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馬有祥

據調查,人群中慢性扁桃體炎的患者約為22%,兒童中發病率更高。一想到扁桃體有幫助身體對抗感染的作用,有些人即使長期遭受慢性炎癥困擾,也不愿切除扁桃體,這樣真的好嗎?
急性、慢性扁桃體炎的區別
扁桃體是人體免疫系統的一部分,是咽淋巴組織中體積最大者,主要作用是幫助身體對抗感染。當發生扁桃體炎時,就是扁桃體受到了感染。
急性扁桃體炎:常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好發于兒童及青年,季節更替,氣溫變化時易發病。病原體存在正常口腔及扁桃體內不會致病,當某些因素導致抵抗力下降時,病原體侵入人體內,或原有大量細菌繁殖而致病。受涼,潮濕,疲勞過度,煙酒過度,有害氣體等均為誘因。急性扁桃體炎的病原體通過飛沫或直接接觸而傳染。全身癥狀起病急,頭痛,畏寒,高熱可達39℃至40℃,尤其是幼兒可因高熱而抽搐、嘔吐等。局部癥狀咽痛明顯,疼痛劇烈時可引起吞咽困難,也可放射至耳部,出現耳鳴,耳悶聽力下降等,兒童若因扁桃體肥大影響呼吸時,可妨礙其睡眠,夜間常驚醒。
慢性扁桃體炎:多是由于急性扁桃體炎反復發作或因腭扁桃體引流不暢,窩內細菌病毒感染而演變成慢性炎癥,也可繼發于猩紅熱、白喉、流感、麻疹、鼻腔及鼻竇感染。癥狀表現反復急性扁桃體炎發作,并有咽部不適及堵塞感。也有部分患者無明顯急性發作史,表現為常咽部不適,異物感,發干,發癢,刺激性咳嗽,口臭等。扁桃體過度肥大可引起吞咽困難,說話含糊不清,呼吸不暢或打鼾。膿栓常隨吞咽進入消化道,可出現消化不良、頭痛、四肢乏力、易疲勞或低熱等表現。
五種情況? 考慮切除扁桃體
扁桃體到底應切除還是保留呢?出現以下情況時,可考慮切除扁桃體:
1.反復出現急性扁桃體炎發作,每次感染都會出現發燒、咽痛、咽喉黏膜充血現象,同時可出現化膿性扁桃體炎,表現為扁桃體表面出現膿點,每年發作4至5次以上,連續發作2年。
2.扁桃體過度肥大,妨礙吞咽、呼吸、發聲功能,睡覺打呼嚕。
3.扁桃體反復感染導致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關節炎、腎小球腎炎及皮膚病等,應考慮切除扁桃體。
4.白喉帶菌者,保守治療無效時。
5.各種扁桃體良性腫瘤,可連同扁桃體一并切除。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的病情發展及自身身體情況都是不同的,需不需要手術,還是要去正規醫院,經由專業醫生診斷指導,再確定是否進行手術治療。
如何預防慢性扁桃體炎反復發作呢?預防永遠是最好的治療。為了保護扁桃體,大家可以試試這樣做:多運動,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多休息,不要讓機體過度勞累。避免著涼,預防感冒。多喝水,保持咽喉部的濕潤狀態。認真刷牙漱口,給扁桃體營造良好的口腔環境,少吃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