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蕓
摘要:隨著觀眾審美的提升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畫面的藝術性在整體電視節目中已經越來越重要,編輯工作者為保證畫面的高質量,必須積極運用各種技巧對畫面素材進行編輯整合。電視畫面既是媒體的核心元素之一,也是節目藝術性體現的關鍵,優質的電視畫面可以將表達效果最大化,提高節目質量,提高觀眾的關注度,因此我國各個媒體對節目的畫面編輯重視度提高,電視畫面編輯技巧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被編輯人員所熟知。
關鍵詞:電視畫面 ;編輯技巧
電視畫面編輯是節目制作過程中重要的一環,編輯工作者在對畫面進行編輯、整合、加工時,應當運用多種技巧,使之能夠流暢地進行敘事表達,保證畫面的完整性,提高畫面的吸引力。本文將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淺談電視畫面的編輯技巧。
一、理論角度
(一)畫面編輯工作主要內容
編輯工作者對電視畫面的處理就是將不同角度、不同內容的畫面素材整合起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工作者將會對素材進行挑選、刪減、拼接等藝術性處理,使得最后整合好的畫面內容不僅能夠流暢完整表達節目內容,還能產生較好的效果,對觀眾具有沖擊力,達到節目吸引觀眾注意力的目的。因此,編輯工作的重要性決定了編輯工作者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和豐富的理論知識儲備。
(二)素材選擇
素材的選擇是電視畫面編輯工作的首要環節,它要求編輯工作者具有較高的技術水準、審美水平、畫面儲備豐富性和較強的鏡頭敘事能力。在挑選適宜的鏡頭畫面時,應當注意滿足其對節目敘事的需要,刪除無意義的鏡頭,這是決定素材取舍的第一標準,這一標準在后續的拼接加工環節中也將得到體現。
(三)樹立現代化觀念
工作者的編輯觀念指的是其對電視節目編輯的理解,現代化觀念的樹立是做好電視畫面工作的根本,編輯工作者應當將現代化編輯意識貫穿于工作始終,以形象的聲音和畫面的組合代替文字表達的方式將內容呈現給觀眾。
樹立現代化的編輯觀念,一方面應當對現場有深刻的理解,攝像機下的現場畫面并不是對現場的完整記錄,優質的現場中包含較豐富的現場信息和較完整的敘事記錄,但并不意味著所有節目畫面中都需要具備現場畫面,相反,無信息內容、無意義的畫面帶會給節目造成拖沓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除畫面外的其他因素也應當被重視,如電視語言中的同期聲、解說、字幕、動畫等,多層次立體化剪輯會使節目效果增添色彩。
二、實踐角度
(一)遵循規律
想要得到完美的畫面效果,在工作者進行電視畫面編輯的過程中,就必須遵循編輯的規律。一方面,編輯工作需要將藝術元素融合進素材中,工作者在進行畫面處理的過程中可以蒙太奇、節奏視覺性等方法,以保證畫面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和敘事效果。另一方面,觀眾的心理是節目效果達成的永恒關鍵點,編輯工作也應當遵循其心理規律,使內容符合其心理需求,與觀眾內心產生共鳴,從而創造出觀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同時,編輯后的節目內容應當保持生活性,內容流暢連貫,符合事物發展和生活常識等規律。
(二)運用恰當編輯技巧進行畫面轉場
在畫面拼接組合的過程中,為保證節目的優質效果,使鏡頭轉換流暢,編輯工作者需要注意剪輯點的選擇,也要熟練掌握轉場技巧并積極應用。具體實踐方法根據畫面的動靜和有無特技的運用相區別。
1.有技巧轉場和無技巧轉場
電視畫面的轉場分為有技巧轉場和無技巧轉場兩種,將兩個或多個鏡頭畫面通過特技組合在一起的被稱為有技巧轉場,其中包括淡入、淡出、疊化、慢動作等特技,特技早已隨著影視制作技術的發展而得到廣泛應用,合理運用特技將會使電視畫面更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但是切忌濫用特技,導致節目繁瑣拖沓;而無技巧轉場則是指畫面轉變的過程中不加入任何特技,只通過鏡頭聯系的加強來保證所有畫面的完整流暢連接。
2.運動畫面和固定畫面
根據電視畫面運動與否可將其分為運動畫面和固定畫面。對于運動畫面而言,編輯工作者應當注意運動方向和速度,以及做好與畫面主要內容的配合;對于固定畫面來說,編輯工作者應當注意其角度、距離等,同時做好運動畫面與固定畫面的配合,做到敘事的完整表達。
(三)把握畫面時長
畫面的長度處理是編輯工作實踐過程中的關鍵,在對長度進行處理時,編輯工作者應當注意整體畫面布局、內容的創意角度以及內容中景別的不同三個方面。
1.貼合畫面整體布局
畫面整體布局是畫面時長的依據,首先應當保證畫面的長度與整體節目相協調,畫面的呈現應當與節目的敘事目標相一致,使其符合該節目的特點和需求,如綜藝類節目畫面長度應當與其緊湊、快節奏的特點相結合。
2.融入創意
好的創意能夠使節目具有獨特的風格,更加吸引觀眾眼球,編輯工作者在對畫面長度進行處理時,應當與獨特的藝術創意相結合,并將其貫穿始終,使剪輯好的畫面有主次、有層次,提高畫面視覺效果。
3.注重景別處理
景別是特別的敘事方法,可以營造氛圍,增強敘事效果。在畫面長度處理工作中,不同景別應當變化明顯,盡量避免同一角度切換相似景別,同時也要避免差異過大的景別切換,造成畫面突兀。不同景別的畫面應當分門別類進行處理,遠景、全景、中景、近景以及特寫鏡頭都應當以其自身的特點、展現內容的多少為依據進行剪輯,再根據畫面敘事的需要選擇合適的畫面。
(四)視覺和聽覺相結合
電視畫面是視覺和聽覺相結合的,圖像和聲音是統一體,因此,在畫面剪輯的同時應當注重同期聲、音樂、現場環境音響等聽覺要素的處理。
現場環境音響是提升畫面真實感的關鍵,可以給觀眾帶來現場的體驗感,補充信息量,畫面人物的聲音可以將信息更完整地傳遞給觀眾,代替主持人轉述,減少距離感,增加真實程度。電視節目音樂的地位也相當重要,它可以營造氛圍,為觀眾傳遞獨特的意義,應當注重不同音樂的組合和與電視畫面的配合,視覺和聽覺相互作用,使節目效果最優化。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電視行業的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漸豐富,對于電視節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編輯工作者更應當豐富理論知識儲備,增強專業技能,樹立現代化編輯觀念,積極運用電視畫面編輯技巧,才能保證節目效果和質量最優,在電視行業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破除風險,抓住新時代發展帶來的機遇。
參考文獻
[1]何琪.電視節目制作中畫面的選取與剪輯技巧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6.6.
[2]劉杏雷.淺析電視節目畫面編輯制作的藝術技巧[J].新聞研究導刊,2018,8.3.
[3]楊鐵成.電視節目后期的剪輯技巧[J].吉林廣播電學學報,2008(02)
(云南廣播電視臺?云南?昆明?650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