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珊珊 王妍
摘 ?要:土地是生命的發源地,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人的衣食住行都是從土地中獲取的。作為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資源,必須深刻認識到新形勢下搞好國土資源管理和利用,是極其重要和艱巨的任務,切實加強對國土資源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強化措施,落實責任,為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土地;資源;管理;利用效率
1 土地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土地資源管理體系發展滯后
當前,我國的土地工程項目日益增多,種類日益多樣化。然而,缺乏相應的土地資源管理體系??傮w上,城市土地規劃的管理方式比較落后,土地規劃的發展與土地開發的步伐相去甚遠。
1.2 土地資源管理缺少科學合理的規劃
長期以來,我國土地資源管理缺乏完備的土地管理法規,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和制度,以及一些地區的土地管理者的觀念和思想上的落后。在進行土地資源管理時,往往忽略了長期使用,只注重短期的收益。由于某些地區的土地資源管理者對用地的分配與規劃太過松散,使得各類用地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使其無法科學、合理地使用土地。這樣的行為不但會影響到城市的長遠發展計劃,而且會使土地的投資成本上升,甚至會危及到土地的可持續使用。
1.3 土地資源管理缺少必要的約束機制
當前,部分管理人員在進行土地管理時,往往會被傳統的管理理念所左右,忽視了土地規劃的作用,使規劃的權威無法得到保證,從而造成用地制約。另外,由于土地規劃涉及的范圍很廣,包括農業、水利、城市布局等,因此,管理者在規劃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困難,這就造成了城市規劃與其他方面的矛盾。
1.4 土地資源管理現代化水平低下
土地資源的管理是一種綜合性、系統性的工作,它所涉及的范圍很廣,對管理技術的要求也很高,尤其是在土地資源的檔案管理、土地調查等方面。數字技術、遙感技術等現代技術在某些省市尚未引進。另外,部分從事土地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員,由于缺乏專業知識,沒熟練掌握土地地測技術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制約了整個管理工作的發展。
2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策略
2.1 實現統籌發展
全面發展是節約土地資源的有效保障。具體來說,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強化國土資源管理,必須做到統籌發展,即統籌城鄉發展。我國城鎮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效率不均衡,城鎮用地征用率較高,社會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如何統籌城鄉發展、創新管理理念,促進城鄉統籌發展與改革,是目前我國農村土地資源管理的重點。協調和健全土地市場的管理體制,加強土地產市場的管理,并從宏觀上推動土地開發利用,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在土地資源的管理中,不僅要確保經濟的發展,而且要注重土地資源的開發,以保證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2.2 引進信息技術并加強數字化管理
在現代社會,信息化的發展給各個領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將信息化技術應用于土地資源管理,能有效地提高土地資源的使用效率。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可以進一步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要合理運用數字化評估機制、數字化信息管理系統、數據采集分類、數字化測繪等技術,對土地資源的進行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資源的使用,降低土地資源的浪費,從而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3 鼓勵社會參與相關管理
土地資源管理是一種特殊的管理方式,它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有關方面可以通過制定相應的政策來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管理,降低對非法土地資源的使用,增強我國土地資源管理的成效。國土資源規劃是一項由政府主導的綜合資源規劃,它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土地資源的管理,常常受到有關部門和個人的大力支持,可以獲取更多相關的信息,從而提高土地資源的管理水平,使我國的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2.4 提高管理人員專業素養
隨著我國土地資源管理的不斷深入,其工作內容日益復雜化,對管理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加強土地資源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達到對土地資源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一方面,要確保土地資源管理工作人員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具備較高的實際管理經驗。同時,要加強自身的學習,通過行業的培訓,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及時發現問題所在,從而制定出合理、科學的土地資源規劃方案。另一方面是要加強對土地資源管理人員的培養,不斷總結和借鑒,以求取長補短,提升土地資源管理的質量。針對當前土地資源管理工作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要通過與土地資源主管部門的溝通,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對策,降低因主觀原因而產生的錯誤,從而提高土地資源的管理效率。
2.5 嚴格執行占用耕地補償制度
為了滿足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要求,各種類型的建筑都要占用大量的耕地,因此,必須進行土地的整理和復墾,以達到耕地的均衡。耕地占用補償制度,是對已批準占用耕地的非農業建設項目,按“占多少補多少”的原則,由占用耕地的單位開墾與占用耕地數量、質量相等的耕地面積。對已批準使用的各類非農建設用地,應當按照數量、質量等標準進行補充,并對其進行分類。加快國家濟社發展戰略和國家國土空間發展戰略的實施,統籌土地資源的開發、保護與治理。要使全國土地規劃的層次結構合理,有效地推進區域發展,實現城鄉統籌發展。通過對農村集體土地的流轉和有償使用,可以增強土地的保障能力,對耕地進行有效地保護,從而提高節約集約用地的質量和水平。
2.6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要對未利用的土地進行徹底地清理,對其進行摸底、分類處理。對已開發的要加速開發,要收回的要按照法律規定進行,要受到懲罰的要依法處理。要通過制定和執行土地使用總體規劃、年度使用計劃,對土地使用進行監控,并運用地租、地價、地稅等各種經濟手段來調節土地的使用。通過對土地供應的制約,轉變發展方式,以擴大土地利用效率,盤活存量資產,實現內涵式發展。堅持“開源”和“節流”相結合,通過優化土地使用結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構建一種行之有效、獨具特色的節約和集約利用新的模式,以保證和推動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
2.7 發揮土地綜合效益加強投資強度、土地利用效率管理
工業企業在建設多層標準廠房時,要對土地指標、土地出讓、土地供應等進行優先安排,并在收費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從土地價格、稅收政策、指標安排等方面對節約集約用地的進行扶持和扶持。工業園區內新建的多層標準廠房,對出租工業使用者可享受減免租金的優惠。依法利用社會資本興建多層標準廠房,依法出租、轉讓、抵押,而不需變更工業用途。鼓勵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鼓勵工業項目開發低山緩坡、灘涂、廢棄礦山等非耕地和未開發土地,拓寬新的土地開發途徑。對荒山荒地、零星分散、不占用耕地的工業項目,要優先考慮土地需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尤其是在不占用耕地的情況下,可以用土地使用權進行投資、合伙經營。
結束語
土地資源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來源,加強對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推動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但是,由于我國的土地資源利用率低下,土地資源的浪費現象十分嚴重,以至于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土地資源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不高,只能依靠土地租金和土地價格來實現,這就給國家的土地資源管理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要加快土地資源的利用,必須健全有關管理制度,并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以實現對土地資源的信息化和數字化管理,從而增強我國的土地資源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我國的土地資源利用率,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夏立雄.土地資源管理現狀及優化措施[J].農村科學實驗,2021(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