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雷
摘 ?要:縱觀全球農業近現代發展歷史,每一次農業技術的革新均與機械化存在密切關聯,因此,農業機械化就成為農業發展的根本保證,只有通過農業機械化生產才能促進農業發展。農業機械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農業產業化和城鄉一體化的發展,農民解放生產力、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的關鍵就在于機械化水平,農業機械化水平也成為衡量國家和地區農業經濟水平的重要指標。為此,為了提升勞動生產率及土地利用效率,有必要將農業機械化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以此制定出符合中國農業規律的發展方針和措施。
關鍵詞:綠色技術;農業機械化;路徑
引言
綠色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應對當今農業產業革命和技術革命的重要戰略舉措。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比較大,傳統耕作模式已經難以解決日益嚴重的土地生態資源退化、農民收入較低等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迫切需要加快綠色農業經濟發展,實現農業生產現代化,構建新時代農業生態系統。
1 農業機械化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農業機械化已成為中國農業從傳統生產方式向現代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的第一標志。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農業機械已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而且提高了農業資源的轉化效率,增強了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通過農業機械化,我們可以改變傳統模式中農業生產過于依賴勞動力的短板,從而將這些剩余勞動力補充到其他行業,在保證農業生產能力的同時,為其他行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切實提高農業人口的經濟收入。其次,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發展的必然階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生產方式和生產方式都需要創新。因此,在新時期,有必要從多角度探索農業發展模式,長期以來,我國依靠國內技術自主研發,借鑒國外先進技術,有效地促進了農業機械化的進步。為穩定現階段農業生產,還必須建立技術自主的研發創新體系,努力開發新產品,不斷淘汰落后設備,,政府部門要及時建立農機購置補貼制度,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機械化效率,解放農村勞動力,提高農地利用效率。
2 綠色技術應用于農業機械化的優勢
在農業生產中,借助機械可以實現半自動化或自動化生產。將綠色技術應用于這一過程,可以將系統工程、電子技術、遠程控制技術和農業作業充分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的自動化水平。有了這項技術,我們可以提高農業作業的精度,降低農業勞動力成本,充分利用各種農業資源。綠色技術的引入還可以降低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各種風險,更好地保障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國家高度重視環境污染問題。農業機械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等污染物將嚴重污染當地環境,甚至對農業現代化的推進產生很大影響。在進一步分析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節約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利用。
3 綠色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
3.1 優化設計模式
為了使綠色制造技術在農機制造中發揮應有的價值和作用,必須從源頭入手,提高農機制造的效果和水平。在技術研究中,應將綠色設計理念貫穿于不同的工作環節,為綠色農業技術的實施提供必要的支持,使整個生產活動有序進行,提高農機制造的效果和水平。在農機產品設計中,要從綠色環保的角度出發,將綠色理念融入到產品性能和內部結構中。例如,在初始準備中選擇零件時,應根據零件的性能實施重用和可回收的概念。這不僅可以滿足零件的實際使用要求,而且有助于優化后續生產制造模式,避免資源浪費問題。
3.2 推動綠色有機農產品發展
在綠色農業理念中,保護生態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為了保護農業生產環境,我們需要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通過輪作保持土壤肥力,并加強對種植區的監督,以保護土地免受污染。發展農業機械化可以提高農產品質量,促進農業生產規?;?,增加農產品產量。實施綠色農業理念,發展農業機械化,可以從種植環境、種植方式和規模、病蟲害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產品質量等方面保證綠色有機農產品的生產,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轉型,滿足日益增長的有機農產品需求,推動綠色有機農產品產業蓬勃發展。農機與互聯網、物聯網相結合,可以提供各種農產品信息,有利于農產品有機認證,方便消費者追根溯源,進一步開拓綠色有機農產品市場。
3.3 實施綠色生態農業機械化技術
政府要為綠色生態農業農戶提供經濟發展的必要支持,針對農戶發展資金不足提供財政資金支持,拓寬農戶的融資渠道,完善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環境的建設。目前很多農業大省的政府部門都開始和銀行等金融機構聯手為綠色生態農業農戶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支持,解決了很多農戶的燃眉之急。結合國家出臺的最新土地權管理制度,在強化土地權流轉管理的同時向綠色農業產業傾斜,提高土地利用率,堅守土地紅線。在傳統的農業生產活動中,地膜、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的投入不僅無法確保農產品的生態性,而且還會對環境造成破壞,此外,農業生產中需大量水源,且農產品垃圾回收等工作較為嚴峻,因此,圍繞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應當在農業區域大力推廣功能齊全、功率大及智能化等多種優勢并存的農機設備,并加大技術投入,使用具備節種、省肥及節藥功能的農機設備。此外,可以通過農機解決農業生產垃圾,例如秸稈等,使之變廢為寶,提升秸稈等資源的利用效率,從轉變農業垃圾功能、治理修復農業污染以及控制揚塵風方面入手,使得農業生產朝著生態化、綠色化方向轉變。
3.4 注重環境保護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綠色農業倡導綠色無污染,只有在優越的環境下綠色農業才有發展潛力。首先,要注意保護農村地區的生態平衡及生物多樣性,減少農藥使用量,農藥廢棄品等不可隨便丟棄,以免污染水源。其次,堅持環境污染防治相統一的原則,制定環境治理方案。最后,定期舉行文明城市與文明鄉村的評選活動,以此改善地區環境,注重環境保護,為綠色農業技術的推廣創造良好的環境。
3.5 綠色防控
綠色防治以農田系統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目的是預防和控制農業生產中可能遇到的病蟲害,結合各種措施保護天敵和消滅病蟲害,提高作物的抗逆性。綠色防治的重點是進一步推廣抗病苗,設計自然種植結構,吸引害蟲天敵,消除作物生長隱患。在這里,農田布局必須充分考慮物種多樣性,積極運用綠色防治技術,減少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性,為作物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此外,噴涂藥劑時應及時更新操作流程,盡可能降低投資成本??偟膩碚f,綠色防控的基本原則是預防為主,藥物為輔,以保護環境,提高農業生產,減少作物生長所遭受的經濟損失。實施這一概念可以大大減少有毒農藥的使用,提高化學品的分配效率。
結束語
綠色技術在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的應用,對我國農業產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要使綠色技術更好地體現其優勢,必須從多層次入手,促進二者的深度融合,最終實現農業產業向科學化、系統化、現代化的跨越式發展。綠色農業大力倡導生產綠色產品、建設綠色環境和開發綠色技術,督促以化學農藥、化肥為主的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向以生態、生物技術為主的生態農業發展,從而生產出無污染、無公害、符合人類健康需要的農產品。
參考文獻
[1]何得生.新常態下綠色技術在農業機械化發展中應用[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9):29-30.
[2]韓長生.綠色技術在農業機械工程中的應用及推廣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20(13):113.
[3]王政.關于綠色農業助推經濟發展的對策[N].四川科技報,2019-12-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