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祖春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及營養狀況的改善,膽石癥的發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尤其是膽囊結石的發生率顯著增高。
何謂膽石癥?
膽石癥又稱膽系結石病,其中膽囊結石是常見的一種膽石癥。依據結石發生有無癥狀,分為無癥狀膽結石與有癥狀膽結石;依據結石存在部位,分為膽囊結石、肝內膽管結石、肝外膽管結石 (膽總管結石);依據結石化學成分,又可分為膽固醇結石、膽色素結石、混合型結石(膽固醇、膽色素、鈣及其他有機物、無機物混合而成)。
哪些人易患膽囊結石?
膽囊結石形成原因復雜,是由基因、代謝、環境以及內分泌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據統計,以下人群易患膽囊結石:
喜靜少動者 許多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運動和體力勞動少,長此以往其膽囊肌的收縮能力必然下降,膽汁排空延遲,容易造成膽汁淤積,膽固醇結晶析出,為形成膽結石創造了條件。這也是膽結石偏愛女性的原因。
體質肥胖者 有些人平時愛吃高脂肪、高糖、高膽固醇的食物,這一嗜好的直接后果就是身體發福,而肥胖是患膽結石的重要基礎。
不吃早餐者 長期不吃早餐會使膽汁濃度增加,有利于細菌繁殖,容易促進膽結石的形成。
多次妊娠者 女性在妊娠期間膽管功能容易出現紊亂,造成平滑肌收縮乏力,使膽囊內膽汁潴留。加之妊娠期血中膽固醇相對增高,容易發生沉淀,形成膽結石的機會則大大增加,而多次妊娠女性發病率更高。
另外,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較易患膽色素結石。
膽囊結石患者有怎樣的表現?
大部分膽囊結石患者無任何癥狀,很多是通過體檢時做腹部彩超發現的。部分患者在油膩飲食、高蛋白飲食、飲酒后,或在夜間,發生右上腹或中上腹的脹痛,持續性的悶痛,可陣發性地加重;個別患者當結石嵌頓在膽囊頸部或小的膽囊結石掉到膽總管里面時,發生膽絞痛,可以放射到右肩部、右腰背部,還有的患者會引發消化不良。患者出現定位不太明確的上腹脹痛,有時還會出現惡心、嘔吐、飽脹感、噯氣等癥狀,這些癥狀,醫學上稱為“膽源性消化不良”。
膽囊結石有哪些并發癥?
膽囊結石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膽囊結石可以引起并發癥。當小的結石掉到膽總管時,會引起繼發性膽總管結石;同時,膽囊結石還會引起膽源性胰腺炎,嚴重的胰腺炎很可能危及患者生命;膽囊結石還可能引起膽囊穿孔、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嚴重時可有生命危險。
不僅如此,膽囊結石還可以引起膽囊癌變,70%~ 80%的膽囊癌跟膽囊結石有關系。所以,在診治膽囊結石的過程中,不要把簡單的膽囊結石、膽囊炎拖成復雜的疾病。
膽囊結石如何治療?
膽囊結石的治療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對無癥狀的膽囊小結石,可以保守治療;對高齡患者,或伴發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如果膽囊結石并沒有出現不可控制的狀況,如急性膽囊炎發作或胰腺炎、阻塞性黃疸等,一般也建議保守治療。
膽囊結石的治療應該以手術為主。手術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切除膽囊;另一種是保留有功能的膽囊,力爭取凈膽囊內結石,但是因為結石的成因沒有得到控制,結石還是可以復發的。
手術治療可考慮以下情況:①膽囊結石直徑大于3厘米,膽囊儲存膽汁的功能很有限的人;②合并膽囊息肉的人;③慢性萎縮性膽囊炎患者;④膽囊壁增厚或變硬,癌變風險高的人;⑤膽囊結石并發急性感染者;⑥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目前臨床上多采用腹腔鏡手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相比,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疼痛感輕、傷口不易感染、住院時間短等優點。
預防膽囊結石飲食上要注意哪些問題?
1.飲食調控是預防膽石癥的理想方法。膳食要多樣化,此外,生冷、油膩、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濕生熱,使膽汁淤積,也應該少食。
2.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水產類食物則有助于清膽利濕,應該多吃。
3.生活要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經常參加體育運動、按時吃早餐、避免發胖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預防措施。
4.吃點堅果。研究發現,堅果的攝取似乎能降低患膽結石的風險。健康飲食的脂肪來源,有大部分是堅果類。
5.少食糖。有人曾對267名膽石癥患者及600名健康人的飲食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吃糖越多,膽結石發生率就越高。因此,預防膽囊結石的發生,應減少糖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