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過解析19世紀現實主義繪畫以及其流派,使人們對19世紀現實主義繪畫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以提高人們對藝術的洞察力和理解力。
一、現實主義繪畫的產生
在文藝復興后的17世紀,意大利畫家卡拉瓦喬強調藝術的真實,他沒有采用文藝復興時期把耶穌、圣徒神化的繪畫手法,而是將耶穌置入世俗生活中,并且把目光轉向了世俗的、生活化的、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描繪親眼所見的真實場景,是現實主義的先驅代表。
17世紀還有一位現實主義大師——倫勃朗。倫勃朗的畫作體裁廣泛,擅長肖像畫、風景畫、風俗畫、宗教畫、歷史畫等,善于刻畫人物的表情以及微妙的神態,所以其畫作大多是在探究人物內心的真情實感,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與贊美。倫勃朗的藝術成就頗多,他生前繪畫過100多幅自畫像,人們可以從中看出倫勃朗從青年到老年時期的樣貌變化,可以體會到他的內在氣韻,感受到他真實質樸的一面。
二、現實主義繪畫風格
19世紀是以法國為中心的歐洲繪畫全面繁榮的時期,是古典主義到現代主義的過渡時期,產生了很多繪畫形式,為現實主義繪畫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19世紀,法國畫家庫爾貝創作了《畫室》,運用的是寫實繪畫手法。庫爾貝把對他的生活、思想產生過影響的朋友和他曾經畫過的模特集中在《畫室》中,此外還展現了上流社會各個階層的形象,是法國社會的縮影。
杜米埃是法國現實主義諷刺畫大師,在他創作的《三等車廂》中,對三等車廂里的場景和人物進行了真實且富有感染力的刻畫:背景是破舊且狹小的三等車廂,周遭的環境非常簡陋,然而車廂里的婦女、老人、孩子以及中年男人的表情都不相同,說明每個人有不同的遭遇。杜米埃用現實主義手法描繪了勞動人民的真實生活狀態,體現了畫家對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關切。
三、現實主義繪畫流派
(一)巴比松畫派
巴比松畫派屬于法國批判現實主義畫派,他們提出了“面對自然,對景寫生”的口號,喜愛描繪平凡的法國鄉村風景,以寫實手法描繪自然風貌,致力于探索自然的生命力。
《孟特芳丹的回憶》是柯羅創作的一幅帶有朦朧詩意的繪畫作品,展現了一幅美好、浪漫的田園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畫面右側是一棵長滿綠葉的老樹,樹干歪向畫面的另一端,像是被風吹歪的,與之相呼應的是畫面左側的一棵小樹,傾斜的方向與大樹一致,整體十分和諧。在小樹旁邊有三個人,像是在采摘樹上的果實,人物的衣服顏色較為鮮艷,是畫面的點睛之筆。這幅繪畫作品給人一種安靜、祥和的感覺,在刻畫現實景象的同時又超脫了真實物象,使人心生向往,向往自己也可以來到這個靈魂的棲息地,暫時逃離現實的紛擾。
《拾穗者》這幅作品對大家來說并不陌生,是19世紀法國巴比松派畫家米勒創作的。畫面的中心有三位農婦,最右面的那位農婦半彎著腰,似乎是檢查地里遺落的麥穗,但是結果并不盡如人意,所以農婦微皺起了眉頭;中間的農婦正快速地撿麥穗,動作看起來有些吃力,另一只手握著鼓鼓的袋子;最左邊的農婦一只手在身前拾麥穗,另一只手背在身后。畫面的背景是空曠的田地,遠處有幾處稀疏的小房子,應該是她們的住所,展現了真實的農村場景。
《牧羊女》也是米勒創作的一幅作品,畫風與《拾穗者》相似。《牧羊女》整體營造了一種寧靜祥和的靜謐氣氛,畫面富有詩意和生機,構圖有很強結構感,遠處的天際線把畫面分成兩個部分。雖然這是一幅橫幅畫作,但空間感強烈,借助人物、動物在畫面的大小占比,空間再一次被拉伸,使人們領略到整個草原的美麗風景。在構圖方面,畫家將人物置于黃金比例的交叉點上,打破了中心對稱的尷尬局面,為了保持畫面的平衡,畫家又畫了一群羊。在人物的細節刻畫方面,畫家運用寫實技巧勾勒出少女的五官,少女微微把頭低下,專注地織著毛衣,宛如祈禱般虔誠;她身上披著毛毯,頭上裹著紅色頭巾,給畫面增加了許多色彩;在其身后有一群羊在吃草,羊群們湊在一起,彼此有依靠,羊群右側是一只狗,這樣的對比增加了畫面的戲劇性。
(二)俄羅斯巡回展覽畫派
俄羅斯巡回展覽畫派也屬于現實主義畫派,列賓所畫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俄羅斯巡回展覽畫派中最著名的作品。畫面表現了一群正在拉船的纖夫。這11個纖夫的表情和動作都不相同,拉船的方式也都不相同:有的人表情麻木,表明他已經習慣現在的艱苦生活;有的人皺著眉頭,以身形斷定是個少年,對這樣的工作不習慣也不甘心。畫面展示了纖夫的工作,體現了人們生活的艱苦。
列賓的另一幅畫作《伊凡雷帝殺子》講述的是伊凡四世無情地殺害自己兒子的場景。這幅畫的背景是伊凡四世在與兒子爭吵的過程中,不小心刺傷了兒子,這與伊凡四世殘暴的性情有關。伊凡四世性情暴虐,以暴力手段奪得皇位,在位期間實行暴政,最終厄運降臨到他身上,注定其將活在悔恨和痛苦中。
《伊凡雷帝殺子》的色調厚重,大多運用鮮紅色,紅色的地毯與兒子頭上的鮮血形成呼應,更加突出畫面的血腥。《伊凡雷帝殺子》呈現的畫面是:昏暗的房間里,伊凡四世抱著奄奄一息的兒子,他一只手摟在兒子的腰間,另一只手緊緊按壓兒子流血的傷口,表情凝重,親吻著兒子的頭頂。這些細節的刻畫充分體現了畫家細膩的情感。雖然是在昏暗的房間里,但是畫面中間的色調明亮,貌似有光源照射進來,將兒子通身照得金光閃閃。
四、結語
不同時代的美術流派有各自的特征,現實主義繪畫實質是時代和作者內心情感的寫照。現實主義是一種真實、世俗且富有感染力的繪畫形式,可以引起人們的共鳴。現實主義繪畫是對生活的真實刻畫,所以才會有生動形象、真實質樸、富有感染力的畫面效果。
(北京印刷學院)
作者簡介:張妍(1998-),女,河北唐山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