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善佳
(廣西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南寧 530023)
洋溪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同時列入國家、水利部2020-2022 年重點推進的150 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項目可研階段估算投資約140 億元,其中移民投資約54 億元,施工總工期為72 個月。工程推薦方案淹沒影響涉及廣西的三江縣、融水縣和貴州省的從江縣、黎平縣等4個縣的7個鄉(鎮)、25個行政村。淹沒影響人口2321 戶9269 人,各類房屋總面積526 521.33 m2,淹沒土地總面積19 777.15 畝(折合13.18 km2),淹沒影響公路、文物、電站、碼頭、輸電線等各項專項設施,淹沒影響范圍大,淹沒影響實物指標種類多、涉及專項復雜,給庫區實物指標調查工作帶來巨大挑戰。為保證調查質量、加快調查進度,同時節約調查成本,在調查工作開始前對實物指標調查工作進行評估,確定淹沒影響范圍,準確抓住實物指標調查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是指導實物指標調查工作高效開展的有效措施。
洋溪水利樞紐位于柳江干流都柳江河段,壩址位于三江侗族自治縣洋溪鄉境內,是柳江防洪控制性工程之一,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顧發電和航運等綜合利用的水利樞紐工程。水庫正常蓄水位163 m,汛限水位為153 m,防洪高水位186.8 m,水庫總庫容為8.5 億m3,其中防洪庫容7.8 億m3,水電站裝機容量為100 MW,裝機年利用小時數為3089 h,年均可提供發電量308.9GW·h,設計通航500 t 級船舶,兼顧通航1000 t 級貨船。工程樞紐建筑物包括擋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壩后式廠房、魚道及通航建筑物等。工程防洪保護對象主要是柳州市城區,兼顧沿江融安縣、融水縣、柳城縣等城鎮,主要供電范圍為柳州市,航運腹地涉及貴州省從江、榕江縣等。
水庫正常蓄水位以下的淹沒區域按照正常蓄水位高程163 m確定,以壩軸線為起始斷面,水平延伸至與天然河道多年平均流量水面線相交處。水庫洪水回水區域,考慮不同淹沒對象設計洪水標準,計算洪水回水水面線,合理確定回水末端[1]。
1.2.1 設計洪水標準
依據《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規劃設計規范》(SL290-2009)和《防洪標準》(GB50201-2014),結合洋溪水利樞紐工程水庫淹沒區不同淹沒對象的現狀,綜合分析采用不同淹沒對象的設計洪水標準(見表1)。

表1 洋溪水利樞紐不同淹沒對象的設計洪水標準
1.2.2 水庫淹沒影響遷移居民點、征收耕地范圍
耕、園地設計洪水標準采用5 年一遇洪水,耕、園地征地線采用安全超高0.5 m,即正常蓄水位加0.5 m,163.5 m 高程接5 年一遇回水線;居民點設計洪水標準采用20年一遇洪水,居民遷移線采用安全超高1.0 m,即正常蓄水位加1.0 m[2],164 m 高程接20年一遇回水線;林地、草地不考慮安全超高,直接采用正常蓄水位163 m。回水末端終點位置在建庫后回水水面線不高于同頻率天然洪水位水面線0.3 m 范圍內,采用水平延伸至天然河道多年平均流量相應水面線相交處確定。
經計算,耕、園地征收線回水尖滅點位于離壩址上游31.98 km處,回水末端位于梅林航電樞紐工程壩址斷面;居民點遷移線回水尖滅點位于壩址上游39.15 km處,回水末端位于梅林航電樞紐工程壩址斷面。
1.2.3 專業項目淹沒影響范圍
農村機耕路與耕地采用相同標準;水庫淹沒涉及等外路、四級路和水利設施等專項與農村居民點相同標準;三級公路采用25 年一遇防洪標準,當壩前段回水外包線水位低于163.00 m 時,按164.00 m高程計算;其他專業設施分別采用自身標準的洪水回水淹沒范圍確定。
根據上述規則確定的水庫淹沒及影響范圍,洋溪水利樞紐水庫淹沒影響區涉及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縣和融水縣,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和黎平縣共2省(區)4個縣7個鄉(鎮)。
根據已確定的水庫淹沒影響范圍,結合上階段庫區實物指標調查的初步成果,以及庫區實測的1∶1 000 地類地形圖,調查組需對洋溪水利樞紐庫區淹沒影響實物指標調查工作進行分析評估,以確定庫區實物指標調查的重點。經分析,洋溪水利樞紐庫區淹沒影響范圍大,淹沒影響實物指標種類多、涉及專項復雜,給庫區實物指標調查工作帶來巨大挑戰。實物指標工作是移民安置工作的前提,是可研階段估算移民補償投資的基礎。移民安置方案的可行性,以及移民補償投資估算的準確性,將直接影響項目的審批,影響國家對項目的決策及國家投資的分攤比例,因此,實物指標調查工作是移民安置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更好地完成洋溪水利樞紐庫區移民實物指標調查工作,結合本項目的基本情況,項目組經分析得出,本工程實物指標調查工作的重點為人口、房屋及專項的調查。
