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鵬
摘 ?要:在目前實施開展的建筑施工實踐領域中,框架剪力墻屬于關鍵性與基礎性的建筑體系結構。框架剪力墻的實踐意義作用在于支撐建筑框架體系,充分確保了建筑框架體系的安全性與堅固程度達標。框架剪力墻本身具備剛度特性、抗震特性與受力特性,建筑施工人員針對框架剪力墻的各個重點施工過程應當準確進行掌握,嚴格控制框架剪力墻的基礎部位施工質量。
關鍵詞: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應用
1框架剪力墻結構特點分析
1.1結構受力情況
框架-剪力墻結構通常是由框架和剪力墻兩部分組成的框架-剪力墻結構。因此,為了充分反映不同應力狀態下的不同變形,可以將其視為垂直于地面的懸臂梁。因此,其特征可以從上到下進行識別。對于外側框架剪力墻結構,應確保其能夠充分承受額外的水平和水平力;對于下部框架剪力墻結構,框架剪力墻僅受水平力作用,位移變形中的變形程度適中。
1.2結構抗震情況
目前,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抗震性能是提高建筑工程整體抗震性能的關鍵措施。因此,施工人員應在結構分析的基礎上,采用更科學、更合理的方法進行應力狀態分析,確定剪力墻剛度與框架剛度的適當比值。在一定的數據支持下,剪力墻的穩定效果最大,達到了最佳的抗震效果。除框架剪力墻本身外,還應結合施工現場的地質條件,更準確地確定建筑物的抗震等級。
1.3結構剛度情況
通常而言,建筑物在總彎度內,其框架剪力墻的基底部分占整體面積的四分之一,即在確保框架剪力墻的受力性與框架自身保持一致的情況下,來合理掌握建筑物所具有的抗震性,并根據不同抗震性將其劃分為相應的抗震級別。在具體的施工總彎度中,框架剪力墻的基底占比高達70%,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框架結構的占比就是30%[3]。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針對上述情況,基于框架剪力墻結構,制定并實施建筑物的有關抗震構造措施。
2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2.1準備工作要點
施工前,設計人員應充分考慮施工現場的環境狀況,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施工軟件等對施工環境進行深入分析。為保證施工現場環境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提高施工方案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在充分考慮施工成本和施工進度的同時,進行框架剪力墻施工方案設計,明確施工重點和難點,根據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情況制定應急預案,以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事故。施工單位還應組織對施工人員進行嚴格、系統的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施工水平,在保證施工人員安全的同時,促進施工的順利進行。建筑。施工前不僅要對施工方案和人員進行培訓,還要對施工材料和施工設備進行質量控制。加強采購環節的監理控制,確保各自的施工材料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保證施工質量。
2.2搭建建筑工程腳手架
施工腳手架的操作過程直接決定著建筑物的施工安全,施工單位應注意框架-剪力結構體系施工腳手架的操作步驟。施工結束后,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應對施工腳手架系統進行嚴格的質量和性能測試,特別是對腳手架節點的連接位置進行反復檢測和驗證。施工技術人員應對存在不穩定和安全隱患的工程腳手架進行改造,以避免腳手架攀爬時造成人身傷害。
2.3測量放線要點
影響測量精度質量的因素主要有人員、設備、方法、操作和程序管理。人員持證上崗,使用檢定、校準的計量器具,計量方法科學、合理、規范。按程序進行管理,每一項都要事先檢查。測量前的準備是測量質量的前提。根據測量平面圖,做好建筑平面控制網的施工。框架剪力墻結構測量放樣時,采用經緯儀、全站儀等先進設備進行輔助測量,提高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同時,在樓板與梁柱間測量放樣時,應加強軸線控制,保證測量精度,減少測量數據誤差。
2.4澆筑混凝土
