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推行“3+1+2”模式的新高考。湖南省教育廳制定《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文化考試安排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標志著我省高考綜合改革進入了落地和實施階段,新高考的“新”在哪里?有哪些變化?記者特邀湖南省教育考試院專家為高考生進行權威解析。
高考文化總分是如何構成的?
全國統一考試科目時間安排以教育部公布的為準,如有調整,湖南省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考試時間安排相應調整。全國統一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按考生首選科目的不同分為物理科目組合和歷史科目組合2個類別。
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科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
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科,每科滿分為150分,共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擇性考試的6門科目,每科滿分為100分,共300分。其中,首選科目(物理、歷史)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以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
等級分是按統一規則,由原始分進行等級劃定后,再由等級轉換而來的分數。
再選科目每科原始分滿分為100分,轉換時以30分作為等級轉換的賦分起點,滿分100分。首先,將每門選擇考再選科目考生的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和2%,從而將考生的原始分轉換成了等級。然后,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原則,分別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等級分。轉換基數為實際參加該科目選擇考取得有效成績的考生數。等級分計算結果按“四舍五入”的規則以整數呈現。
2021年志愿設置有哪些主要變化?
2021年合并本科錄取批次,與改革前相比,志愿單位和志愿數量也均發生了變化。
(1)志愿單位。改革前以“院校”為志愿填報單位,1所院校即為1個志愿。改革后,采用平行志愿投檔的,以“院校專業組”為志愿填報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即為1個志愿,按“院校專業組”的方式進行志愿填報。
(2)志愿數量。增加平行志愿數量。改革前平行志愿設置10個院校志愿,改革后,普通類本科批設置45個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其他批次采用平行志愿投檔的,均設置30個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征集志愿設置與相應批次志愿設置一致。
如何理解院校專業組的志愿模式?
平行志愿填報與投檔采用院校專業組模式。院校專業組指的是某一高校對考生選考科目要求相同的專業的組合。一所院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對考生的選考科目要求相同。同一院校選考科目要求相同的專業也可分設在不同的院校專業組中,選考科目要求不同的專業須分別設置院校專業組。高校招生計劃總額原則上須編制到院校專業組(或院校)內各專業;可不編制分省計劃的特殊類型招生,其計劃編制按教育部有關規定執行。
例:“A大學專業組4”選考科目要求為首選科目物理、再選科目不限,包括通信工程等若干專業;“A大學專業組5”選考科目要求為首選科目物理、再選科目化學或生物,包括臨床醫學等若干專業。如考生擬報考A大學通信工程和臨床醫學2個專業,則應填報“A大學專業組4”和“A大學專業組5”兩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并分別在兩個院校專業組中填報通信工程、臨床醫學專業志愿。
志愿填報與投檔以院校或院校專業組作為基本單位,每個院校或院校專業組志愿下設6個專業志愿和1個“專業服從”志愿。投檔錄取按專業類別分為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三個類。
2021年錄取方式有什么變化?
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依據全國統一考試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擇性考試的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按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分別編制招生計劃、分別劃線、分開投檔錄取。投檔時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情況提供給招生高校,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使用辦法由招生高校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確。
與改革前相比,主要變化為:
(1)平行志愿投檔時由投檔到院校變為投檔到院校專業組。
(2)專業調劑范圍不同。專業服從調劑志愿原來可以在院校的招生專業范圍內進行調劑,2021年只能在同一個院校專業組的招生專業范圍內進行專業調劑。
考生填報志愿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考生要認真做好填報志愿的準備工作,仔細閱讀擬報考高校的招生章程和湖南省招生計劃專刊等,了解有關招生政策和要求,根據自己的成績、志向、體檢結論等,特別是要根據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慎重報考。考生在填報志愿前,要認真閱讀我省今年的招生政策規定和有關高校招生章程,詳細了解報考高校的辦學類型(公辦、民辦、獨立學院等)、辦學現狀、辦學地點、報考要求和收費標準等情況,不要填報不符合學校招生章程要求(如成績要求、體檢要求、性別要求、民族要求、外語語種、選科要求等)的院校(專業)。
(摘自《科教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