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超 邵騰 叢日平
摘 ?要:為了快速分析O形密封圈在預壓縮過程中的密封性能,基于APDL語言,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并進行數值模擬分析,得到O形密封圈的變形情況、力學性能和密封性能,為類似密封圈的設計和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O形圈;密封;APDL
中圖分類號:TP391.7:U469.3 ?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O形密封圈由于其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廉、安裝拆卸方便、密封性能良好等特點而被廣泛使用,如活塞缸、往復式液壓馬達[1-2]。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數值模擬技術在油液密封領域中得到了迅猛發展,諸多學者對不同工況條件下密封圈的密封性能進行了研究[3-4]。
分析發現,現有研究多數是側重于密封圈密封性能的仿真研究。而在方案設計前期,如何能夠快速獲得不同方案的密封特性并進行方案擇優則成為難點。
為此,本文基于ADPL語言分析方法,建立O形密封圈有限元模型并進行數值模擬分析,得到其變形情況、力學性能和密封性能。通過與文獻4的仿真結果進行對比分析,驗證了該方法的可行性,對類似的密封仿真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
1基于APDL語言的參數化建模流程
參數化設計語言APDL(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使研發人員對密封圈選型及溝槽設計具有絕對控制權,通過修改尺寸、材料、載荷等參數,可以快速實現不同系列產品的密封性能分析、結構優化設計等[4],具體分析步驟如圖1所示。
2 O形密封圈參數化建模
2.1 幾何結構
如圖2所示為密封圈及溝槽截面結構,為便于與文獻4中的結果進行對比分析,O形密封圈直徑為7mm,密封槽尺寸為9.7 mm×5.72 mm[4]。
由于活塞和活塞桿的剛度遠大于O形密封圈的剛度,為此,將活塞和活塞桿簡化為線,建立幾何模型。
用APDL表達為:
t1=9.7 !O圈槽寬
r0=7/2 ? !O圈半徑
r1=150/2 !活塞內徑
r2=150/2+5.72 !活塞外徑
r3=r1+2*r0 ? !活塞桿內徑
b=5
ra=0.1 !槽口半徑
rb=1 !槽底半徑
k,1,r2-t,0 !定義點A的位置
k,2, r2-t,b !定義點B的位置
k,3,r1,b !定義點C的位置
k,4,r1,b+t1 !定義點D的位置
k,5,r2-t, b+t1 !定義點E的位置
k,6,r2-t,2*b+t1 !定義點F的位置
k,7,r1+r0,b+t1-r0 !定義O圈圓心的位置
k,8,r3,0 !定義點G的位置
k,9,r3, 2*b+t1 !定義點H的位置
l,1,2
l,2,3
l,3,4
l,4,5
l,5,6
cyl4, r1+r0,b+t1-r0,r0 !繪制O形截面
lfillt,1,2,ra !創建倒圓角
lfillt,4,5,ra
lfillt,2,3,rb
lfillt,3,4,rb
2.2材料參數
O形密封圈為多數為橡膠材料,屬于超彈性材料,選用Mooney-Rivlin模型描述橡膠的力學性能[3],其函數表達式為:
其中,W為應變能;C10和C01為材料定常數;I1和I2分別為第一、第二應變常數。
分析中密封圈選擇丁腈橡膠,其泊松比為0.499,C10和C01分別取1.87MPa、0.47 MPa。
用APDL表達為:
c10=1.87
c01=0.47
nu1=0.499
dd= (1-2*nu1)/(c10+c01)
tb,hyper,1,1,2,mooney
tbdata,1,c10,c01,dd !定義Mooney-Rivlin模型參數
2.3 劃分網格
采用TARGE169單元和CONTA171單元描述接觸狀態,分別建立密封圈與活塞、活塞桿的接觸對,設定初始摩擦因數為0.2,設置O形密封圈網格尺寸為0.3mm并細化接觸對之間的網格,其模型如圖3所示。
2.4 載荷及邊界條件
模擬O形密封圈在10%預壓縮率下的密封性。采用相對位移法施加預緊力,即約束活塞桿Y向位移,X向位移0.7mm(模擬O形圈初始壓縮量),約束活塞X向與Y向位移。
用APDL表達為:
lsel,s,,,1,5
lsel,a,,,11,14
nsll,s,1
cp,1,ux,all
cp,1,uy,all
d,all,uy,0
d,all,ux,0
lsel,s,,,10
nsll,s,1
cp,2,ux,all
cp,2,uy,all
d,all,uy,0
lsel,s,,,10
nsll,s,1
d,all,ux,-0.1*r0*2
3結果分析
3.1 計算仿真結果
當初始壓縮量為10%時,密封圈截面等效應力云圖如圖4所示。密封圈最大等效應力為2.10MPa。
圖5為密封圈的接觸壓力云圖,O形圈與活塞桿密封面的最大接觸壓力為3.13MPa。
用APDL表達為:
!結果輸出
/post1
asel,all
esla,s
plnsol,s,eqv !繪制密封圈等效應力云圖
allsel.all
plnsol,cont,pres ! 繪制密封圈接觸應力云圖
3.2 仿真結果驗證
將O形密封圈等效應力、接觸壓力結果與文獻4中的結果[4](圖6、圖7)對比分析可知,基于APDL語言得到的虛擬樣機仿真結果誤差在工程允許范圍內,證明了該方法求解結果的正確性。
3.3 系列O形密封圈求解
通過修改第2節中的輸入參數,可以快速獲得不同結構尺寸、不用壓縮率情況下的O形密封圈仿真結果,這里不再一一嘗試。
4 ?結語
本文基于APDL語言建立了O形密封圈的參數化模型并進行了密封仿真,通過與理論結果的對比分析,證明了該方法的正確性,從而為用戶擺脫繁瑣的理論計算,直觀、快速地獲得O形密封圈密封效果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參考文獻:
[1]汝紹峰,劉延嬌.O形和Y型密封圈預壓縮密封性能分析[J],中國工程機械學報,2019,17(5):466 - 470.
[2]曹贊.基于有限元的O形密封圈密封性能分析[J],CAD/CAM與制造業信息化,2014(8):46-48.
[3]姚春峰,李萌,高立超,等.O形密封圈的有限元分析[J],機械制造,2019, 47(5):64-68.
[4]王東輝,戈嗣誠,王立武,等.柔性艙O 型密封圈密封性能分析[J],航天返回與遙感,2021, 42(1):48-56.
作者簡介:
肖超(1990-),女,山西長治人,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機械設備結構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