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
摘 要:大學英語作為國內高校受眾最為廣泛的主干通識課程之一,是“課程思政”的重要陣地,高校英語教師有責任肩負起實踐“課程思政”的重任。后疫情時代,更應開展大學英語在線教學改革和探索,樹立正確導向,強化實踐應用,建立科學評價體系,構建大學英語教學育人育才的系統工程。
關鍵詞:課程思政;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后疫情時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9.062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高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它不僅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思想政治課程的職責和任務,同時也是高校全體教師和課程的責任和使命。“課程思政”的核心是“思政”,意指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通識課和專業課的教育實踐活動,或者依托通識課和專業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在堅定不移深化落實黨的十九大、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以及全國教育大會相關精神的過程中,我國高等教育無論在思想政治理論還是教育實踐等方面都得到了新發展,達到了新高度。
作為我國高校受眾范圍最廣的主干通識課程之一,大學英語課程是“課程思政”的重要陣地,高校英語教師是實踐“課程思政”理念的中堅力量,如何將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始終貫穿于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也是其面臨新的重任和挑戰。針對新冠肺炎后疫情時代對教學帶來的影響,本研究基于“互聯網+教育”背景,運用新媒體信息技術,將“課程思政”理念與網絡在線教學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價值引領和意識形態教育成效,讓大學英語課程的“思政”作用更加明顯。
1 “課程思政”在線教學改革背景和必要性
1.1 國家教育方針及國內外形勢發展的要求
中國的教育有著優良的傳統,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堅持育人育才的相輔相成。“課程思政”注重以德立學、以德修身、以德施教,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幫助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歷史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儲備和輸送更多忠誠、可靠的接班人。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社會價值觀愈加多元化,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以及部分反華勢力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不斷侵蝕和滲透的境況,當代大學生易受到各種不良思潮的干擾,造成思想道德的迷茫和理想信念的動搖,著眼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層面,迫切需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2 新時期社會主義人才培養工作的需要
思想政治素質過硬、道德品格高尚是新時期社會主義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備這些基本的素養,他們才能依靠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更好地報效祖國、服務人民。課堂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而且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并不完全單純依靠“思政”理論類課程,除此之外還要積極有效地將“思政”融入各種學科教學中,發揮多學科優勢,抓住課程改革核心環節,全課程、全方位培養人才。“課程思政”把思想政治工作同教書育人、學生成長等各個環節緊密結合起來,依托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建設,推進一流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和發展,讓教師的每一節課堂、學生的每一步成長都充盈著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力量,使學生成長為國家棟梁之才。
1.3 后疫情時代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內生驅動
《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17版)》明確指出,作為高等學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大學英語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雙重特性。針對人文性來說,大學英語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跨文化教育。眾所周知,語言不僅是文化的載體,還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學習和掌握英語這一交流工具來進行交流、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專業知識之外,還需要了解國外的社會和歷史文化,增強對世界各國文化的理解、對中外文化差異的認識,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交際水平。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注重人的綜合素質培養和全面發展,弘揚人的價值意義。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同時充分挖掘大學英語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實現大學英語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機統一。大學英語課程有其自己的獨特性,課程學習的時間長、跨度大、受眾范圍廣,是當代大學生直接面對國外思想文化沖擊、最容易遭受外來思潮影響的課程之一,因此,課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格外重要。大學英語教師應該信念堅定,敢于擔當,勇挑重任,將思想政治工作密切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中,時刻堅守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主陣地。
發生在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國家和社會帶來了較大的影響。為確保全國各高校教育教學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受影響,教育部明確要求:“各高校必須根據自身情況,積極開展線上教學,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一種延伸和補充,同時也是一種挑戰,尤其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線上教學亦成為一種主要的教學方式和選擇。進入后疫情時代,疫情依舊會零星存在,并且隨時可能都會小規模暴發。尤其受全球疫情變化和季節性氣候等客觀因素影響,這種狀況仍會持續一段時間,進而對社會生活各方面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對大學英語教學而言,隨著學生逐漸大規模返校,也將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面授課堂教學逐步恢復,在線教學作為這一時段的輔助和儲備手段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對“課程思政”在線教學進行階段性經驗總結和改革創新,是大學英語教師今后一個時期值得思考和探索的事情。
2 “課程思政”在線教學改革與探索
2.1 提升教師思政素養和能力
大學英語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時刻保持政治定力,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旗幟鮮明地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和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在大學英語在線教學中面對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的時候,應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銳性,以理性的視角對待中西方文化的這種差異化,堅決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和敵對思潮,牢牢堅守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陣營。與此同時,大學英語教師還需要具備堅定的理想信念、扎實的專業知識、高尚的情操素養,兢兢業業,言傳身教,用自己的品質風范和人格魅力感染、感動學生,觸及學生的靈魂,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激發他們的理想信念和愛國情感,在思想政治引領下努力學習知識,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升華自己的思想境界。持續探索大學英語教學“課程思政”教育的路徑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教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