框架-剪力墻支護主體只能采用混凝土材料成型,體現了現澆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現實意義。砼正式澆筑前,施工技術人員必須對砼性能進行全面、嚴格的檢查。在某些情況下,含水量較高的混凝土可能會產生性能變化,或者由于材料配合比的誤差,影響混凝土的整體質量性能。此外,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施工過程,嚴格監控各環節,防止混凝土施工不符合框架剪力墻結構要求等不利條件。因此,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檢查混凝土的各項性能指標,并負責完成混凝土澆筑的操作步驟。框架剪力結構混凝土澆筑時,施工技術人員應保持澆筑過程的連續性,盡量避免混凝土澆筑過程的中斷。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應嚴格、準確地控制振搗混凝土的工作頻率和速度,防止施工混凝土表面出現蜂窩和麻點的后果。施工人員應進行全面的混凝土工作性試驗,以提高混凝土的安全性和質量。施工結束后,派專人對結構進行養護,確保結構能充分發揮良好的穩定性和抗震性能。
2.5鋼筋工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鋼筋施工是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的重要環節。正式開工前,應進行鋼筋二次質量檢查,確保所用鋼筋符合施工要求,防止鋼筋彎曲、損傷,影響施工質量。柱鋼筋安裝時,應嚴格調整箍筋位置,上下纏繞固定。同時,主筋與箍筋應保持垂直狀態,主筋與角鋼的交點應固定良好,梁鋼筋安裝時,應注意保護好主筋與角鋼的交點。梁上下鋼筋錨固長度應足夠長,嚴格按有關施工規范控制。最后,在安裝鋼筋時,應提前清理模板的各種構件,以保持模板的清潔。在此基礎上,明確配筋間距和主筋的具體位置,然后依次安裝受力的主筋和配筋。特別注意墻、梁、板接縫處鋼筋的安裝質量,加強對鋼筋部位鋼筋質量的檢查,板筋為雙層鋼筋時,鋼筋箍筋應設置在兩層鋼筋之間,保證雙層鋼筋間距,并保證鋼筋保護上層厚度符合要求,防止樓板開裂。
2.6模板工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墻、柱模板支撐。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墻、柱模板安裝前,應提前對墻、柱根部進行鑿毛、清理,并測量邊柱、墻軸線,每根軸線由修改后的軸線引出。根據施工圖顯示模板與墻體模板的對應邊線,提高施工精度。此外,所有模板安裝作業完成后,應嚴格檢查模板的移動狀態、垂直度、對角線等,各方面正常、正確后方可進行固定作業。墻、柱模板采用18mm厚膠合板模板,支撐50mm。柱箍筋采用×50mm×3.5mm方鋼和12.6#槽鋼,箍筋起點150mm,豎向間距500mm。斜撐采用雙向鋼管對稱加固(盡量45°),柱間采用拉線檢查驗收。墻體、柱模板用方鋼蓋板接縫,減少漏漿。梁模板支架。安裝梁模板時,應復核梁底標高,校正軸線。支架的安裝和調整應在上述操作完成后進行,以保持支架的水平狀態。梁模板支撐系統采用固定腳手架,梁底及梁側面采用18mm膠合板;梁主龍骨、次龍骨采用50mm×50mm×3.5mm方鋼管;施工時在主龍骨上搭設次龍骨,在橫向次龍骨上鋪設梁底平板模板。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大于4m時,應嚴格按設計要求施拱。無特殊要求時,可控制在1L/1000~3L/1000。跨度4~10m時,外傾角值為10mm;跨度10~18m時,外傾角值為20mm;跨度大于18m時,外傾角值為30mm。梁底模板安裝完畢后,依次安裝側模、支撐板和斜撐。邊模作業時應嚴格按邊模內包裹底模的要求進行。梁模板與柱模板連接時,應適當縮短下料長度,以避免梁體不直、梁側模板被吹走、梁側模板脫落等不良后果。地板模板支架。板梁模板支撐系統采用扣件式全腳手架,立桿底部設底板,水平掃地桿、水平桿、U型上支架、主龍骨50mm。×50mm×兩側3.5mm鋼管,水平掃地桿離地不大于200mm,每高1500mm設置一根水平拉桿,以保持框架的整體穩定性和豎向鋼筋間距的合理性。施工時應先穿線,然后調整扣件式腳手架可調支架的標高。待高度合適后,將主龍骨固定在固定式腳手架的可調支架上,然后進行枕木安裝和膠合板模板安裝。鋪設膠合板時,應遵循從外圍到中部的施工原則,如有擠壓現象,應采用銅線釘對角固定模板。
3結論
目前框架-剪力墻結構已廣泛應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其施工質量對整個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加強框架-剪力墻結構各施工環節施工技術應用研究,充分發揮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性能和優勢。為保證施工質量,促進建筑業的持續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志超.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的應用探究[J].江西建材,2020 (12):232-233.
[2]陳裕城.解析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J].中國住宅設施,2020(12): 10-11.
[3]張粵.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20,5(24): 58-59.
[4]李志杰.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20(0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