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
摘 ?要:在很多行業的發展過程中,都需要應用到制造技術,因此要想符合各行業發展對于機械制造技術的要求,就必須要不斷提升機械制造技術。這樣才可以有效滿足當今時代發展需求,促進各行各業的良好發展。本文就智能時代的技術創新展開了相關探究。
關鍵詞:智能時代;機械制造技術;技術創新
引言: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我國國民經濟也獲得了明顯的提升,其中,機械制造行業的能力提升最為迅猛。智能制造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智能時代需要不斷創新來推動技術升級以及進步,在機械制造以及生產過程中注重基礎技術創新、升級以及轉型,助力我國機械制造行業順利邁入智能時代。
1智能時代機械制造技術信息設備
1.1可編程控制系統
我國的智能機械制造技術的升級以及創新需要突破現有的桎梏,結合智能信息設備系統進行優化以及升級,調整高精度的技術制造以及創新,追求質量,保障機械技術在操作和應用過程中實現技術的深度結合,不斷利用新技術來創新機械制造技術,打開行業運轉的前景[1]。工程機控制系統也是工業控制計算系統,在機械設計以及應用的過程中綜合生產過程、工藝裝備的檢測以及控制,將裝備制造系統以及制造水平綜合在一起,基于先進的機械技術進行深度的自主研發,提升機械制造技術的水平。嵌入式控制系統以及數據采集和監控系統在智能機械制造系統中的應用是以計算機為基礎進行生產過程模擬以及調度自動化系統的優化,對機械現場的運行設備進行監視以及控制,逐步升級優化成為一個先進的監視和控制系統。在能量管理系統中,機械制造技術的創新需要一個信息完整、效率高、系統運行快速的系統支撐,對系統的快速診斷以及故障問題進行深度分析,綜合高電網的運用來提升機械制造技術創新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經濟效益性,減輕電力自動化以及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阻力。
1.2智能制造控制系統
通過智能制造控制系統的開發將通信功能分布在機械控制系統中,還可以借助可編程控制系統、工控機系統、嵌入式控制系統以及數據采集系統、監視控制系統,提高智能制造自主安全可控的能力以及水平,在智能制造控制系統的輔助下,機械技術的創新以及應用的空間更大[2]。其中,分布式控制系統是未來工業制造的發展方向,能夠快速適應市場需求以及機械制造的要求,創建先進的制造模式,在過程控制以及過程監控的過程中組建通信網絡,以通信系統為紐帶搭建多級計算機系統,提升系統的可靠性、靈活性、功能性、協調性以及維護能力,讓機械制造技術的創新與通信控制系統深度融合在一起。
1.3智能通信設備
在智能機械制造技術系統中,創新并應用智能通信設備,給機械技術的應用創造高可靠、高容量、高速度以及高質量的技術實施環境,利用高速工業無線路由器和工業級低功耗遠距/近場通訊設備以及快速自組網工業無線通訊設備等,為機械制造技術的創新、升級以及使用創造良好的工業通信網絡,使得智能制造的機械設備能夠高速、安全、可靠的運作,機械制造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實現快速的工業通訊。
2智能時代機械制造技術的創新應用
2.1激光技術
2.1.1激光切割技術
在激光焊接技術中,激光發射體與被切割物體之間有一定距離,這樣便可保障被切割的物體不產生變形。雖然激光切割的部分溫度會產生明顯變化,但沒有受到激光照射的位置卻不會被影響,由此可見,該技術產生的熱傳導范圍也不大,對于被切割物體而言,幾乎可以完全規避變形風險的產生?;诖耍す馇懈罴夹g憑借著切口窄細、切面光潔等的優勢受到了機械制造行業的廣泛喜愛。比如,在某機械制造企業進行汽車發動機墊片的切割過程中,其墊片材質是Q195冷軋鋼板,厚度是0.5mm,因為生產批量較小,僅為40件,如果通過沖壓方式進行生產,不僅模具成本十分昂貴,且生產周期也會很長。基于此,在具體生產中,就應用了激光切割技術來進行墊片切割。
2.1.2激光焊接技術
焊接過程中激光焊接技術與氣體保護焊接技術的主要區別是激光焊接技術不會對物體造成壓力。其原因在于激光焊接技術屬于非接觸式,優勢在于能夠對多種材料進行焊接,基本不會受到材料限制,但在焊接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注意根據不同材料的特點選擇相應的惰性氣體進行輔助,若氣體選擇錯誤,則很容易產生焊接缺陷[3]。比如,在某汽車制造企業的車身焊接中,就對激光焊接技術加以科學應用,將厚度不同、表面涂鍍層不同的金屬板焊接在一起,再通過沖壓技術進行處理,便可讓不同金屬達到最佳的組合效果,且能夠實現拼接寬度的有效減少,通過具體應用可知,在該企業的某款汽車車身焊接中,通過激光焊接技術的應用,平均每輛汽車的車身重量降低了50kg。
2.2計算機與制造業
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逐漸進入到現代化時代,計算機與機械制造設備的結合已經十分常見,這也給機械制造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在此種變化的輔助下,工作人員可以提高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程度,讓機械制造行業順應社會的變化程度和方向,實現機械制造技術的進一步優化。在此過程中,機械制造行業企業負責人有必要主動提升企業生產能力,將計算機技術運用到機械制造的發展過程當中,以此來有效提升行業科學技術發展水平[4]。比如,在某機械制造企業對汽車發動機零部件進行生產加工的過程中,便借助于計算機技術對數控機床進行控制。通過高速數控機床的應用,不僅讓汽車發動機零部件的加工效率得以顯著提升,同時也使其加工精度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使計算機技術在此項生產加工中發揮出了充分的控制優勢。
2.3多功能制造效果
為實現后續的工作中生產效率的提升,機械制造行業單一的制造模式必然被功能和生產方式更加完善的技術代替。當下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生產方式偏向多功能性,且具體的生產方式必然會在落實自動化生產,這在提升機械制造設備多功能性,以及設備運行效率的優化等方面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不僅能夠全面提升機械制造企業的生產效率和設備優化速度,還可以達到提升產品產出量的效果。
2.4集成一體化技術
集成一體化技術的創新以及改善,將機械、電氣與軟件融合在一起,對機械制造技術進行智能、高效、精密、低耗能的可靠運行,內部零部件的機械傳動、液壓傳動、氣壓傳動、電氣傳動等各個內部零部件的優化以及創新,使得機械制造技術能夠相互融合,不斷創新以及進步[5]。在集成一體化創新體系搭建的過程中,要實現機械零部件的一體化、傳動系統一體化、自由度動力源與傳動系統一體化、機器動力源傳動、工作機構一體化以及智能傳感器和全面傳感器嵌入機械零部件的一體化,綜合集成一體化的技術體系創新以及升級,實現創新水平以及應用水平的升級。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智能應用時代,現代化機械制造以及工業發展要不斷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進行創新以及提高,借助智能時代下對機械制造技術進行發展和創新,對現有的機械產業進行高效管理,同時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最終促進機械制造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尹金楷.智能時代機械制造技術的創新問題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21(02):169-170.
[2]安仲舉.智能機械設計制造自動化特點與發展趨勢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20(06):25-27.
[3]杜昕,秦玉芳,呂琳,楊益其.智能制造時代機械設計技術分析[J].中國設備工程,2019(22):94-96.
[4]劉勁威.智能時代機械制造技術的創新問題研究[J].南方農機,2019,50(21):125.
[5]馮振華,胡延鶴.探究智能制造時代機械設計技術的幾點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19(11):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