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蠶飼養是整個養蠶飼養區的關鍵環節,為提高養殖質量,還需科學運用小蠶飼養技術,結合自然環境及技術基礎,促進小蠶的健康生長,提高養殖效益。同時,在小蠶飼養過程中,需有效降低病蠶淘汰率,提高小蠶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
1做好消毒工作
在小蠶飼養前1周,需做好消毒工作。首先要對蠶室、蠶具還有周邊環境做好徹底消毒。先將蠶室和周邊環境清掃干凈,清理出的垃圾要遠離蠶室,避免傳染影響小蠶生長。之后用清水沖洗地面及墻壁等,蠶具應進行徹底清洗。若蠶具上存在異物,還應及時清除干凈??梢允褂糜行群繛?%的漂白粉溶液將蠶具浸泡在消毒池內,浸泡時間需在6 h以上,瀝干晾曬后再放到已消毒好的庫房中。蠶室和庫房同樣可使用20%石灰漿加入有效氯含量為1%的漂白粉液進行粉刷。其次還可使用福爾馬林進行熏蒸,完成后需通風。蠶室門口需放置消毒草墊、專用工作服、鞋等,工作人員進入后應先消毒并換衣換鞋。
2創造適宜的飼育環境
在飼養過程中,要控制好蠶食的溫濕度,保證溫濕度適合小蠶的生長。小蠶飼育環境需要高溫多濕,1齡蠶生活溫度需在27℃~28℃;2~3齡蠶適宜生活溫度需在26℃~27℃。為保證小蠶生長環境高溫多濕,飼養過程中可采用塑料薄膜防干育,1~2齡蠶全防干育,采用上蓋下墊的方式,3齡蠶半防干育。若溫濕度不符合標準,需要加溫補濕,蠶室應該保證明亮。
3做好飼喂工作
科學飼喂有助于促進小蠶迅速生長發育,這需要做好采桑、切桑、喂桑等一系列工作,并提高桑葉的質量,合理存貯桑葉,保證桑葉新鮮干凈。1齡蠶多飼喂嫩綠葉,2齡蠶飼喂濃綠葉,3齡蠶可飼喂三眼葉。1、2齡蠶需將桑葉切成方形葉,葉邊長是小蠶的2倍。3齡蠶可將桑葉切成三角形。催眠期桑葉可較細。在實際飼喂過程中,可結合小蠶食欲和桑葉凋萎速度決定飼喂次數和飼喂量。一般每天飼喂4次,催眠期可適當減少飼喂次數。
4眠期處理、擴座、提青
小蠶眠期短,休眠快,移動距離比較小,同時食桑時間短,具有趨光性和趨密性。所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小蠶加眠網要盡早布置,放置桑葉時應精細、均勻,擴座勻座。小蠶1齡不除沙,2齡除沙2次,3齡除沙3次。加眠網、擴座、除沙動作要保證輕柔,以避免對小蠶產生不良影響。若存在部分蠶未就眠,可加網提青,將未眠蠶和眠蠶分批飼養。
5預防農藥中毒
要對蠶室、桑園進行合理布局。盡量分開種植,安全用藥,保證用藥時間合理,使用低毒高效農藥。噴藥后,需保證葉片無害才可以進行飼喂。接觸過農藥的養蠶人員需先換消毒衣物后才能夠進入養殖區。養殖區應該建立消毒防病制度,有效開展飼養工作。另外,需及時淘汰病蠶,禁止利用病蠶飼喂家禽,應采取無害化措施處理病蠶,避免造成二次傳染。養蠶工作結束后還需再次進行消毒工作,打掃干凈蠶室并做徹底消毒。
綜上所述,運用小蠶飼養技術可提高小蠶的飼養質量,對于小蠶后續健康生長有著積極的意義,使得桑蠶養殖能夠獲得更高的效益。
(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愛園鎮農村工作局趙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