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的蔬菜種植技術已經無法滿足蔬菜市場的需求。因此,如何優化蔬菜種植技術,使中國蔬菜種植由高污染、高殘留向綠色無公害化方向轉化,滿足人們對于健康蔬菜的需求是一項重要課題。無公害蔬菜可以維持良好的生態環境,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
1無公害蔬菜概念及特點
無公害蔬菜主要指按照規范化標準控制蔬菜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質,嚴格控制農藥、重金屬殘留,利用各項綠色技術生產出高質量蔬菜,提高生活質量,總體來說,無公害蔬菜指安全質量較高,未受到外界污染的蔬菜品種。但在現實生活中,完全沒有受到污染的蔬菜較少,因此,無公害蔬菜也可以指對人體基本不構成傷害,使用生態化蔬菜種植技術生產的蔬菜[1]。
無公害蔬菜具有以下特點:首先,具備標準化的蔬菜生產和種植基地,即蔬菜種植基地達到無公害蔬菜種植質量檢測標準;其次,嚴格控制無公害蔬菜質量,實現一體化管理;再次,無公害蔬菜具有綠色、生態、健康、高營養等諸多優勢;最后,無公害蔬菜市場需求量很大,相較于普通蔬菜,無公害蔬菜市場價格要更高,但由于市場需求量大,通常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
2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推廣和應用的意義
無公害蔬菜以綠色、生態、環保、健康等優點著稱,最明顯的優勢就是無公害蔬菜不含有害物質,其他元素含量也符合生產標準。
為了從根本上提高無公害蔬菜種植質量,在種植過程中要引入相關技術對其生長過程進行干預,使蔬菜在生長過程中得到充分的光照,保證充足的營養供給,符合蔬菜自身的生長特性和規律[2]。
通常情況下,蔬菜種植者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在蔬菜種植過程中添加大量農藥、化肥,這些化學成分徹底改變了蔬菜的自然生長規律,導致有害物質侵蝕蔬菜,會嚴重危害人們的生命健康。在無公害蔬菜種植過程中,嚴格按照綠色蔬菜種植規范開展種植,確保蔬菜在生長過程中沒有攝入化肥、農藥等有害成分,符合無公害蔬菜種植科學標準。無公害蔬菜具備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保障了人們的蔬菜食用安全性。
3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要點
3.1選地
無公害蔬菜種植受制于溫度、濕度、空氣、土壤、水質等因素的影響,因此,科學選擇種植環境非常重要。首先,無公害蔬菜種植要選擇遠離水質及土壤污染的區域,優先選擇空氣質量良好、土壤中不含有重金屬殘留及農藥殘留的地區種植。其次,選擇肥力高、抗病蟲能力強、無化學污染的土地種植無公害蔬菜,土壤翻耕深度需超過20 cm,保證土壤細碎,增強土壤透氣性。
3.2育苗護理
3.2.1浸種處理
將蔬菜種子放置于55℃溫水中浸泡,與此同時使用攪拌工具不停攪拌,當溫度降至室溫時停止攪拌,再搓洗種子,最后把種子放入3%磷酸三鈉溶液中開始浸種,浸種時間為20 min,殺滅附著在種子表面的病菌。
3.2.2變溫催芽
用濕潤的紗布包裹浸種后的種子,之后將包裹起來的種子放置于催芽室內,首先在28~30℃環境中催芽16~18 h,之后在溫度降至16~20℃時浸種8 h,中間每隔12 h翻動1次,最后使用30℃溫水清洗種子,使其受熱均勻,經過5~7 d的催芽工作后開始播種。
3.2.3播種育苗
通常情況下,在播種前3周,使用40%福爾馬林溶液對苗床土進行消毒,之后使用農用薄膜對其進行密封處理并晾曬,晾曬時間為15 d。在播種前,要對苗床進行澆水,直到水全部滲入后,在其表面鋪一層營養土,營養土厚度為5cm,之后將種子撒播在苗床上,再覆蓋一層較薄的營養土,最后澆水、覆膜。
3.2.4苗期管理
當種子出苗率達到50%時去除地膜。之后科學控制溫度,白天溫度應保持在25~30℃,夜間溫度應保持在15℃,當種子秧苗長出2片真葉時,就可以開始分苗護理工作。
3.3田間管理
3.3.1溫度護理
需嚴格控制緩苗期溫度,一般適宜溫度為28~32℃,定植7 d內要使大棚維持在密閉狀態,待幼苗成活后再通風換氣,溫度要維持在25℃左右。
3.3.2灌溉護理
灌溉時除了要考慮溫度、氣候、土壤等特征,還要根據土壤品種、天氣狀況及土壤濕度選擇適宜的灌溉時間和水量。可使用滴灌及微灌技術,保證水分或肥料直接送達至蔬菜根部。
4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推廣手段
4.1建立技術推廣宣傳平臺
發展無公害蔬菜種植產業,可提升無公害蔬菜質量,滿足消費者需求。因此,為了提升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推廣質量,需建立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推廣平臺,進行專業技術推廣研究。利用先進科技手段推廣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從根本上解決無公害蔬菜種植過程中面臨的諸多技術問題,為無公害蔬菜種植產業提供創新基礎。
需因地制宜,結合蔬菜種植地區的種植條件,建立科學的無公害蔬菜種植模式,使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在不同地域得到規模化推廣[3]。在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推廣過程中,要建立農業媒體宣傳平臺、民間綠色蔬菜輿論宣傳平臺、網絡宣傳平臺、政府農業公眾號、個人公眾號等宣傳方式,全方位普及新型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提高無公害蔬菜種植質量及經濟效益。
4.2加大資金推廣力度
在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推廣過程中,蔬菜種植基地要聯合政府相關部門、各大中小企業,加大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的推廣扶持力度,廣泛引入推廣資金,拓展無公害蔬菜技術推廣模式。同時,地方政府部門要對技術推廣予以重視,納入政府推廣目標項目,確保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推廣的科學性、實效性、穩定性。
綜上所述,隨著中國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的不斷改進及無公害蔬菜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水平也在提高。只有引入先進的種植技術,深入分析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推廣難題,實施科學的推廣應用措施,才能滿足中國無公害蔬菜市場發展需要,從根本上推動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子華,陳志蘭,劉澤群,等.關于反季節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推廣的幾點思考[J].鄉村科技,2019(11): 85-86.
[2]徐超炯,葉紅霞.云南無公害蔬菜產業發展的優勢、現狀及可持續發展策略[J].浙江農業科學,2017,58(12):2252-2258.
[3]嚴洪斌,徐興才,侯朝祥.鎮雄縣木卓鎮開展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的思考[J].云南農業科技,2018(2):56-60.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文昌街道辦事處王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