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養雞作為一種新型的養雞模式,具備綠色化優勢,雞肉及雞蛋品質更高,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但是,當前林下養雞也存在諸多問題,例如選址不合理、防疫不到位等,嚴重影響了林下養雞效益,因此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解決林下養雞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林下養雞常見問題
1.1防疫意識淡薄
目前,林下養雞大多以家庭為單位,大部分養雞戶是農民,不具備較高的養殖技術水平,沒有接受專業化的養殖技術培訓,缺乏良好的防疫意識,在養殖過程中忽視消毒工作,糞污及槽具清洗不及時,導致細菌病毒大量滋生,增加了疾病的發生概率。
1.2選址不科學,雞舍建造不合理
由于缺乏林下養雞經驗,導致部分養殖戶存在盲目養殖的現象,選址不科學,大多將雞舍建造在自家山林中,有的雞舍甚至直接建造在無主山地上,一些雞舍還靠近化工廠、居民生活區。與此同時,在雞舍建造期間,為降低成本支出,所建造的雞舍過于簡陋,缺乏相應的設施設備,無法滿足林下養雞需求,阻礙雞群生長。
1.3免疫程序缺失
林下養雞周期較長、數量多,制定完善的免疫程序至關重要,這是降低疾病發生率的關鍵。但是,部分養雞戶沒有意識到免疫工作的重要性,不重視制定免疫程序,有的養雞戶在免疫過程中操作不當,接種劑量不準確,接種方法不合理,接種一些劣質疫苗后嚴重影響免疫效果。
1.4飼料營養不平衡
目前,部分養雞戶在林下養雞過程中,為降低養殖成本,所喂食的飼料大多是由本地農副產品自配而成的,這些飼料營養不均衡,無法較好地滿足雞群生長需求,進而出現發育不良、啄毛、啄腔等現象,影響林下養雞經濟效益。
2林下養雞發展對策
2.1場地選擇
林下養雞應認真做好選址工作。在選址過程中,要保證林地遠離居民生活區、化工廠區及交通要道,保證所選擇林地地勢平坦寬闊,通風良好,無污染等。應保證周邊水源充足,最重要的是所選擇的林地林木樹齡應大于2年,同時要便于雞舍搭建。
2.2品種選擇
林下養雞模式具備集約化、半放牧的特征,所以要科學合理地選擇雞種。在選種的過程中,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選擇適宜本地的雞種,要保證其具備較高的抗病和生產能力,優選三黃雞、杏花雞等。同時要結合市場需求進行選種,選擇市場需求量大、價格高、利潤大的品種,進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2.3雞舍搭建
林下養雞過程中,要高度重視雞舍搭建工作,這是保證雞群健康生長的關鍵。在搭建雞舍時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地勢、光照、通風、給排水等,將雞舍建造于水源豐富、光照通風正常且交通便利的位置。雞舍搭建可以采取舊屋改造、新建塑料大棚的方式,要充分結合養殖規模、數量等因素來合理控制好雞舍搭建面積。一般來說,雞舍滴水檐高度以1.5 m為宜,雞舍前的開闊林地需要使用高度為2 m的尼龍網圍圈。要結合實際情況確定雞舍朝向,保證雞舍通風良好。雞舍地面應鋪設砂土或水泥,并設置相應的自動飲水裝置,為雞群生長營造舒適的環境,滿足生長需求。
2.4飼養管理
2.4.1飼養
搭建雞舍后放入雛雞,讓其休息適應2 h,然后喂食電解多維水,減少雛雞應激反應,間隔1 h后可喂食雛雞飼料,使其逐漸適應新環境。在喂食過程中,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在雞群適應后可投喂干凈的清水。雛雞在生長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其日齡進行合理化喂養,針對30日齡內的雛雞,每天投喂飼料4~6次為宜;針對31~60日齡的雞,應投喂中雞飼料,并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谷類飼料和糠麩類飼料;針對60日齡外的雞,每天應投喂自配料2~3次,并投喂適量的谷類和糠麩類飼料,滿足雞群生長需求。
2.4.2密度控制
林下養雞需嚴格控制飼養密度,要充分結合雞群日齡來對飼養密度進行控制,避免過度擁擠。針對小雛雞,密度控制在30只/m2為宜;針對中齡雞,密度控制在12只/m2為宜;針對成年雞,密度控制在6只/m2為宜,放養密度控制在每公頃地750只為宜。要合理控制好放養時間,在春季、夏季、秋季放養最佳,冬季寒冷時應停止放養,避免應激導致患病。
2.4.3溫濕度控制
在林下養雞過程中,做好溫濕度控制工作也至關重要,合理控制圈舍溫濕度,有助于雞群的健康生長。一般情況下,針對1周齡內的雛雞,將圈舍溫度控制在35℃為宜;然后每間隔1周,將溫度降低2~3℃,最低溫度不應低于22℃。同時要對濕度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結合雞群生長日齡控制濕度,初期圈舍濕度控制在70%為宜;中后期圈舍濕度控制在60%為宜。在放養過程中,保持自然溫濕度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禁止在強降雨、雷電、暴風等天氣放養,避免造成雞群死亡。
2.4.4疫病防控
目前,由于部分養雞戶缺乏良好的防疫意識,極大地增加了疾病的發生概率,嚴重影響林下養雞效益。新時期,養雞戶要積極改變傳統落后的觀念,認真做好疾病防控工作,確保雞群健康生長。首先,要落實免疫接種工作,和舍養相比較而言,林下散養雞免疫接種難度大,同時疾病發生概率也更高,因此養殖人員要將免疫接種工作落實到位,結合養殖規模,制定完善的免疫接種程序,逐一完成接種工作。要認真分析本地雞病流行狀況及發展趨勢,以此為基礎進行重點免疫,尤其是對禽流感、馬立克、傳染性支氣管炎、法氏囊、雞痘等疾病,必須要將免疫接種工作落實到位,降低疾病發生概率。同時要定期向雞群投喂丙硫咪唑等藥物進行驅蟲,降低寄生蟲病發病率。其次,認真做好消毒工作,及時清理圈舍糞污,使用清水沖刷圈舍,并做好消毒工作,要制定完善的消毒方案,保證消毒的全面性、徹底性,定期更換消毒藥物,提高消毒效果。針對環境消毒,可使用2%火堿液或生石灰亦可;針對雞舍消毒,可使用或0.2%過氧乙酸;針對用具消毒,可使用0.1%新潔爾滅;針對放養雞消毒,可使用氯制劑。尤其是在疾病高發期,應每天消毒1次,殺滅細菌和病毒,保證雞群健康生長。
2.5林下養雞注意事項
2.5.1注意林木病蟲害防治
在林下養雞過程中,養殖人員要高度重視對林木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林木病蟲害嚴重時,應將雞群驅趕到安全地帶,然后通過多種方式進行防治,禁止雞群啃食噴過農藥的植物,避免中毒。在用藥期間,最好使用生物農藥,保證藥物低毒、高效、無殘留,在減輕環境污染的同時,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為雞群營造健康的環境。2.5.2注意啄肛、啄羽
在林下養雞期間,如發現雞群存在啄肛、啄羽現象,要及時明確原因,包括飼養管理因素、疾病因素、營養因素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處理,通過控制養殖密度、增加光照、增加飼料營養等措施,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食鹽、魚粉等,解決雞群啄肛、啄羽等現象。
(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農業農村局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