(1)人口調查。根據項目建議書階段的抽樣調查成果以及庫區實測的1∶1000地類地形圖可知,洋溪水利樞紐庫區正常蓄水位163 m淹沒影響涉及的人口數量多、范圍廣。移民搬遷人口數量直接決定移民安置規模,也將直接影響移民安置方案,對后續工作影響較大,因此人口的調查是本次實物指標調查的重點。此外,今后移民身份的認定與調查人口的確定密不可分,切實影響庫區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庫區群眾對調查人口的認定十分敏感,特別是“空掛戶”“外嫁女”“一房多戶”“半淹屯”“戶口遷出入學”等特殊的人口調查情況,若處理不當,容易引發庫區的連鎖效應,因此人口調查是保證庫區穩定、調查工作穩步推進的關鍵環節。
(2)房屋調查。根據抽樣調查可知,庫區淹沒影響房屋數量多、類型復雜,房屋及附屬建筑物是庫區群眾最主要的個人財產,因此房屋調查是庫區群眾除了人口以外,最關心、參與度最高的調查環節,也是實物指標調查工作量最大的環節。房屋補償費也是移民補償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決定今后移民安置點房屋建設的標準,因此,摸清庫區移民現狀房屋情況,登記調查清楚移民個人財產,是決定實物指標調查質量、控制調查進度的關鍵。
(3)專項調查。根據確定的水庫淹沒范圍及庫區實測1∶1000地類地形圖,初步可確定庫區淹沒影響的專業項目類型及規模。由于工程所在地地貌特征上屬構造侵蝕中低山峽谷地形,兩岸山高,河谷深切,呈寬底“U”型橫向~斜向谷,因此,庫區淹沒影響河道兩岸村屯的基礎設施較多,包括公路、文物、電站、碼頭、輸電線等,淹沒影響的專業項目等級較高、復建難度大,相應專業項目補償投資占移民淹沒補償投資的比例較大。為了更準確地估算可研階段移民補償投資,論證項目的可行性,爭取更多國家投資,庫區專項調查也將是本次實物指標調查的重點。
在抓住洋溪水利樞紐實物指標調查重點的同時,也要分析調查工作的難點,以便調查組采取措施、統一標準,提高實物指標調查的精度和質量。通過對庫區實物指標特點的分析,結合以往庫區實物指標調查的經驗分析可知,本次實物指標調查的難點有“人口認定”“房屋遷移線附近房屋認定”“地類認定”。
(1)人口認定。人口調查在庫區實物調查中移民關注度高,且情況復雜,在調查過程中會遇到各類情況,調查組在處理“空掛戶”“外嫁女”“一房多戶”等情況過程中若存在認定標準不統一,人口認定標準的差異會迅速在整個庫區擴散,嚴重時甚至會影響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人口認定對調查組的專業技術能力提出較大挑戰,也對工作組的協調溝通能力提出較高要求,工作組必須要保持高效的溝通機制和統一的人口認定標準,及時溝通調查工作中遇到的各類情況,統一人口認定標準,以便順利推進調查工作的開展。
(2)房屋遷移線附近房屋認定。工作人員在庫區房屋調查過程中發現,由于庫區屬于“U”型橫向~斜向谷,山區鮮有較具規模的平地,都柳江兩岸村落均沿河分布,房屋也依山而建,成起伏布置,錯落復雜。因此,在水庫淹沒影響涉及到半淹屯時,對房屋遷移線附近房屋認定,也是工作組調查工作的難點。在半淹屯進行調查時,對臨近房屋遷移線附近房屋的認定,需結合準確的淹沒界樁、專業的房屋結構分析以及庫區防護布置進行統籌考慮分析,才能做出判斷。考慮到被認定為遷移線以上房屋的群眾也將失去移民身份,心里落差會比較大,易觸發抵觸情緒,工作組需要在做專業判斷的同時,也要對群眾進行充分的解釋說明,避免矛盾激化,以免影響調查工作的正常開展。
(3)地類的認定。地類的認定一直是實物指標調查工作的難點之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第二、第三產業已不斷擴大,農村年輕勞動力有了更多的就業選擇,導致農村大量土地丟荒,特別是靠近都柳江的區域,每年汛期都被洪水浸泡的部分土地往往呈現出年久失耕的狀態。調查組在進行庫區淹沒土地調查時,通常要根據土地現狀進行地類判斷,并結合國土二調和林相圖,對地類進行綜合認定。但在實地調查分解過程中,普遍存在庫區移民對地類的認定有較大異議的情況,特別是針對部分失耕土地,調查組認定為草地或荒地,移民則提出為水田或旱地,二者補償標準也相差巨大,因而導致分歧。調查組在土地調查過程中如何準確認定土地地類,也是實物指標調查工作的難點之一。
本文通過對洋溪水利樞紐淹沒范圍及淹沒對象的研究,分析得出了本工程實物指標調查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可有效指導調查組在調查工作中抓住重點,解決難點,高質、高效地開展各項實物指標調查工作。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全面調查工作開始前,對庫區實物指標調查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分析,可有針對性地對調查組進行專項培訓,這是保證調查質量、加快調查進度、節約調查成本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方法,同時可為今后開展實物指標調查工作提供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