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銳琴
(靈寶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檢驗科,河南 靈寶 472500)
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臟血管與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常指血液黏稠、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或高血壓導致心臟、大腦等組織缺血性、出血性疾病,該疾病不僅發病率較高,且預后致殘率也較高,對人體危害較大[1-3]。臨床主要以恢復患者血液循環、改善預后為主要治療原則。因患者臨床表現常為缺血或出血,與機體內凝血功能相關性較為明顯,故對患者進行凝血功能檢驗尤為必要。鑒于此,筆者采用對比研究的方法探討凝血功能檢驗在心腦血管疾病預后評估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靈寶市第一人民醫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56例作為研究組,選取同期來本院進行健康體檢者56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男30例、女26例,年齡50~84歲、平均(48.53±2.67)歲;研究組:男33例、女23例,年齡50~84歲、平均(49.77±2.74)歲。參照第4屆心腦血管疾病會議的評級標準[4]評估患者預后(預后良好:0~2級,預后致殘:3~7級),將研究組按預后情況再分為2組:預后良好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齡50~84歲、平均(49.49±2.67)歲;預后致殘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齡57~83歲、平均(50.05±2.80)歲。研究組與對照組、預后良好組與預后致殘組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入選標準:1)經心電圖、CT等檢查被確診為心腦血管疾病;2)存在嘔吐、頭痛、心悸等臨床癥狀;3)無嚴重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排除標準:1)凝血功能障礙者;2)血液系統疾病者;3)免疫系統疾病者。
所有受檢者抽血前禁食時間均≥12 h。凝血功能檢驗:抽取2 mL肘前靜脈血,將其注入枸櫞酸鈉抗凝試管中,混勻,試管外壁標注受檢者姓名、年齡等信息,將其送檢,使用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國藥有限公司)檢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源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IB)、凝血酶時間(TT)、凝血酶原時間(PT),相關設備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及實驗室規定實施。
觀察4組凝血功能水平,包括APTT、FIB、TT、PT水平。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APTT、TT、PT水平顯著降低,FIB水平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01)。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凝血功能水平比較
與預后致殘組比較,預后良好組APTT、TT、PT水平顯著升高,FIB水平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不同預后情況凝血功能水平比較
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APTT、TT、PT低表達,FIB高表達是影響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P<0.001)。見表3。

表3 多因素回歸分析
腦梗死、腦出血、腦動脈供血不足等均可將其稱之為心腦血管疾病,其常見誘因為吸煙、酗酒、高齡、慢性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若未及時治療,將對患者生命產生嚴重威脅[5-8]。隨著我國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逐漸增多,提高心腦血管疾病治療效果、改善預后已成為心腦血管領域的挑戰性課題。
APTT常用于表達血漿血小板凝固所需時間,為機體內源性凝血系統重要指標。FIB是由肝臟所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質,是纖維蛋白的前體,當其轉變為纖維蛋白后,可產生止血等作用[9-10]。TT是指在采集的血液標本中,將標準化凝血酶原加入其中后,血液凝固所需時間。PT是指在缺乏血小板血漿中,將鈣離子、組織因子加入其中后,血漿凝固所需時間,為外源性凝血系統重要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APTT、TT、PT水平較對照組顯著降低,FIB水平較對照組顯著升高(均P<0.001),提示凝血功能檢驗可用于評估心腦血管疾病。同時,本研究結果顯示,預后良好組APTT、TT、PT水平較預后致殘組顯著升高,FIB水平較預后致殘組顯著降低(均P<0.05),表明凝血功能檢驗可用于評估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預后情況。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一旦發病,血液內會逐漸涌入大量外源性凝血因子,激發外源性凝血系統,致使機體血液高凝,且當患者血管內皮受損時,會增強內源性凝血因子擴散,使內源性凝血系統被激發,而當機體外源性、內源性凝血系統被同時激發后,機體內纖維蛋白原會逐漸消耗,產生大量纖維蛋白,促進血小板聚集,導致血栓形成,而血栓的產生,會對患者血管通路造成阻塞,增加局部血壓,對血管內膜結構產生不同程度影響,致使血管破裂,影響機體凝血功能,改變凝血酶原時間,且凝血功能水平隨著患者病情變化而變化,因此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檢驗其凝血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對其預后情況進行判斷。本研究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APTT、TT、PT低表達,FIB高表達是影響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0.001),可見凝血功能指標檢測可用于評估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預后情況。針對患者凝血功能檢測水平和變化情況,可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及時采取治療措施,有效避免進一步加重患者血液高凝狀態,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凝血功能檢驗可用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預后評估,為疾病治療提供一定參考依據,具有較為積極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