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守霞
(河南省濮陽市中醫醫院,河南 濮陽 457001)
社區獲得性肺炎是一種院外因病毒、細菌或支原體等多種微生物所導致的疾病,主要表現為咳嗽、發熱、咳痰等癥狀,引發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病原體以細菌為主,如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都是較為常見的病原體[1-2]。隨著近年來各種抗生素藥物的廣泛應用,細菌耐藥性也明顯增強,加之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自身機體功能減弱,合并基礎疾病多,臨床治療難度相對較大[3]。本研究以中西藥合用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痰熱壅肺型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共95例,均為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收治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50例和對照組45例。研究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61~78歲,平均(67.95±4.83)歲;病程2~7d,平均(4.12±0.43)d;合并高血壓27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8例,高脂血癥5例。對照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60~79歲,平均(67.89±4.87)歲;病程3~7d,平均(4.15±0.44)d;合并高血壓24例,冠心病11例,糖尿病6例,高脂血癥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參考《中國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年版)》[4]診斷標準。①新近出現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癥狀加重,可伴或不伴胸痛;②發熱;③肺部濕性啰音或肺實變體征;④WBC低于4×109/L或高于10×109/L;⑤胸部X線片顯示上肺部浸潤性病變,伴或不伴胸腔積液。排除肺結核等其他肺部疾病基礎上,第5項結合前面4項中任意一項即可確診。中醫診斷參考《社區獲得性肺炎中醫診療指南(2018修訂版)》[5]相關診斷標準。分型為痰熱壅肺型[6]。①主癥:咳嗽,咳黃痰或痰白干粘;②次癥:發熱,氣息短促,食欲不振,咳喘胸痛,胸脅脹滿,咳時引痛,喉中有痰聲,痰質黏稠色黃,乏力,舌紅苔黃,脈滑數。具備2項主癥或1項主癥加2項次癥即可確診。
納入標準:①符合社區獲得性肺炎中西醫診斷標準;②年齡60歲以上;③中醫辨證分型為痰熱壅肺型;④知曉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肺結核、肺水腫、肺不張、肺部腫瘤、肺血管炎等其他肺部疾病;②近3個月內服用過激素或其他影響免疫功能的藥物;③藥物過敏或禁忌癥;④惡性腫瘤或免疫力低下;⑤不配合。
兩組均根據病情及痰培養結果,選擇合適的抗生素藥物。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湖南五洲通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83916)0.4g溶入0.9%的氯化鈉注射液500mL中,靜脈滴注,1日1次,連續用3~5天后調整為口服左氧氟沙星膠囊(廣東逸舒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451)0.4g,1日1次。
研究組加用加味葦莖湯。蘆根20g,冬瓜仁20g,生薏苡仁15g,桃仁10g,魚腥草20g,桔梗15g,蒲公英15g,紫蘇子10g,丹參10g,瓜蔞10g,仙鶴草15g,款冬花20g,甘草6g。水煎,每天1劑,于早晚分2次服用。
兩組均連續治療2周。
發熱、咳嗽、肺部啰音等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白細胞介素-6(IL-6)、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檢測。肺功能及血氣指標,肺功能如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血氣指標如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
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7]。體溫恢復正常,呼吸道癥狀消失,實驗室檢查結果恢復正常,胸部X線顯示肺部無陰影為治愈。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顯著改善,實驗室檢查結果明顯改善,胸部X線顯示肺部陰影面積顯著縮小為顯效。發熱、咳嗽等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檢查結果有所好轉,胸部X線顯示肺部陰影有所變小為有效。癥狀、實驗室檢查以及胸部X線影像無好轉甚至加重為無效。
兩組癥狀體征消失時間見表1。
表1 兩組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 (d,±s)

表1 兩組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 (d,±s)
分組 例 退熱時間 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 住院時間研究組 50 1.85±0.43 4.73±1.19 3.62±0.87 7.64±1.51對照組 45 2.96±0.58 5.95±1.42 4.76±1.05 9.83±1.72 t 10.524 4.484 5.696 6.503 P <0.05 <0.05 <0.05 <0.05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分組 例 時間 hs-CRP(mg/L)IL-6(pg/mL) TNF-α(ng/L)研究組 50治療前 41.37±6.25 39.12±5.87 47.38±5.45治療后 7.54±2.16*△ 18.45±3.96*△ 23.76±4.37*△對照組 45治療前 41.32±6.28 39.07±5.83 46.99±5.48治療后 10.83±3.09* 27.84±4.29* 34.68±4.59*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及血氣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及血氣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及血氣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分組 例 時間 FEV1(L) FVC(L) PaO2(mmHg)PaCO2(mmHg)研究組 50 治療前1.61±0.42 1.84±0.55 59.83±4.29 56.75±4.81治療后 2.82±0.66*△2.96±0.42*△ 90.33±5.12*△ 31.06±3.65*△對照組 45 治療前1.59±0.45 1.87±0.53 60.12±4.31 56.73±4.79治療后2.48±0.61*2.78±0.39*83.52±4.87* 40.12±3.98*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社區獲得性肺炎屬中醫“風溫肺熱病”范疇。陳修園在《醫學三字經·咳嗽》中提出“肺胃臟腑之華蓋……只受得臟腑之清氣受不得臟腑之病氣”,說明社區獲得性肺炎與肺臟關系緊密。痰熱壅肺是社區獲得性肺炎最為常見的中醫證型,溫熱之邪侵襲肌表,熱久致體內津液成痰,痰阻肺絡,肺失宣降,從而引發咳嗽咳痰、發熱等癥狀[8]。治療應以清熱解表,宣肺理氣和止咳化痰為主[9]。
加味葦莖湯源自《備急千金要方》。方中蘆根清肺祛痰、清熱生津,冬瓜仁化痰、潤肺和利水,薏苡仁除痹止瀉、清熱健脾,桃仁潤腸通便、活血祛瘀,丹參活血化瘀、養血安神,丹參、仙鶴草收斂止血,魚腥草清熱解毒、利水通淋,蒲公英清熱解毒、利濕,紫蘇子止咳平喘、降氣化痰,款冬花止咳化痰、潤肺下氣,瓜蔞清熱化痰、潤腸通便,桔梗祛痰宣肺、利咽,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化痰逐瘀、清熱解毒功效。藥理研究顯示[10-12],蘆根具有解熱鎮靜,提高機體抵抗能力和降血糖的效果。薏苡仁可降壓、降糖、提升機體免疫力。款冬花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鎮咳祛痰和抗休克。桔梗可增強免疫能力,松弛平滑肌,擴血管,降血糖以及祛痰鎮咳等。甘草可增強免疫能力,具有抗菌消炎、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心律失常等藥理作用。
中西藥合用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痰熱壅肺型能夠有效減輕炎性反應,改善血氣指標和肺功能,加快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