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軍
(新疆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管理局,烏魯木齊 830000)
陽霞河流域位于新疆輪臺縣境內,地處天山南坡中部,發源于南天山支脈科克鐵克山南坡,西與塔勒克河流域相連,南以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分界線為界,北面與和靜縣相鄰,流域南北最長95 km,東西最寬45 km。陽霞河主要有3條支流匯合而成,三河匯合口至山口約50 km,其間還有若干條支流匯入,自北向南匯集于山口,全流域呈扇狀。河流全長約125 km,流域面積1051 km2,屬典型的大陸性北溫帶荒漠氣候,年平均降水量47.6 mm,年平均蒸發量2 082.1 mm,降水量小而蒸發強烈,氣溫日、年變幅大[1]。
陽霞河流域水資源總量為11 968萬m3,其中流域地表水資源量為11 680 萬m3,天然補給量為288萬m3。流域北部山區是主要產流區,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1 550 萬m3,占陽霞河流域地表徑流總量的98.9%;南部平原區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30萬m3,占陽霞河流域地表徑流總量的1.1%[2]。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圖見圖1。

圖1 陽霞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圖
據調查,現狀年流域各業總用水量為7648 萬m3,其中地表水用水量為5218 萬m3,占陽霞河地表水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的45.18%。現狀流域地下用水量為2430萬m3,開采量占流域地下水可開采量的97.1%。流域內分鄉鎮用水量見表1。

表1 陽霞河流域各鄉鎮用水量統計表 萬m3
現狀年流域各業總用水量中,農業年用水量為7 510.3 萬m3,占總用水量的98.2%;工業用水量為42.1萬m3,僅占流域總用水量的0.55%;生活用水量為69.6 萬m3,占總用水量的0.91%;牲畜用水量為26萬m3,占總用水量的0.34%。流域各鄉鎮現狀各業用水量情況見表2。

表2 陽霞河流域各鄉鎮現狀各業用水量統計表
根據陽霞河流域“三條紅線”用水總量指標分配方案,2020 年陽霞河流域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為6528萬m3,其中地表水控制指標為5921萬m3,地下水控制指標為607萬m3;2030年陽霞河流域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為5286 萬m3,其中地表水控制指標為4679 萬m3,地下水控制指標為607 萬m3。考慮“三條紅線”用水總量控制指標是逐步開展過程,規劃水平年2025年擬定流域總用水量為5907萬m3,其中地表水用水量5300萬m3,地下水用水量為607萬m3。
流域現狀用水量與規劃水平年“三條紅線”用水總量相比,現狀地表水用水總量5218 萬m3,略低于“三條紅線”地表水用水總量控制指標5300萬m3;現狀地下水用水總量2430萬m3,則是“三條紅線”地下水用水總量控制指標607萬m3的4倍左右。綜合來看,流域現狀地表水利用量低于“三條紅線”控制指標,規劃水平年應提高地表水的利用量;現狀年地下水用水量大于規劃水平年“三條紅線”用水總量控制指標,規劃水平年應嚴格按照流域“三條紅線”地下水用水總量指標控制。
流域現狀實際綜合毛灌溉定額686.5 m3/畝,綜合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48,與“三條紅線”分解方案中巴州輪臺縣的用水效率相比,流域現狀農業用水水平較低,規劃水平年應滿足“三條紅線”提出的農業用水效率,即綜合毛灌溉定額不大于575 m3/畝,灌溉水利用系數不小于0.65。
根據陽霞河水資源的基本特點,將區域劃分為山區部分和平原區部分,以出山口斷面為界,分界斷面以上為地表水資源區,分界斷面以下為地下水資源區。陽霞河地表水資源量為11 680萬m3,地下水資源量為6954萬m3(含井灌回歸量462萬m3),地下水天然補給量為288 萬m3,陽霞河水資源總量為11 968萬m3。各分區水資源量見表3。

表3 陽霞河分區水資源總量
平原區水資源天然補給項包括山區地表水、境外流入水、潛流量和降雨入滲量,人工補給項為渠系入境水量,排泄項包括境內地表水流出、地表水蒸發、地下水蒸發和側向流出項,人工排泄項為引水。平原區現狀水量補給、排泄量見表4。

表4 陽霞河現狀水量補排泄量表 萬m3
通過不同方法計算及環評分析,陽霞河評價區可利用水量估算如下: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11 680萬m3,不可以被利用的水量為3051萬m3,不可能被利用的水量為3165萬m3,不可能利用的水量與不可以被利用的水量的重復量為1154萬m3,不可能利用的水量與不可以被利用的水量為5062 萬m3,地表水可利用量為6618萬m3。
通過水均衡法對均衡區的水資源量計算分析,均衡區地下水總補給量為6954萬m3,扣除井灌回滲量462萬m3后補給量為6492萬m3,取開采系數0.4,地下水可開采為2597萬m3,目前各種用途總開采量為2430萬m3,故地下水開采潛力為167萬m3。
規劃年由于上游陽霞河水庫的建設及流域內工程配套措施、節水措施的影響,流域的地下水補給量有所減少,地下水可開采量也相應減少。根據《新疆輪臺縣陽霞河流域地下水資源評價報告》,規劃年陽霞河流域地下水總補給量為6266.86 萬m3,其中天然補給量為287.81 萬m3,轉化補給量為5 979.05萬m3,取開采系數0.40,地下水可開采量為2 391.62萬m3。
(1)現狀年水資源利用程度評價。根據計算結果,地表水可利用量為6618 萬m3,現狀地表水引水量5 218 萬m3,地表水尚有1400 萬m3的利用潛力;現狀年地下水可開采量為2 597.24 萬m3,現狀地下水開采量2430萬m3,地下水開采潛力為167萬m3。
(2)規劃年水資源利用程度評價。根據計算結果,地表水可利用量為6618萬m3,引水量5 271.9萬m3,地表水尚有1346萬m3的利用潛力;規劃年地下水可開采量為2 391.62萬m3,開采量為607萬m3,尚有1 784.62萬m3的利用潛力。
(1)綜合平原區地表水和地下水補給量與排泄量分析,現狀年入境補給總水量為11 838 萬m3,出區水量為11 733萬m3,平原區現狀年水資源補給量大于排泄量105 萬m3,表明地表水及地下水補給量基本達到平衡狀態。
(2)現狀年地表水尚有1400萬m3的利用潛力,地下水開采潛力為167萬m3。
(3)規劃年地表水尚有1346萬m3的利用潛力,地下水開采潛力為1 784.62萬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