,容易導致構件開裂等問題。同時,所有工序都是現場操作,給質量控制增加很多困難。現場施工使用的材料來源廣,很難監控。現場施工工序多,難以標準化施工,對多構件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且每個工序均有工人現場操作,工人的責任、技術水平等都不一致,使工序質量很不穩定,從而對工程質量產生影響。
3裝配式靠船墩工業化生產
3.1裝配式靠船墩工業化生產關鍵技術
3.1.1墩身與鋼管樁連接節點
墩身底節與樁身采用“坐板凳”形式安裝,即在鋼管樁頂部開U形槽,用整根槽型鋼貫穿兩根相鄰鋼管樁頂部U形槽,兩兩相連;并在位于對角線的兩根鋼管樁間以剪刀型鋼連接,以保證墩身鋼樁整體穩定性,并抵抗墩身底節偏載作用。在墩身底節預制塊件對應于鋼管樁位置預留上的圓臺洞,圓臺洞周圍設環壁構造筋。另將墩身底節的底板螺紋筋預先彎折順圓臺洞砼面呈傘形布置。底節塊件安裝到位后,將其扳平,并以同規格鋼筋綁條焊形式將對應位置鋼筋連接,使填芯籠主筋與墩身底板頂底面鋼筋網交叉,采用C30防收縮砼澆圓臺洞,確保墩身與樁良好固結。
3.1.2墩身塊體拼縫嚴密
在專業預制工廠,采用同一套鋼模具,流水化作業預制墩身塊件,客觀上保證了預制件的尺寸準確,拼合縫采用企口縫或焊接。
3.1.3墩身側壁主筋連接要牢固
墩身側壁主筋連接采用套管灌漿搭接法連接,按照有關規程進行設計和施工。
3.1.4拼裝成型的墩身整體性
在預制結構的四角預留孔洞,拼裝完成后,通過鋼管樁或工字鋼連接,并用水泥砂漿或混凝土填筑形成一個整體。
3.2裝配式靠船墩工業化生產
根據工業化裝配式生產的需要,必須針對裝配式靠船墩構件之間的連接及施工現場的吊運、安裝,選擇合適的參數范圍,提出靠船墩構件的尺寸范圍,并根據構件的尺寸、重量選擇吊運設備和安裝工藝。
3.2.1總體設計
基于裝配式樁柱式靠船墩的工業化生產,主要研究針對不同噸位系靠船型的樁柱式靠船墩的結構尺度、構件大小及鏈接、施工現場構件吊運、安裝,確定合理的控制參數,根據不同的構件尺寸配備不同吊運設備和施工安裝工藝。
3.2.2靠船墩構件尺寸設計
根據系靠船型規格及水位變化情況,確定裝配式靠船墩的大小,然后根據構件受力及吊裝施工的要求,確定樁柱式靠船墩合理的構件尺寸。
3.2.3構件連接設計
為確保裝配式樁柱式靠船墩安裝后結構的整體穩定,在滿足受力的要求下,各構件之間的連接采用鋼管樁或工字鋼加現澆混凝土。
3.2.4構件工廠化生產
為確保構件的工廠化生產,適合批量生產及方便現場安裝的構件尺寸和結構形式,在現有生產線的基礎上加以改造,便可批量生產樁柱式靠船墩預制構件,根據構件特點,選擇適合的生產工藝、混凝土配合比及吊點布局等,以保證構件在運輸和吊運安全。
3.2.5靠船墩施工技術
樁柱式靠船墩施工應合理安排施工方案,降低支架投資及施工難度。主要施工技術從起吊設備的選擇、施工工藝的研究、施工階段的監測等方面出發。
4裝配式靠船墩工程應用實例
4.1工程概況
以九圩港一線船閘工程下游13座靠船墩為例,靠船墩結構施工圖設計為下部鋼管樁基礎+上部鋼筋混凝土墩身。
4.2 靠船墩設計
樁柱式靠船墩由下部鋼管樁基礎和上部箱形承臺組成。靠船墩頂高程▽6.9,箱形承臺底高程為▽0.7。靠船墩頂平面尺寸均為2.8×7.5(m),靠船面、背面箱壁厚度均為1.0m,基礎采用4根φ1.0m的鋼管樁,樁長為23m,承臺底平面尺寸為7.25×7.5(m)。上部箱形承臺在高程▽2.0、▽3.5、▽5.0處設置齒型縫,把上部承臺分成四塊預制。
4.3裝配式靠船墩的安裝
打樁船精確定位打入鋼管樁,用雙拼25槽鋼將四根鋼管樁相互連接,在鋼管樁中填入樁芯鋼筋籠,鋼筋露出長度滿足錨固要求;將箱型承臺底板坐在鋼管樁上,錨筋與承臺底鋼筋相連接,用砼填充。依次將剩余三塊疊在承臺底板上,接觸面上刷西卡膠防止接觸縫進水,各塊件的榫頭和榫眼一一對應安裝。將預應力鋼筋穿入預留的套管中,施加預應力,使接觸面縫隙滿足設計要求。通過在最頂部預制塊上預留的孔向承臺空箱筑滿混凝土。
5結論
通過產業化的生產構配件,不僅可以保證構配件的質量,減少現場施工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還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減少施工時間及施工對現有航道通航的影響,進而提高裝配式靠船墩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JGJ1-2014,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S].
[2]嚴薇,曹永紅,李國榮.裝配式結構體系的發展與建筑工業化[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4(05):131-136.
[3]李芬紅.論鋼結構建筑是新型建筑工業化最重要的代表[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0(16):24-26.
[4]紀穎波.我國住宅新型建筑工業化生產方式研究[J].住宅產業,2011(06):7-12.
[5]鐘志強.新型住宅建筑工業化的特點和優點淺析[J].住宅產業,2011(12):51-53.
[6]程都.整澆裝配式高樁碼頭結構設計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
[7]楊俊榮.體外預應力裝配式橋墩方案設計及有限元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1.
[8]朱紅亮,沈旭鴻.工業化裝配式技術在內河航道重力式護岸中的應用[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6,16(04):252-253+257.
[9]宗秋果,邢振賢,王青峰.裝配式生態混凝土獨立靠船墩應用現狀與試驗研究[J].山西建筑,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