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
虛擬現實技術又稱為VR技術,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新興技術,具有交互性、構想性、多向感知性等多種功能,可以將現實事物模擬成逼真的虛擬環境。將其應用到環境藝術設計中,可以幫助設計人員更好的呈現設計細節,賦予設計作品靈魂[1]。也正是因為虛擬現實技術與環境藝術設計之間存在特殊關系,使得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將研究重點放在虛擬現實技術實際運用方面的研究和討論中,本文將結合現有文獻資源展開進一步分析,并探索其中創新點,旨在為虛擬現實技術更好的應用到環境藝術設計中奠定基礎。
1.交互性特點
交互性特點是虛擬現實技術中較為顯著的一個特征。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該技術,設計人員可以對模擬的虛擬場景進行調整和修改,在此過程中,顯示器會實時顯示改動效果,有利于為顧客提供身臨其境的視覺享受,使顧客在真實環境中體驗虛擬環境中的震撼。
2.構想性特點
虛擬現實技術具有較為明顯的構想性特點,設計人員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對虛擬環境進行調整和修改,從而使虛擬環境更加符合設計人員設想環境。具體來說,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先構建一個構想性框架,在對現實事物進行虛擬化模擬的同時,設計人員可以根據設想需求修改和完善構想性框架。這種設計方式不僅有利于滿足多樣化客戶需求,還會為客戶帶來別具一格的虛擬體驗,同時會為設計師豐富和創新設計構思奠定基礎。
3.高效性特點
虛擬現實技術相對于其他技術而言,打破了時間、空間界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環境藝術設計效率。眾所周知,環境藝術設計具有復雜化、精細化特點[2],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能夠對各種環境進行實時調整和修改,可以在短時間內創建VR空間,從而提高環境藝術設計效率。
4.感知性特點
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虛擬現實技術,設計人員可以將傳感器、VR系統以及電腦系統有機融合,顧客只需通過顯示器就能夠觀看設計方案立體效果,這種逼真的視覺體驗可以調動顧客的多向感知觸覺,使設計方案更加全面的展示在顧客眼前。
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我國環境藝術設計也取得了長足進步。為提高城市文化氛圍奠定了良好基礎。環境藝術主要通過建筑物內外空間界定,其涉及學科較多,包含了建筑內外部空間元素,從內部建筑空間進行分析,需要設計人員將家具、陳設等室內要素進行組合設計,從外部建筑空間進行分析,需要將景觀小品、鋪裝、場地、綠化等進行組合設計。由此可見,環境藝術設計具有復雜性、系統性特點,與普通藝術設計相比存在較大差異,需要設計師在尊重現實環境及條件基礎上,運用藝術思維、科學方法改造和優化現有環境,從而是環境、建筑充分滿足人們生活需求。而應用虛擬現實技術,恰好與這種設計需求相符合。利用虛擬現實技術交互性、感知性等特點,能夠使設計人員置身于計算機系統創造的虛擬環境中,有利于設計師切身感知虛擬環境,從而深度啟發其設計思維,從而使設計人員不斷優化和完善環境藝術設計方案。另外,虛擬現實技術還能夠將不存在與現實生活中的環境進行模擬。
例如:在環境藝術設計前,設計人員可以與建設人員深入研究,并向建設方回報設計模型,使建設企業明確虛擬方案真實情況,并提出修改建議。這種設計方式具有直觀性、創新性、便捷性等諸多特點,可以使所有客戶體會設計方案。并且針對一些復雜設計內容可以科學規劃,從而提高設計合理性。
環境藝術設計具有復雜性、綜合性、系統性特點,對經費、場地等條件要求較高,其中任何一個條件不能滿足需求,都會直接影響該設計效果。而應用虛擬現實技術,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設計人員可以將實際環境模擬成多種虛擬場景,并在模擬環境中實時調整和修改設計方案,從而使設計方案達到理想效果。
例如: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將各要素進行可續分類,并將數據輸入計算機,而后利用Auto CAD、VRML等軟件構建三維立體模型,呈現不同設計方案效果,觀察設計方案優缺點,并對方案進行補充,最后選擇出最佳方案。
以往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設計師為了充分調動顧客感知性,需要不斷在方案中融入各種各樣元素。然而,受技術、資金、場地等限制,使得這些元素無法很好的在現實環境中實現,而應用虛擬現實技術,將現實場景進行虛擬實現,可以將顧客帶動到逼真的虛擬世界中,有利于激發顧客多向感知性。另外,在虛擬環境中,顧客會自動在大腦中對設計內容進行補充,從而使顧客在腦海中形成長久記憶。
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到環境藝術設計中,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的局限性,可以對顧客需要的所有場景進行虛擬化模擬。從空間方面進行分析,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能夠模擬任何空間,大到宇宙、天體,小到塵埃、粒子[3]。從時間方面分析,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穿越古今。
例如:恐龍時代距今已經過去了2.5億年左右,由于年代久遠,所以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再現當時情景。而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能夠將恐龍時代的環境、恐龍種類等進行虛擬化模擬,使人們與恐龍零距離接觸,有利于為專家和學者進一步研究恐龍時代奠定基礎。
環境藝術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再現一些場景,需要保證該場景具備一定藝術感和真實感,很明顯這種需求只依靠現實環境無法全面實現。但是如果缺乏現實環境的支撐,虛擬技術的作用和功能也無法充分發揮。只有將虛擬技術與實際環境相融合,才能夠達到理想的設計效果。例如:利用虛擬技術模擬現實環境中的動植物,可以實現人與自然相互交流目標。再如:西安天幕廣場就是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環境藝術設計的典型案例,在設計過程中結合廣場寬廣性特點,應用虛擬技術構建了一個巨型天幕,人們站在天幕下仿佛置身于星空中,給人以逼真、震撼的體驗效果[4]。
例如:在小區環境設計中,設計人員可以結合小區建筑以及周圍景觀具備的特征,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表現。如此能夠彌補設計過程中模型突兀、無法與周圍環境有效融合的弊端。另外,利用VR技術進行設計,還能將虛擬場景中的景觀、建筑等隨意調整,一方面能夠減少設計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能夠向用戶展示設計效果,從而真實觀察服務設施完善情況、綠化分布情況等。
綜上所述,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應用虛擬現實技術,能夠突破時間、空間以及傳統思維的限制,通過技術將實際環境進行虛擬化模擬,有利于使設計細節全面呈現在顧客眼前,從而為顧客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然而,由于虛擬現實設施設備價格昂貴,所以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并未廣泛普及,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國家及相關部門可以出臺多種類型優惠政策,使該技術得到更高的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