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農村環境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臟亂差現象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環保意識淡薄,農藥包裝廢棄物隨意丟棄的現象還比較普遍。農藥包裝廢棄物的隨意丟棄已經是農村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學使用農藥和合理處置農藥廢棄物的工作將成為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阜新市為農業大市,阜蒙縣為農業生產大縣,全縣耕地面積約32萬hm2,農藥需求量較大。阜蒙縣每年農藥使用面積約為107萬hm2;每年產量占總產量25%的10個大宗農藥品種使用量約為1 600 t,折純量約為400 t,隨之產生了大量農藥包裝廢棄物。本文通過對阜蒙縣全域農藥包裝廢棄物的調查與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有效治理對策。
1農藥包裝廢棄物概念
農藥包裝廢棄物是指因農業生產產生的不具有使用價值而被廢棄的農藥包裝物,包括用塑料、紙板、玻璃等材料制作的與農藥直接接觸的瓶、桶、罐、袋等農藥包裝物。目前,用于農藥包裝的材料有玻璃、塑料、鋁箔等,其中塑料瓶占50%,主要包括聚乙烯(PE)瓶、聚酯(PET)瓶和多層復合高阻隔瓶等。PE瓶在水劑、乳油農藥包裝及葉面肥包裝中的使用量很大。PET瓶氣密性佳、耐有機溶劑,可用于盛放甲醛、二甲苯、丹酮等為溶劑的高滲透農藥。農藥包裝廢棄物大多是難以降解的,長期殘留會污染土壤。此外,農藥包裝廢棄物上殘留的不同毒性級別農藥也存在潛在危害。農藥包裝廢棄物屬于危險廢棄物,農藥廢棄包裝物集中貯存、運輸、處置活動按危險廢物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
2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置要求
回收處理體系建設要求。應當合理布局建設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網絡及縣域農藥包裝廢棄物集中貯存場所,引導和扶持專業化機構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貯存、運輸、處置工作。
回收要求。鼓勵農藥使用者在施用過程中通過多次清洗等方式減少、清除農藥包裝廢棄物內的殘留農藥,妥善收集農藥包裝廢棄物并及時交回農藥經營者。已經被丟棄的農藥包裝廢棄物,由當地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網絡或專業化服務機構負責收集與回收。農藥生產者、經營者應當設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臺賬,記錄農藥包裝廢棄物的類型、數量、回收日期、去向等信息。
貯存要求。農藥生產者、經營者回收的農藥包裝廢棄物應當暫存于專門場所或容器,并具備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等措施,且在醒目位置設置有害垃圾標識,不得露天存放,不得將危險特性不相容的農藥包裝廢棄物混合貯存。農藥包裝廢棄物集中貯存場所應當滿足危險廢物貯存標準及其規范的相關要求,配備泄露液體收集裝置、氣體導出口和氣體凈化裝置等,并遠離水源和熱源。
運輸要求。農藥包裝廢棄物的運輸活動應當采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不得丟棄、遺撒農藥包裝廢棄物,運輸工具應當滿足防雨、防滲漏、防遺撒要求。
處置要求。農藥包裝廢棄物應當由具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處置。處置單位應當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并向所在地縣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置活動應當符合危險廢物處置的相關規定。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置單位不得擅自關閉、閑置或拆除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場所,沒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處置農藥包裝廢棄物。
3農藥廢包裝調查結果
2019年,阜蒙縣農藥特許經營商戶發放調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阜蒙縣農藥銷售量為50 779 kg,涉及縣城區域和26個鄉鎮。農藥廢棄包裝產生數75 831個,其中廢棄塑料瓶53 215個,廢棄塑料袋9 888個,廢棄玻璃瓶2 780個,廢棄鋁箔6 320個,其他廢包裝3 628個。規格小于200 ML的廢包裝36 582個,規格200 ML~500 ML廢包裝23 337個,規格大于500 ML的廢包裝15 912個。
農藥廢棄包裝類型產生的農廢包裝以廢塑料瓶為主,占比70%,其次為廢塑料袋,占比13%,廢鋁箔制品占比8%,廢玻璃瓶占比4%,其余廢棄包裝物占比合計5%。農藥廢棄包裝物以小劑量包裝為主,規格小于200 ML的的廢包裝占比48%,規格大于500 ML的廢包裝占比31%,規格200 ML~500 ML廢包裝占比21%。阜蒙縣農藥廢包裝產生量最多的鄉鎮為福興地鎮,其次為大巴鎮、富榮鎮和舊廟鎮,其余廢包裝產生數量過千的地區有14個;廢包裝產生量不足1 000個的鄉鎮有9個。基本符合農藥銷量與農藥廢棄包裝物正比走向,表示農藥銷量越多,產生的農廢包裝物量越大。產生的農藥包裝廢棄物以塑料瓶為主,占比達70%,廢棄包裝物規格以小于200 ML為主,接近一半。
4農藥包裝廢棄物管理問題
4.1農藥包裝廢棄物種類繁雜,有效收集處置難度較大
為適應農戶的小規模種植方式,農藥生產和包裝企業向市場推出的農藥品種也多為小包裝產品,且70%為塑料包裝。此類農藥包裝廢棄物在自然環境中存在體積小、清撿難度大、不易降解、可利用度低,隨手丟棄的也大部分為這些包裝廢棄物。
4.2使用者環境保護意識不足
農民是使用農藥和產生農藥廢棄物的主體。農藥的不合理使用和農藥包裝廢棄物的隨意丟棄,主要原因是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強,對農藥及其廢棄物造成的危害性認識不夠。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推進,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轉移,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大多為年老體弱者,勞動能力較低,思想相對保守,存在環境保護意識不足的問題。
4.3法律規章不完善,管理體制不健全
農藥包裝廢棄物管理內容都比較籠統,沒有制定出具體的管理措施要求,指導可操作性較差。根據中國目前的農業生產現狀,有必要全面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系統調查研究,制定出符合中國實際的、便于操作的農藥包裝廢棄物管理規章,科學指導農藥生產者、經營者和使用者在處理農藥包裝廢棄物方面有章可循,切實把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管理納入到法制軌道上。
5農藥包裝廢棄物管理措施
5.1加強科學研究,推行專業服務、源頭防控
加大農藥廢包裝可降解的科學研究。鼓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企事業單位的科研人員開展科研攻關,研發可降解新型農藥包裝,提高農藥包裝的可降解性和可回收性。結合國家政策,逐步推行現代化農業生產模式,通過科技人員的專業指導合理施用化肥農藥、大規模生產并選用大包裝劑量農藥產品、降低小包裝農藥的生產和使用等,統籌統治農藥廢棄包裝物的產生和處理工作,盡量降低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生產量和農業面源污染程度,從源頭入手,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5.2提高農民素質,減少農藥廢棄包裝物散亂排現象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政府部門、各類媒體和企事業單位等都應當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大力宣傳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環保知識。利用電視、廣播、多媒體視頻等途徑,采用告示、橫幅、無人機和巡邏車等形式,加強對農藥包裝廢棄物亂丟亂棄危害性和安全處理重要性的宣傳,提高居民對亂扔農藥包裝廢棄物危害性的認識,降低因農藥包裝廢棄物亂排產生的環境污染。
(阜新市生態保護服務中心付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