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群
炎夏酷暑,人們都知道要預防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重視給肌膚防曬。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更為脆弱的眼睛也會受到紫外線傷害,往往忽略了給眼睛防曬。
紫外線是一種不可見光,它可以被皮膚及眼睛等器官吸收并對其造成傷害。紫外線可曬黑、曬傷皮膚,眼睛能廣泛吸收各種波長的紫外線,長期過量吸收會對眼睛從外到內造成傷害,導致相關的眼部疾病。
日光性角膜炎 波長為280納米的紫外線對角膜損傷力最大,能引起眼睛劇烈疼痛、角膜混濁而致視力下降,造成日光性角膜炎。
白內障 波長為290~ 400納米的紫外線,能使晶狀體可溶性蛋白交聯凝聚,使晶狀體老化或變得不透明,加速晶狀體的混濁,提早發生白內障。紫外線對晶狀體的影響是可累積的,有研究表明,每天多曬1小時的太陽,患白內障的危險會增加10%。
視網膜病變 紫外線尤其是長波紫外線UVA,可穿透到眼內深部,直達眼底而引起黃斑變性等視網膜病變;還可增加黃斑部退化,提高老年黃斑部病變概率,嚴重影響中心視力。
翼狀胬肉 紫外線損傷角膜前彈力層,使結膜下結締組織增生,造成結膜組織的退化變性,并形成纖維血管組織向角膜中央侵入,從而引起眼裂斑或翼狀胬肉,使視力受損,而且容易復發。
惡性黑色素瘤 眼部周圍皮膚如果長時間過度暴露,容易產生色素沉著、曬斑,增加患皮膚癌的概率,可致眼瞼皮膚癌、基底細胞癌、惡性黑色素瘤等。
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不容小覷,專家建議,減少陽光暴曬與眼部適當防護是避免紫外線對眼睛傷害的兩大原則。
不要直視太陽 即便是瞇著眼睛短時間直視太陽光,也可造成臨時的眼前黑影;如果長時間直視太陽光,可能會傷害視網膜,導致視物模糊、重影等,甚至會出現視網膜脫落,以及視網膜裂孔等癥狀。
避免在紫外線輻射量巔峰時段長時間停留在戶外,以減少過度陽光照射
紫外線輻射量較高的時間一般是指上午11點至下午2點。必須外出時,應配備遮陽傘、遮陽帽及太陽鏡等。
戶外活動時注意遠離水面、沙灘、公路表面等反射光強烈的地方,避免反射光給眼睛帶來的紫外線傷害。
外出時應佩戴能防護紫外線的太陽鏡保護眼睛,鏡片色彩以茶褐色及墨綠色為佳。
夏季烈日下,做好皮膚防曬的同時,別忘了給眼睛防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