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華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以下簡稱“甲減”)好發于育齡期女性,是導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孕婦甲減一旦控制不好,對母嬰雙方均可造成嚴重不良影響。一方面可顯著增加孕婦流產、死胎、早產、胎盤早剝、低出生體重兒、產后大出血等產科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另一方面會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發育及骨骼生長,造成后代智力低下及身材矮小(即“呆小癥”)。因此,要高度關注妊娠期甲減,及早干預,以減少對母嬰雙方的不良影響。那么,甲減患者在妊娠及哺乳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甲減患者須把甲狀腺功能控制正常后方可懷孕
由于妊娠期體內激素(如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雌激素等)的變化對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孕婦甲狀腺功能指標的參考值范圍與普通人群有所不同,孕婦需要采用妊娠期特異的甲狀腺功能正常參考值范圍。
2.懷孕期間不能停用治療甲減的藥物
有些甲減孕婦因為擔心服用“優甲樂”(左旋甲狀腺激素)對胎兒不好,于是擅自停藥,這是非常錯誤的。甲狀腺激素是人體必需的一種生理性激素,只要替代劑量合適,不過量服用,對胎兒不會有任何不良影響;相反,一旦缺乏,則會嚴重影響胎兒大腦和骨骼的發育,甚至會導致“呆小癥”。事實上,懷孕之后,優甲樂不但不能停用,替代量可能要比孕前還要增加20%~30%。
3.“妊娠期亞臨床甲減”同樣需要治療
“亞臨床甲減”是指患者血清TSH濃度高于正常上限,而游離甲狀腺素(FT3、FT4)正常的一種代謝狀態。現已證實:妊娠期亞臨床甲減與孕婦妊娠期高血壓、流產、早產、胎盤早剝等不良妊娠事件有關,并可能對胎兒的智力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4.懷孕期間應適當增加碘的攝入
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原料,妊娠期比懷孕前需要更多的碘,可以適當多吃點海帶、紫菜等含碘豐富的食物。但碘過量同樣有害,相關證據表明,妊娠期每天攝碘超過500微克,有導致胎兒甲狀腺功能異常的風險。因此,孕期補碘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并參考尿碘測定結果確定,孕婦尿碘應維持在150~250微克/升。如果尿碘低于150微克/升,說明體內缺碘,需要適當補碘;如果測的尿碘不低,正常飲食即可,沒必要額外補碘。
5.妊娠期間要定期檢查甲狀腺功能
隨著孕周的增長,機體對于甲狀腺激素的需求量也在發生變化,所以,甲減孕婦必須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根據TSH和FT4水平,調整甲狀腺激素的替代劑量,確保促甲狀腺激素達到目標范圍,以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
6.分娩后患者要及時調整藥量
孕婦分娩后,生理狀況逐漸恢復至妊娠前水平,因此,產后要注意復查甲狀腺功能,根據甲狀腺功能檢查結果,及時調整優甲樂用量。一般來說,促甲狀腺激素的用量可緩慢減少到懷孕前的水平,減量時也需要對促甲狀腺激素進行監測。
7.甲減媽媽替代治療期間可以正常哺乳
優甲樂在美國FDA藥品安全等級中屬于安全性最高的A級,即使在服用較大劑量的情況下,分泌到乳汁中的促甲狀腺激素的量也很少,不足以導致嬰兒發生甲亢或抑制嬰兒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因此,甲減患者在服用優甲樂期間完全可以放心哺乳。
臨床實踐證明:妊娠合并甲減者,只要將孕期甲狀腺功能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則母兒預后大多良好,否則母兒的并發癥均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