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杰洪
(廣東省廣州巿白云區石井人民醫院外二科,廣東 廣州 510430)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KOA)是以膝關節軟骨退變和增生為主要特征的疾病,并累及關節囊、韌帶等,常見于中老年人群[1]。KOA往往進展緩慢,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臨床上出現關節腫脹、疼痛、僵硬、畸形及活動受限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本研究用丹杞顆粒聯合富血小板血漿輸注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取得良好療效,報道如下。
共76例,均為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8例。觀察組男14例,女24例;年齡40~75歲,平均(60.48±12.19)歲;病程0.6~7年,平均(4.36±1.54)年;單關節25例,雙關節13例。對照組男16例,女22例;年齡41~74歲,平均(60.59±12.48)歲;病程0.7~8年,平均(4.25±1.48)年;單關節23例,雙關節1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膝骨關節炎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中的相關診斷標準[3];②年齡40~75歲;③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近3個月接受過物理治療或藥物治療;②患有其他病因關節炎或關節外傷導致損傷;③精神疾病;④哺乳和妊娠期女性;⑤對研究所用藥物過敏或存在禁忌。
兩組完善相關檢查后,均給予口服維生素D補充作為基礎治療,然后進行富血小板血漿輸注治療,根據治療前血小板數量抽取自體抗凝血,經實驗室提取富血小板生長因子5mL行關節腔注射,1周1次,共治療5周。
觀察組加用丹杞顆粒(邯鄲摩羅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20050537)口服,1次1袋(12g),日2次,治療5周。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5周后進行關節視覺模擬(VAS)評分、WOMAC評分,并采集血液標本和關節液標本檢測血清環氧化酶-2(COX-2)、白介素-6(IL-6)及關節液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
統計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情況。
用SPSS19.0統計學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基本治愈:關節疼痛、腫脹癥狀消失,WOMAC評分為0。好轉:關節疼痛、腫脹癥狀明顯緩解,關節功能顯著改善,WOMAC評分下降1~2級。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WOMAC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WOMAC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WOMAC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VAS評分 t P WOMAC評分 t P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8 6.11±0.52 3.15±0.41 27.555 0.000 140.77±10.75 70.39±10.18 29.304 0.000觀察組 38 6.14±0.56 2.28±0.36 35.742 0.000 139.56±11.31 54.23±8.52 37.127 0.000 t 0.242 9.829 0.478 7.504 P 0.809 0.000 0.634 0.000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COX-2、IL-6及關節液中TNF-α水平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COX-2、IL-6及關節液中TNF-α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COX-2、IL-6及關節液中TNF-α水平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COX-2(ng/mL-1) IL-6(ng/mL-1) TNF-α(μ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8 732.63±27.44 369.57±13.47* 652.31±44.62 131.63±24.57* 58.63±7.14 51.89±5.25*觀察組 38 734.67±28.05 274.68±11.76* 648.26±45.53 85.46±21.72* 59.54±7.09 43.28±5.12*t 0.320 32.709 0.392 8.679 0.557 7.238 P 0.750 0.000 0.696 0.000 0.579 0.000
兩組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嚴重皮疹、頭暈、嘔吐及胃腸道等藥物相關不良反應。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KOA)是中老年人常見疾病,是導致中老年人群運動功能障礙和慢性致殘的主要原因[5]。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發病率逐年升高。KOA的治療根據病情分期、分級,臨床上一般依據治療指南給予止痛、關節修復藥物、關節腔清理及關節置換等,可緩解癥狀,改善關節功能,但療效有待提高[6]。
富血小板血漿是從患者血液中提取的血小板濃縮物,含有豐富的纖維蛋白、血小板及白細胞等物質,激活后可釋放多種生長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PDGF)、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及表皮生長因子等[7]。組織損傷的修復過程與上述因子關系密切,且其中某些因子還具有促進軟骨組織修復的作用[8]。KOA的主要特征是關節軟骨受損,繼而發展為軟骨下骨壞死及關節間隙變窄,其病理為關節骨代謝平衡被打破[9];此過程中COX-2、IL-6及TNF-α對病情進展均有一定作用[10]。骨質疏松與KOA同是中老年人群易發疾病,研究發現二者之間關系密切,有些細胞因子共同參與了兩種疾病的發生、進展,如IL-6、IL-β及TNF-α等[11]。
KOA屬中醫“骨痹”范疇。病位在膝關節,但其病根為肝腎虧虛、筋骨勞損。丹杞顆粒由熟地黃、山茱萸(蒸)、澤瀉、山藥、淫羊藿、牡丹皮、茯苓、枸杞子、菟絲子、肉蓯蓉、牡蠣(煅)等組成,具有補腎益精、強筋健骨功效[12]。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VAS評分、WOMAC評分、血清COX-2、IL-6及關節液中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說明丹杞顆粒聯合西藥治療可明顯減輕疼痛、改善相關細胞因子指標。此外,治療后觀察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丹杞顆粒聯合西藥治療可提高療效,可能與改善相關細胞因子水平有關。用藥過程中,兩組均未出現不良反應,提示丹杞顆粒聯合西藥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丹杞顆粒聯合富血小板血漿輸注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可有效改善VAS評分、WOMAC評分,降低血清COX-2、IL-6及關節液中TNF-α水平,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