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理文

摘 要 為了在田間有效控制草地貪夜蛾為害,選擇了廣西本地幾種常見殺蟲劑進行組合,開展防治草地貪夜蛾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藥后1、3和7 d,每667 m2施用30 mL 4%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12%茚蟲威懸浮劑,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效果分別為86.57%、91.60%和96.36%,表現速效且持效期長,由此認為,生產上可以將其作為防治草地貪夜蛾的有效藥劑組合輪換使用。
關鍵詞 殺蟲劑;草地貪夜蛾;田間防效
中圖分類號:S43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30
2019年,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云南,隨后在我國多省市發生,共有26個省(市、區)1 524個縣(市、區)見蟲,查實發生面積112.53萬公頃,其中玉米發生面積占98.1%[1],對我國玉米等糧食作物生產構成了嚴重威脅。2019年3月11日,廣西首次在河池市宜州區發現草地貪夜蛾成蟲,4月以來草地貪夜蛾在廣西各地相繼發生,
4月26日覆蓋全區14個市,至5月底全區已有92個縣(區、市)報告蟲情,發生面積達3.45萬公頃[2]。2020年,草地貪夜蛾見蟲區域不斷擴大、發生面積持續增加、局地蟲口密度較高[3]。玉米是廣西主要糧食作物之一,草地貪夜蛾嚴重威脅廣西玉米生產安全。如何有效控制該蟲成為大家關切的問題。目前,化學防治是防治草地貪夜蛾最有效的一種方法[4]。2020年8月,選擇了廣西本地幾種常見殺蟲劑,根據殺蟲劑不同作用機制進行組合,開展防治草地貪夜蛾田間藥效試驗,以期為利用殺蟲劑防控該蟲害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2020年8月21日,在廣西河池市宜州區懷遠鎮北斗村楊家屯開展試驗。施藥當天多云,試驗期間以多云天氣為主,平均氣溫27.8 ℃,降雨量1.7 mm。試驗田土地平整,排灌方便,砂壤土,中等肥力。玉米品種為鮮食糯玉米,試驗時玉米生育期為拔節期,長勢良好。試驗前20 d不施用任何殺蟲劑。
1.2 供試藥劑與防治對象
供試藥劑:4%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12%茚蟲威懸浮劑(吉林金秋農藥有限公司生產)、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10%蟲螨腈懸浮劑(安微豐樂農化有限責任公司生產)、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安微沙隆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防治對象:草地貪夜蛾幼蟲為1~3齡。
1.3 試驗設計與調查方法
試驗設A:每667 m2 30 mL 4%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12%茚蟲威懸浮劑;試驗B:每667 m2 60 mL 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10%蟲螨腈懸浮劑;試驗C:每667 m2 30 g 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清水對照(CK)4個處理,每處理3重復,共12個小區,每個小區面積為100 m2。每藥劑處理按每667 m2 60 kg的用水量對各小區均勻噴霧。試驗期間不使用其他藥劑。每個處理選取5個點定點調查記錄數據,每個點20株,共100株,藥前定株掛牌標記并調查蟲口數,藥后1、3、7 d調查,記錄每個小區活蟲數。
1.4 計算方法
按以下公式計算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1-(藥劑處理后活蟲數×對照處理前活蟲數)/(藥劑處理前活蟲數×對照處理后的活蟲數)]×100。
利用DPS17.10數據處理系統軟件中的Duncan新復極差法對試驗結果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草地貪夜蛾防治效果
不同藥劑防治草地貪夜蛾田間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藥后1 d,藥劑處理A、B和C田間防治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效果分別為86.57%、84.32%和87.19%,三者防效差異不顯著,表現出很好的速效性。藥后3 d,藥劑處理A、B和C田間防治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效果分別為91.60%、89.11%和88.99%,三者防效差異不顯著。藥后7 d,藥劑處理A、B和C田間防治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效果分別為96.36%、92.12%和89.25%,藥劑處理A的防治效果極顯著優于藥劑處理B和藥劑處理C,表現出較長的持效性。綜合分析,藥劑處理A田間防治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效果較好,具有應用與推廣價值。
2.2 不同藥劑防治對作物的影響
試驗期間對作物的生長情況進行調查,藥后1、3、7 d各藥劑處理區玉米植株無畸形、無變黃、無生長遲緩的現象。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每667 m2 30 mL的4%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12%茚蟲威懸浮劑田間防效比較理想,速效且持效期長,認為生產上可以作為防治草地貪夜蛾的有效藥劑組合輪換使用,可在草地貪夜蛾卵孵高峰期至幼蟲低齡期進行防治。施藥過程中,需選擇合適的噴頭進行細霧滴噴霧,從而保證玉米植株達到均勻著藥。為避免草地貪夜蛾抗藥性的產生以及增長,需考慮玉米生長階段、氣候條件、田間管理等因素對草地貪夜蛾田間防治所產生的影響,從而達到進一步提高草地貪夜蛾田間防治水平的目的。
4 草地貪夜蛾田間防治的注意事項
1)結合病毒表現,對殺蟲劑的用量方面進行控制,在提高殺蟲效果的過程中,還需從保苗效果的角度進行綜合分析,在提高殺蟲劑田間應用效果的基礎上,實現草地貪夜蛾的危害降低。
2)在實現田間防治的前提下,還需要從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的角度進行綜合管理;在重視病蟲害管理與控制的基礎上,實現草地貪夜蛾防治效果的提升。
3)在進行因素分析中,需從生長階段、氣候條件、田間管理等角度進行綜合分析,從殺蟲劑實際應用、噴灑方式等角度進行綜合控制,以便對草地貪夜蛾的有效防治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剛.廣西通報草地貪夜蛾發生情況[J].農藥市場信息,2020(11):68.
[2] 簡文雙,王國鑫,金化亮.南靖縣草地貪夜蛾發生動態調查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21(07):91-93.
[3] 余能英.銅陵市草地貪夜蛾發生為害特點及防控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21,27(06):107-108.
[4] 鄒蘭,趙朝陽,丁亦非,等.草地貪夜蛾對玉米的危害及防控對策[J].陜西農業科學,2021,67(03):91-93.
(責任編輯:劉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