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銘
(廣西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南寧 530023)
飲用水安全對社會發展和居民健康都起著重要作用,如何保障居民飲用水安全成為目前面臨的重大社會和環境問題之一[1]。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凸顯,直接影響著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近年來多數學者對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工作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黃惠佳[2]系統分析和總結了廣西城市及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水源地保護與安全對策的建議。姜傳勇[3]具體分析了廣西縣級及以上城市202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基本情況和主要存在問題,圍繞“劃、立、治”三項重點任務提出了水源地保護對策與建議。劉慧琳[4]等通過對柳州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環境基礎現狀調查,研究飲用水水源地存在的環境問題和管理問題,提出了相應管理對策與建議。上述相關研究并未針對廣西區內的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進行現狀分析和保護對策研究,因此,本文以廣西鹿寨縣為例,在分析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現狀和主要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針對性地提出適宜的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對策與措施,以期為廣西區內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鹿寨縣現用7 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其中河流型水源地5個,占總數的71.4%;地下水型水源地2 個,占總數的28.6%。鹿寨縣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總體良好,除2 個地下水型水源地總大腸菌群和菌落總數指標超標外,其他水源地水質均能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及以上標準,糞大腸菌群、菌落總數監測項目超標的主要原因為周邊生活污染源下滲影響,應加強生活污染源的控制與治理。
鹿寨縣現有7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已劃定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保護區面積共計76.864 km2,水源地保護區已設置少量標志標牌、宣傳警示牌等。
鹿寨縣鄉鎮集中式水源地保護區內以非點源(面源)污染為主,其次為居民生活污染源,由于區域內畜禽養殖規模不大,畜禽養殖污染源對水源地的影響相對有限,水源地保護區污染源見表1。此外,鹿寨縣鄉鎮集中式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分布有若干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設施和建設項目,另外存在一定的交通污染、船舶污染等風險源(見表2)。

表1 水源地保護區污染源匯總表

表2 水源地保護區內污染風險源分布情況表
鹿寨縣部分鄉鎮水源地存在一定的水質污染風險,與鄉鎮總體規劃部分不協調,擬將對水質污染風險較大的水源地或保護區進行調整建議,保障各鄉鎮供水安全,促進各鄉鎮總體規劃相關目標的實現,使水源地的開發利用保護與各鄉鎮總體規劃相互協調。鹿寨縣鄉鎮集中式水源地與各鄉鎮總體規劃的協調性分析表見表3。

