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于1948年7月29日到8月14日在英國首都倫敦舉行,來自59個國家的4064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這個數字是創紀錄的。就像這屆奧運會還帶著戰爭的創傷一樣,有一位運動員也帶著非常嚴重的創傷參加比賽,獲得了金牌。他的經歷可以用“傳奇”兩個字來形容,他就是卡羅里·塔卡克斯。
1910年1月21日,塔卡克斯出生于匈牙利的布達佩斯。他從小堅毅果敢,想做的事情就一定做成功。成年之后,塔卡克斯愛上了射擊,不久便成為神槍手,獲得過好幾次全國射擊錦標賽冠軍。后來,他參軍入伍,軍隊專門培養他從事手槍射擊。塔卡克斯可謂如魚得水,射擊水平達到了巔峰。1936年第十一屆德國柏林奧運會,由于匈牙利只允許委任軍官參加比賽,塔卡克斯是一名中士,無法獲得參賽名額。柏林奧運會后,匈牙利取消了這項規定。1938年,塔卡克斯參加了世界射擊錦標賽,和隊友們一起獲得了手槍射擊團體冠軍。

塔卡克斯
塔卡克斯不滿足于已有的成績,他的目標是奧運會手槍射擊冠軍。為了這個夢想,再艱苦的訓練他都能抗過去。這時的歐洲戰爭氣味越來越重,訓練的日程也越來越緊。越來越多的新兵走進兵營,塔卡克斯這樣的小班長有時候連覺都睡不好。這天早晨,塔卡克斯覺得腦袋昏昏沉沉的。上午的訓練內容是投彈,這不是他的強項,因為他有點瘦弱。訓練一直很順利,無論新兵還是老兵,都投得很好。訓練快要結束的時候,塔卡克斯抓起一枚手榴彈,走到掩體里。就在他打開保險蓋,拉動引信準備把手榴彈扔出去的時候,身后“轟”地一聲巨響,塔卡克斯當時就昏了過去。
塔卡克斯醒來的時候,已經躺在了醫院里,右手纏著紗布。他活動了一下身體,好像除了右手以外,別的地方并有什么嚴重的傷。但是,軍醫的話讓他簡直又要暈過去:“手榴彈提前爆炸,你的右手被炸壞了,沒有任何保留的必要。我們已經給你做了手術。”塔卡克斯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這個現實:“我是神槍手啊,我還要爭奪奧運冠軍,沒了右手怎么行?”軍醫根本不顧及塔卡克斯的感受,說話的語氣聽不出一絲的同情:“你可以退役了。”
戰友們安慰塔卡克斯:“回家好好修養吧,起碼你避開了戰爭。”這時,塔卡克斯已經什么都聽不進去了,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沒有了右手,我還怎么打槍,怎么參加射擊比賽?”塔卡克斯回到布達佩斯的家里,苦悶一直在胸中徘徊。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見任何人。幾天之后,他走出陰影,做出一個決定:從現在開始,要練習用左手射擊。他相信總有一天還會再去參加比賽,爭奪冠軍。塔卡克斯以超人的毅力,開始了嚴格的訓練。
塔卡克斯日復一日地練習,度過了枯燥與無聊。他的左手能力日臻完善,能與右手一樣準確無誤了。他盼望奧運會召開,以實現夢想,但無情的戰爭阻止了兩屆盛會。直到1948年,戰爭已經結束,這時傳來了消息:第十四屆奧運會將在英國的倫敦舉行。塔卡克斯心里又燃起了希望。鑒于以往的成績,他很快就成了匈牙利奧運代表團的一員。塔卡克斯簡單地收拾了一下,開始尋找過去一起比賽的伙伴們。當年8月4日,塔卡克斯和隊友們一起從匈牙利來到英國的卡羅里,踏上比賽的靶場。他闊別這種熟悉的環境已有十年之久了。
塔卡克斯看著遠處豎立的靶子,十年前奪冠后的歡樂情景仿佛又一次被喚醒。他輕輕地在內心里嘆了一口氣:光陰似箭呀,我已經38歲了。不少十年前曾經在一起比賽的對手又聚集在一起,他們已經聽說了塔卡克斯當年遭遇的不幸。看著他又出現在奧運會賽場,一束束異樣的目光投到了他的右手上。不過,更多的人還是保持著基本的禮節,沒有人跟他談起他的右手,也沒有人直接打聽他最近的情況。大家都覺得,此時應該給予塔卡克斯的只有同情。
這次,塔卡克斯參加的不是團體項目,而是男子25米手槍速射個人項目,一切都要靠他自己了。比賽馬上就要開始,運動員們都在做著賽前的準備。這時,阿根廷的世界紀錄保持者維里恩特突然走到塔卡克斯身邊,這位奪魁的大熱門帶著一種南美人的直率問道:“你來倫敦干什么?”塔卡克斯一邊擺放著自己面前的手槍和子彈,一邊平靜而有禮貌地回答:“我是來學習的。”維里恩特聽完一愣,沒想到塔卡克斯會這樣回答。他定了一下神,回到自己的靶位上。比賽開始了,沒用多長時間,每位選手60發子彈都打完了。維里恩特很想奪得冠軍,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打出了571環的好成績,超過了他本人保持的世界紀錄一環。他放下槍,卻發現沒有人向他慶祝。這時他才知道,有一個人比他打得還要好,這就是那個說“我是來學習的”、只有一只手的塔卡克斯。
塔卡克斯與維里恩特幾乎同時開始比賽,他氣定神閑地站在5個人像靶前的25米處,當目標開始移動時,他用左手迅速而平穩地舉起槍,在規定的時間內,十分熟練地打完了第一輪的30發子彈,取得294環的好成績;第二輪,塔卡克斯持續前一輪的良好狀態,又打出了286環,最終成績是580環,超過第二名9環,把維里恩特剛剛創造的世界紀錄一下子提高了9環。塔卡克斯成為新的奧運會男子25米手槍速射冠軍,埋在心里多年的愿望實現了!
獲得前三名的運動員登臺領獎,三面國旗升起,匈牙利國歌奏響。頒獎儀式一結束,站在第二名位置的維里恩斯在走下領獎臺之前,突然轉過身來,對塔卡克斯說:“你已經學得夠好了,不用再學什么了。”
4年以后,已經42歲的塔卡克斯以中校軍銜參加了第十五屆芬蘭赫爾辛基奧運會,他與老對手維里恩特再次站在了男子25米手槍速射的靶位上。塔卡克斯寶刀不老,以579環的成績又一次戰勝維里恩特,成為奧運會第一位蟬聯手槍速射冠軍的運動員。亞軍是塔卡克斯的學生、年僅18歲的匈牙利選手贊拉德·庫恩,維里恩特僅獲得第三名。賽后,維里恩特再次向塔卡克斯表示祝賀,并說:“你已經學到了很多,現在是教我的時候了。”回國之后,塔卡克斯結束了自己的軍旅生涯。
1956年,46歲的塔卡克斯又參加了第十六屆澳大利亞墨爾本奧運會,這是他的最后一場奧運比賽,可惜僅名列第八。此后,塔卡克斯成了射擊教練。再往后,這名堅毅的匈牙利獨臂槍王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互聯網時代開始后,美國許多網站常以他的傳奇經歷為典范,鼓舞人們在苦難的磨練中成為生活的強者。
塔卡克斯于1976年1月5日辭世,享年66歲。如果說奧運會用一種國家和集體的行動,去表現人類追求和平的愿望和努力,那么塔卡克斯則是在用自己不懈的努力與頑強,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展現了人類的偉大。
責編 陶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