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華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化機械設備越來越多。根據機械設備的實際情況和相關要求做好有效的維修和保養,不但可以提高機械設備的壽命,還可以使設備保持穩定的運行狀態。因此,重點介紹現代機械裝備維修的策略。
關鍵詞:現代機械;機械設備;維修策略
引言: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工程機械設備也日益朝著“高、精、端”的方向發展,對機械維修有了更高要求。工程機械的有效維修,成為確保工程機械高效率運行的重要保障。工程機械維修強調技術到位、人員到位、制度到位,只有三者到位,才能更好地實現工程機械維修的發展。當前,工程機械維修在技術上、市場的發展上、人才的培養上,都取得了顯著性的發展。但為了深化發展,仍需在技術的創新性發展、人才培養的狠抓落實、維修 制度的建立與完善,為工程機械維修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內外環境。因此本文立足于對工程機械維修現狀的認識,就如何深化工程機械維修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工程機械維修的現狀
工程機械維修涉及市場、技術及制度等方面,對于現狀的闡述,應從這三個方面著手,從市場看工程機械維修行業的發展;從技術看工程機械故障診斷維修的技術現狀;從制度看維修工作的管理及開展。因此,工程機械維修的現狀,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1 工程機械維修的市場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工程機械維修業的快速發展,形成了經濟前景廣闊的過程機械維修市場。從市場的實際運行來看,工程機械維修市場發展進程比較緩慢,一是專業技術人才相對比較缺乏,市場發展的人力資源支撐不足;二是工程機械維修市場的形成相對較晚,在設備、工藝等方面,存在較大的滯后性,這對市場的發展形成一定制約。與此同時,快速發展的過程機械維修市場,也讓市場面臨維修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工程機械維修市場的監督機制尚不完善,組織管理、水平評估標準都尚未統一,這也造成市場一定程度的混亂。
1.2 工程機械維修的技術現狀
維修技術是工程機械維修的重要保障,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是繁榮市場、滿足需求的必然要求。首先,工程機械技術的快速發展,滿足了工程機械維修的現實需求。但在核心技術研發、技術創新等方面,仍存在較大的不足,技術創新能力欠缺;其次,維修機械化程度相對較低,且故障診斷等技術的落后性,給維修工作帶來較大影響;再次,維修技術發展與人員技能學習存在對接問題,技術人員對新的技術缺乏及時的學習及使用。
1.3 工程機械維修的制度現狀
制度的完善、制度的有效實行,都是確保維修市場及維修技術發展的重要保障。現行的維修制度,存在較大的滯后性,計劃預期檢修制度對技術狀況的保護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技術上的落實,則是脫離了技術發展的需求,也不符合強制性保修制度。因此,制度的滯后性,對當前的工程機械維修發展帶來較大影響,積極推進制度的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二、機械裝備修復技術
目前,多數現代機械裝備的零部件在失效后,都可以通過相應的手段和設備對其進行修復。實際修復用到的技術有很多種,具體要選擇哪種技術要從經濟、質量以及時間3個方面來考慮,而刮研、研磨以及機械修復法等已經使用了多年。
2.1 焊接修復技術
焊接修復技術在現代機械裝備維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對機械零件進行修復時,常常會用到電弧焊修復技術、氣焊修復技術、埋弧堆焊修復技術以及氣體保護焊修復技術等多種修復技術。
2.2 熱噴涂與噴焊
利用火焰的高溫和電弧的熱源,將一些金屬或非金屬材料加熱到熔融狀態,然后利用高速氣流將這些溶化的材料達成呈霧裝,使其產生相應的碰撞最后產生變形,這一過程稱之為熱噴涂。熱噴涂屬于表面工程領域,將相關材料覆蓋在某種材料之上,以此起到降低內部材料的磨損和提高其性能和壽命的作用。噴焊是將自熔性合金材料的噴涂層重新加熱熔化一遍,可以使涂層更加致密,對提高裝備性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質量管理在機械維修中的貫徹落實
3.1 機械維修中質量管理的新特點
①基于質量的重要性,質量將被置于維修工作的首位。
②維修資源的重新整合和優化配置以及與地方維修單位的合作促使維修單位、使用單位在共同目標的基礎上構成一個系統。
③維修單位根據工作實際,精心培育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維修理念和文化。
3.2 機械維修中質量管理的落實
機械維修質量是由維修工作質量決定和保證的。因此,質量管理應貫穿于維修的全過程,可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①維修工序的質量管理。維修工序的工作內容是按照既定的技術標準,實施機械零部件和整體性能的恢復,這是一個標準化的工作流程。具體工作的完成要靠一線操作人員去實施,要抓住人的因素,首先應對全體維修人員進行全面質量管理的教育,使其做到嚴格執行維護規程和工藝規程所規定的內容、標準、操作方法和檢驗方法;認真對待故障,精心檢查和維修,努力提高機械維修質量;樹立“質量第一”的方針,一切維修管理活動必須以質量為中心。其次,要針對不同人員的特點安排不同的工作,加強維修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減少人為差錯。
②完工檢驗的質量管理。完工檢驗也就是對所做工作的計量測試,將所得信息與標準對比。計量工作( 包括測試、化驗和分析等)是保證零部件具有互換性和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是保證機械維修質量 的第二關。在機械維修完工檢驗中,需對照國家和行業標準,按照規定的時間間隔或在使用前進行校準或檢定。當不存在上述標準時,應記錄校準或檢定的依據。為做到嚴格的完工質量檢驗管理,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對檢測設備的投入,并配備必要的檢測技術人員;二是不斷提高檢驗人員素質;三是充分關注有關檢驗方面的國家和行業標準,定期委托認證機構對檢驗設備進行校準。
四、總結
要想提高現代機械裝備的壽命和工作效率,必須要做 好機械裝備的維修工作,根據現場裝備的實際情況和環境 采取科學有效的修復措施。這樣不但可以提高機械裝備的 性能,還可以避免由于維修不到位而導致大面積停工的問 題,對提高企業和單位的經濟效益有著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孫敏,涂群章,孫啟亮,等 .現代機械裝備維修策略及其選擇 研究 [J].礦山機械,2018(24):13-16.
[2]李家龍,宋曉東,李超,等 .論現代機械設備的維護與保養措 施 [J].中國標準化,2019(12):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