表3 水源地與各鄉鎮總體規劃協調性分析表
(1)備用水源不足。鹿寨縣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量充沛,能夠滿足鹿寨縣各鄉鎮集鎮現狀及未來供水量要求。但黃冕鎮、寨沙鎮、拉溝鄉等鄉鎮無備用水源,另外平山鎮、中渡鎮等地下水備用水源屬同一水文地質單元,一旦現狀水源地發生水污染事故時,目前單一水源將難以保障鄉鎮供水安全。
(2)水質存在風險隱患。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標志設置尚不完善,包括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界標、交通警示牌、告示牌和宣傳牌等;同時,保護區一定范圍內的隔離防護措施尚不完善,水源地保護區水質安全存在安全隱患;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受保護區內居民生活及農林業生產影響較大,居民日常生活垃圾、廢水及農林業生產產生的農藥、化肥等污染物隨雨水等直接排入水體,造成污染。
(3)安全監控方面有待提高。鄉鎮集中式水源地取水口附近以及污染風險源尚未設置視頻監控,不能及時發現各種險情;除寨沙鎮拉溝河水源地外,多數水源地未進行常規水質監測,監測斷面尚有待進一步完善;水源地巡查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
(4)綜合管理方面有待加強。近年來隨著部分機構職能的優化調整,水源地的綜合管理體制正日趨完善,但水源地的管理涉及的部門仍較多,包括水利、生態環境、發改、住建、市政、自然資源和規劃、交通、農業農村、林業、衛生等部門,多頭管理易造成管理內容重疊,形成管理難的局面。水源地管理沒有形成統一的系統,水源地安全保障部門聯動機制尚未建立,水源地保護資金投入機制不完善,缺乏現場快速檢測設備。
目前鹿寨縣各鄉鎮水源較為單一,一旦鄉鎮現用水源發生突發性事件,將使得各鄉鎮水廠取水受到限制,影響鹿寨縣鄉鎮供水安全。根據鹿寨縣各鄉鎮水廠2018年實際供水量統計,各鄉鎮實際人均供水量為46~380 L/d,同時根據相關研究,居民生活應急用水量滿足常態用水量的40%~80%即可滿足基本生活用水需求,鹿寨縣鄉鎮應急供水人口按1~2萬人、應急人均用水量100~50 L/d計,鹿寨各鄉鎮應急狀態下需水量約1000 m3/d。考慮鹿寨縣各鄉鎮的供水需求和實際情況,暫不進行應急備用水源地建設規劃,擬由應急供水(消防)車輛從就近的水源地取水進行運輸供給,以保障應急情況下各鄉鎮的用水安全。
為了有效保護水源地保護區水環境,擬沿水源保護區取水口周邊一級保護區陸域范圍內設立隔離防護措施(包括隔網、隔墻、防護欄等),以防止人類不合理活動對水源保護區水質造成影響。黃冕鎮洛清江水源地、寨沙鎮拉溝河水源地等一級保護區現狀未能進行有效的隔離防護,存在人群活動污染水質的風險,擬分別于黃冕鎮洛清江水源地、寨沙鎮拉溝河水源地取水口旁設置1480、1470 m隔離防護網。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標志包括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界標、交通警示牌和宣傳牌,根據水源地保護區實際情況,擬在各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邊界增設一級保護區界標、二級保護區界標,在主要道路穿越保護區路段增設交通警示牌,在主要航道穿越保護區河段增設航道警示牌,在人口活動頻繁區增設設立宣傳牌,共增設54 塊一級保護區界標、105 塊二級保護區界標、31 塊交通警示牌、7 塊航道警示牌、21塊宣傳牌。
(1)生活污染源整治措施。鹿寨縣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內的部分村屯位于鄉鎮總體規劃的集鎮范圍內,規劃覆蓋污水管網,其生活污水應經化糞池處理后接入污水管網;部分村屯位于鄉鎮總體規劃的集鎮附近,新設較短距離的排污管即可就近接入規劃的污水管網;遠離集鎮的規模較大的村屯建議進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其他分布較為分散且規模不大的村屯,建議當地對其進行基礎設施改造,生活污水通過化糞池、沼氣池等處理后進行綜合利用,不外排;另外,建議不再增加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的居住人數;此外,建議地方進一步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進一步監督落實長效保潔機制,以確保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安全。
(2)畜禽養殖污染源整治措施。鹿寨縣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內無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分布,分散式養殖擬進一步完善化糞池、沼氣池等相關養殖廢水處理設施,養殖廢水和廢渣全部資源化利用,不外排。
(3)農業面源控制與治理。農業面源是鹿寨縣鄉鎮集中式水源地保護區內主要的污染源,參照《鹿寨縣縣城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種植業整改方案》,其中一級保護區的農業種植應逐步退出,二級保護區內的農業種植實行科學種植和嚴格控制農藥、化肥等非點源污染控制治理措施,包括推進精準施肥、調整化肥使用結構、改進施肥方式、有機肥替代化肥、生物固氮、提升耕地質量、開展“清潔田園”行動等。
(4)其他建筑物整治。鄉鎮集中式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不得建設與供水設施與保護水源無關的設施和建設項目,如碼頭、畜禽養殖設施等,擬要求上述設施和建筑物進行清拆或關閉。
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分布有跨河橋梁、交通道路、鐵路等,交通管理部門和水利部門應嚴格控制在上述橋梁、道路上通行車輛的種類、通行強度和行駛速度,同時設置防撞欄和應急處理池等,避免車輛墜入河道、嚴重污染水源地水質的事故;二級保護區內亦分布有跨河橋梁、交通道路、鐵路等,上述道路距離水源地取水口較遠,交通事故導致的燃油、化學品等泄漏對水源地水質的影響較小,防治措施以加強交通管理為主。
另外,海事部門應加強船舶運行的管理,管理船舶的排污以及有毒和有害油類等物品裝運;檢查船舶的防污設備,對船只漏油和亂排含油污水,造成水污染的船主進行處理,確保船舶運行的安全,防止飲用水源水質污染;建立船舶事故污染應急預案,防止突發性污染事件的發生及擴大化。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已經種植速生桉等輪伐期不足10年用材林的,在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進行樹種更新改造。鹿寨縣鄉鎮集中式水源地保護區內現有一定規模的速生桉種植,擬將其逐步更新改造為輪伐期10年以上的樹種,增強水源地保護區生態環境修復和涵養水源功能。
視頻監控方面,在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口、跨越保護區水體或與水體并行的縣級以上交通道路、橋梁、鐵路等區域設置視頻監控系統,監控可能出現的緊急污染事件;常規性監測方面,地方常規監測斷面未全面覆蓋,擬增加水源地監測斷面;飲用水水源地管理信息系統方面,擬結合地方飲用水源地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將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水量監測、視頻監控等信息納入飲用水源地管理信息系統,規范整合信息資源,完善水源地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
根據水源地綜合管理的要求,進行管理體制、機制與制度建設,提出保護水源地切實可行的制度、行政、經濟、技術和宣傳教育等方面的制度與措施,同時加強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監督管理,加強水源地保護能力建設,制定完善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保證鄉鎮居民飲用水安全。
本文以鹿寨縣為例概述了廣西典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基本情況與主要存在問題,提出了隔離防護、污染源綜合整治、污染風險防范、監控體系建設、管理體制建設等水源地保護對策與建議,分別從減少污染物入河、水源地監控、加強管理等方面為鄉鎮水源地安全供水提供保障,對廣西鄉鎮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具有指導意義。但由于水源地保護工作涉及部門眾多,因此建議各地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部門之間的聯運、協作和重大事項會商機制,明確分工,密切配合,共同推進水源地保護工作,以確保飲用水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