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寶林
摘? 要:2014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并先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兩地進行改革試點。無論是上海市、浙江省、山東省等地的“3 + 3”模式,還是河北省、江蘇省、廣東省、重慶市等地的“3 + 1 + 2”模式,地理學科都成為選考科目,這為地理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結合上海市和浙江省兩地的前期實踐,分析了縣城中學地理教師在新平臺上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選考模式;縣城中學;地理學科;教學策略
一、提高教學水平,引導學生理性選擇
要想獲得學生的認可,地理教師首先必須要積累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在教學中培養和形成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并在此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同時,在課后要及時與學生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對教師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以及在學習和生活中的疑惑和困難,不僅要做到授業,還要做到傳道和解惑。學生選擇課程時,往往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和喜歡的教師或教學風格。因此,教師尤其是班主任還要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今后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進而引導學生在高中階段選擇相應的課程學習,提前做好職業規劃。上海市和浙江省的部分中學在學生升入高一開始,就通過開設相關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邀請各行各業專家講座的形式來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進而指導學生做出合理的選擇。地理知識在各行各業都可以大顯身手,教師如果能將職業生涯教育融入地理學科教學中,就能夠提高地理學科的價值,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教材知識與相關職業發展的聯系,教育學生認識和尊重與該學科專業相關的職業、領域,進而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志向選擇不同的職業,形成平等的職業觀,將會在今后的教學中獲得學生和家長的認可。
二、挖掘學科價值,更新傳統教學理念
對于縣城中學的學生來說,大自然是最好的教科書。自從出生以來就能接觸到大自然,與大自然“打交道”的時間相對要多,而地理教學中的斗轉星移、各種地貌形態和地質構造、河流、氣象現象、土壤類型、植被類型,以及工農業生產、商業活動、交通運輸方式等,都能夠在生活中找到真實案例。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充分利用身邊豐富的教學資源,將晦澀的理論與身邊的案例有機結合起來,不僅能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還能引導學生認識到地理學科的價值所在,進而對地理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
從近幾年的重點大學生源結構來看,縣城中學學生的比例有所下降。作為一名基層地理教學工作者,筆者認為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學生在社會上的實踐產生了脫節,從而讓個別學生產生了“讀書無用”的思想,導致縣城中學生對讀書失去興趣和動力。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轉變這種錯誤觀念,認識到學科的價值及其對生產、生活實踐的指導意義,就不會隨波逐流,對讀書失去興趣。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包括人地觀念、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四個方面。其中,人地觀念是地理課程的核心與靈魂,包含正確的自然觀、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和發展觀等;綜合思維是地理學習與研究的重要思維方法和關鍵能力;區域是地理學研究的基本單元,區域認知能力是地理實踐活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實踐力是在運用地圖工具、地理模擬實驗和演示、地理觀察和測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會調查、生活中定位和出行等活動中,實踐能力與品質的綜合表現。只有教師努力學習,更新傳統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才能凸顯地理學科的特有價值,讓學生學到有用的地理知識。
三、研究新高考試題,把握高考命題規律
隨著修訂后的《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頒布與實施,以及上海市和浙江省新高考的亮相,高考地理試題在設計理念上更加關注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關注地理學科思想和學科價值,關注學科前沿知識和現實問題。基于此,地理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引導學生應對新高考試題。
1. 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和學科前沿
縣城中學由于信息相對閉塞,學生對社會熱點和學科前沿關注度不夠,而高考試題是一定時期社會、經濟、文化新發展的體現。近幾年高考文綜地理試題大量涉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新型城市化、農業現代化、“再工業化”、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生態文明(包括清潔生產、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移、生態旅游、深度游)、海洋強國戰略、物流業、霧霾天氣的成因與防治、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中非合作、中拉(拉丁美洲)合作、可持續發展的實踐等,這些都需要教師在平時的備課中關注。
2.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縣城中學農村學生比重大,學生吃苦意識較強,能夠靜下心來將教師所講解的知識點記憶下來,在解答記憶性的題目時有較大優勢。但是,一旦涉及利用地理原理和規律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試題時,往往一頭霧水,突出表現在沒有分析性和過程性語言,只有結論。新高考側重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能力的考查放在第一位。高考不僅是對學生十多年來所學知識儲備情況的考查,也是對學生心理素質、應變能力的檢驗,更是學生充分展示潛能的時機。試題呈現出的陌生概念和情境需要學生現場學習。因此,要加強學生現場學習能力的訓練,特別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方面,需要在平時多注意。
基金項目:2020年度甘肅省定西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高中選考地理與高校招生的關聯性分析(DX[2020]GHB282)。
參考文獻:
[1]張連彬. 高考改革背景下對地理教學變革的思考[J].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上半月),2015(1).
[2]金子興. 談新高考制度下的教師專業發展:以浙江省地理學科為例[J].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上半月),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