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中國農業現代化的不斷發展,一大批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機械設備被廣泛應用,極大地轉變了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增加了農民收入。玉米的穩定生產對于保證玉米產量和品質,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內蒙古自治區,玉米在種植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干旱的影響,造成玉米養分吸收不均勻、水分供給不充足,影響到玉米產量和質量的提升。
7~8月是玉米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水分需求量巨大,若此時干旱少雨,將會嚴重影響到玉米開花授粉和正常結實。保證玉米生長發育期間的正常水分供給是玉米高產穩產的關鍵。
1玉米節水灌溉機械化播種技術的優勢
在栽培玉米時,通過積極推廣應用節水灌溉機械化播種技術,能夠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實現玉米增產穩產。節水灌溉技術能夠保持土壤濕潤,通過利用膜下滴灌技術,可增強土壤上層與下層之間的水分交換,土壤層以下的水分不斷向上涌出,遇到地膜之后形成水滴,再次回到土壤當中,如此循環,既減少了水資源利用量,同時也能保證玉米生長所需水分。另外,該項技術還能夠提高土壤溫度。在土壤接受光照后,地膜溫度會顯著升高,通過物理傳導作用將溫度傳遞給深層土壤層。在灌溉時,管道和毛滴管系統將水緩慢滴入到土壤當中,提升水流溫度,減少氣熱化損失。另外,由于土壤溫度顯著提高,加速了玉米種子的發芽生長,有利于保證玉米早出苗或出全苗。通過應用節水灌溉播種技術,還能夠改善土壤理化性質[1]。將地膜覆蓋在地表,會使地表不再受到降雨和水流的壓力,保證土壤疏松,增加透氣性,提高玉米質量及產量。
2玉米節水灌溉機械化播種技術要點
2.1選地整地
在播種前,應綜合選擇種植地區。避免連續多年在同一個地塊種植玉米,前茬作物以大豆、小麥為宜。另外,還應避免在種植地周圍種植蘆葦,因為蘆葦可穿破地膜,影響地膜的完整性。在收獲前茬作物后,使用翻耕機對土壤進行一次深翻處理工作,深度控制在25cm以上,翻耕結束后應確保地面平整,不存在漏耕或土塊。春季采用機械整地,確保地面平整,土壤細碎,不存在根茬,達到播種狀態。
2.2種植地處理
為了更好地推廣應用節水灌溉機械化播種技術,在播種前應對種植地進行妥善處理。適用于該種節水灌溉播種技術的種植模式為壟作,根據土壤肥力及耕作方式、降雨量來綜合設計。一般推薦使用雙壟溝覆膜節水灌溉栽培技術。為了方便原有的機械作業,將大壟寬度控制在120~130 cm。壟寬為120 cm,壟面寬為90 cm,壟高為20 cm,每壟上種植兩行玉米。采用該種播種模式,能夠實現寬窄行播種,大行行距為80 cm,小行行距為40 cm。在大壟上開兩條溝,蓄積降水切面呈現W型,兩條溝的距離控制在40 cm,播種覆膜后,壟溝寬度控制在10 cm,深度控制在5 cm[2]。
2.3播種前補水灌溉
在玉米機械化播種前,若田間土壤墑情較差且土壤含水率低于16%,無法保證玉米正常出苗,這時應在播種前提前灌溉。補水灌溉主要采用人造底墑機進行作業,使用該機械設備在大壟中心開一條寬25 cm、深15 cm的溝,然后將水注入到壟溝中,結合田間土壤墑情綜合確定灌溉量。若種植地養分供給不足,可在開溝器上安裝施肥管,一次性完成灌溉及施肥作業。
2.4播種時灌溉
在玉米覆膜前進行灌溉,能夠改善土壤墑情。一般情況下,覆膜前的灌溉工作可以與播種同時進行,在大壟上開出兩條灌溉溝,溝距控制在40 cm,向兩條溝內注水,開溝及注水作業使用播種機一次性完成。灌溉結束后再進行機械化播種。播種結束后,大壟斷面呈現W型,具體灌溉水量結合田間墑情綜合考量,一般確保土壤含水量控制在18%以上。
2.5覆膜后的節水灌溉
播種結束后,使用覆膜機進行田間覆膜作業,農用地膜寬度應與大壟斷面相吻合。覆膜時應確保地膜和壟面完全接觸,覆膜結束后,大壟斷面仍呈W形。在降雨后,雨水能夠落到地膜上,由于地膜不透水,在重力作用下雨水會沿著地膜流入到集雨溝中。在集雨溝地膜上扎孔,保證雨水能夠通過小孔流入到土壤中,從而達到灌溉玉米的目的。若苗期干旱,自然降水無法滿足玉米養分需求和水分需求時,應選擇自走式節水灌溉技術對玉米進行灌溉處理[3]。
2.6準備好生產資料
在應用玉米節水灌溉機械化播種技術前,需準備好所需的種子、化肥、地膜、膜下滴灌帶等各種材料。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栽培要求選擇高產穩產、抗病能力較強、耐密植、生產潛力較大的優良玉米品種。選種后,應做好種子處理工作,建議使用包衣種子,可直接播種。對于沒有包衣的種子,在播種前應進行充分的晾曬和包衣處理,利用陽光殺滅種子表面的病原微生物,提高種子的吸水能力,減少地下害蟲和苗期病害的發生概率。播種前還應確定最佳施肥量和施肥深度,堅持有機肥和無機肥共同施用,同時施加氮、磷、鉀復合肥,積極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根據田間生產能力確定最佳施肥量。玉米節水灌溉機械化播種采用一次性深施肥技術,施肥深度一般控制在8~10 cm,施用在種子側下方,可有效預防苗期玉米根系被燒壞。具體施肥量應根據土質情況和玉米品種綜合確定。播種時,地膜質量的好壞會對土壤溫度和種子發芽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一般情況下選擇厚度為0.008 mm的農用地膜,開展常規覆膜栽培或半膜覆膜栽培時,使用寬度為80~ 90 cm的農用地膜。對于采用全覆膜模式的種植地,一般選擇110~120 cm寬的農用地膜。地膜質量需符合國家標準,不存在粘連和破損。上述材料準備好后,應做好滴灌帶的鋪設工作,確保所選擇的滴灌帶符合田間栽培要求。在播種結束到玉米出苗前,需做好田間化學除草工作,使用除草劑均勻噴灑在壟面上,預防田間雜草生長。根據氣候環境、土壤條件、輪作制度及雜草生長情況,科學使用除草劑,避免產生藥害,保證除草劑不會對后茬作物產生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金榮圣.我國播種機械的發展與技術創新[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4):32.
[2]王亞茹.幾種膜上甜高粱機械化播種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5):193.
[3]張榮.現階段灌溉管理問題與解決措施的信息化分析[J].科學與信息化,2017(1):144-145.
(1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辦公室敖特更達賴;2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烏拉山鎮人民政府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