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紅
摘 要 水利工程建設一直是我國農業重點發展和關注的工程,雖然遍及全國各地的農田水利工程為我國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這些農田水利工程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生態環境破壞和資源浪費。針對這種情況,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的生態化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基于此,闡述了我國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的必要性、路徑及具體策略,以期為我國農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 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S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106
一般情況下,針對農田水利工程,人們不但要承認農田水利工程為農業生產帶來的好處,也要看到農田水利工程在作出貢獻的同時,給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為了更好地發揮農田水利工程的優勢,國家水利工程建設部門要推進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降低其不利影響[1]。
1 推進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的必要性
推進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是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必要條件,是積極響應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2]。基于此,從以下3方面來闡述推進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的必要性。
1.1 是農業經濟發展的需要
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上升期,水利工程正處于需要大規模投入建設的時期,但是相對應的是我國各類污染問題逐漸突出,環境保護同樣迫在眉睫,由于這些環境污染導致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方案進行治理,那么盡管經濟得到了發展和進步,對于我國未來的發展依然是不利的[3]。因此,這就要求我國要大力推進農田水利工程的生態化建設,在發展的同時緩解環境污染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1.2 符合各個水利大省和農民生產生活需要
我國南北地區氣候差異較大,南方眾多水利工程大省水利工程項目眾多,直接影響到省內包括農業灌溉、生活、工業生產等的順利進行。而且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國民整體素質的提升,廣大農村地區的居民也呼吁在實現農業生產的同時,保護生活環境。這就要求我國在保證水利工程依然可以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推進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降低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破壞。
1.3 是避免農業及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誤區的要求
農田水利工程對于生態環境的破壞主要在于該工程建設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等建筑材料,除了對水體等產生一定的影響外,還會導致土地硬化,阻礙動植物的正常活動和繁衍[4]。農業生產也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會使水體呈現出富營養化狀態,水中生物多樣性會大大減少,而且這些農藥殘留物會隨著雨水等循環在地下水之中,對于人體的傷害巨大。要避免這些危害,就必須推進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
2 推進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的路徑
2.1 完善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的理論指導
任何工作的順利開展都需要理論的支持和幫助,為了更好地開展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工作,需要對我國針對生態化建設的各類文件和法律法規等進行細致研究[4]。同時,各地在開展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工作之前,要根據實際情況,嚴格遵循生態化建設的相關理念,保證自然與人類和諧共存,避免生態環境遭到二次破壞。此外,各級政府要充分向社會進行生態理論的普及和宣傳,讓人們意識到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下一步具體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2.2 加強示范推廣工作的開展
推進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需要各級政府建立先鋒示范典型,讓人們及時了解到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的成果,然后根據示范地區的具體建設情況,進行經驗總結和工作方案完善,幫助更多地區的農田水利工程完成生態化建設,實現良好的帶動和幫扶作用。在整個示范推廣工作開展過程中,要充分貫徹和落實區域的各項法律法規和政策。
2.3 充分發揮政策的推動作用
農田水利工程的生態化建設是一項全國范圍內的大工程[5],需要各級政府的充分支持,要及時通過制定相關政策來推動生態化建設。由于環境污染問題突出,我國很多地區在近年出臺了一系列關于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相關意見和條例,為生態化建設提供了政策幫助和理論支持。在開展具體的工作時,要充分研究、運用并遵守這些規則,發揮政策對農田水利工程實現生態化建設的推動作用。
2.4 引進人才和技術
農田水利工程的生態化建設離不開各類先進的施工技術和專業人才。因此,需要對所在地區現有的技術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升其專業素質和技能,如果現有人員不足以滿足當地的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需求,就需要通過招聘等方式引進更多的人才。此外,水利部門還要加強對于生態化建設相關課題的研究和技術難點的突破,為本地區水利工程的生態化建設奠定理論和技術基礎。
3 開展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的具體
措施
3.1 提升整體農田水利工程規劃水平
隨著我國農業生長水平的不斷提高,全國開展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項目越來越多,也逐漸暴露出我國在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為了推進我國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進程,提升農田水利工程項目整體規劃水平,發揮農田水利工程對農業生產發展的推動作用,需要對農田地下水資源進行合理探查、安排和控制,使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更加高效和安全。此外,在進行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時,要考慮到施工地區的具體情況,大膽創新,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最大程度保護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
3.2 完善和優化堤線布置和堤型選擇方案
在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過程中,堤線布置和堤型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堤線布置出現問題,就很有可能會對農田周圍的自然環境造成影響,不利于生態化建設目標的實現[6]。同時,堤線的布置要盡量保證寬度適宜,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技術選擇,保證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可以穩定開展。設計人員在進行堤型選擇時,除了考慮堤型對整體工程的質量、滲透穩定性、滑動穩定性等因素的影響之外,還需要盡可能考慮到為當地自然生態環境恢復和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可以通過結合生態化建設新技術等來完成這一目標。
3.3 優化農田河流斷面設計
我國地域遼闊,各個地區的河流和農田具體狀況都不同,無論是橫斷面還是縱斷面等都會由于環境的不同而呈現出差異[7]。為了避免由于農田河流不規則橫縱斷面導致農田徑流場出現均一化的情況,設計人員在進行農田河流的斷面設計時,應根據河床以及河道的具體情況進行區別設計,保證設計的合理性,以便更好地融合周圍自然生態環境。
農田護岸材料的選擇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區分,總體上要保證材料具有良好的滲水性。在一些流速較大的河流中,要選擇防沖擊力較強的管道,防止水流過大導致工程質量出現問題。可以采用干砌條石、堆石等方式,不但能提升工程的穩定性以及河道的自凈能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工程外觀更加古樸和自然,更好地融入自然環境之中。
3.4 加強岸坡保護
農田水利工程的生態化建設還需要加強對農田兩側岸坡的實際保護。在開展岸坡的設計過程中,要盡量保證岸坡環境能夠與周邊自然生態環境保持一致,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具體實施可以通過豐富動植物多樣性等方式來實現,在滿足施工安全和工程穩定的前提下盡可能提升岸坡生態環境的質量。同時,對于岸坡周圍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還需要良好的滲水性材料的幫助,這樣可以大幅度降低施工對岸坡周圍動植物生長繁衍造成的不利影響,使得在農田水利工程順利建成的前提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舉兩得。
4 結語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發展對于國民經濟水平提升有著重要作用。農業的發展又與水利工程的建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雖然水利工程為農業生產帶來了便利,但是同樣也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因此,我國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的同時,需要推進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通過制定相關政策、推廣以及優化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等來保證生態化建設的實際效果,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李哲.推進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力促現代農業高效發展[J].吉林農業,2019(07):64.
[2] 王俊忠.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管理的對策和建議[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19,31(06):33-36.
[3] 蔣穎.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20,40(02):62-63.
[4] 張虎.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20,40(09):61-62.
[5] 王崑,李勝男,楊婧,等.以農田水利工程為主導的鄉村景觀空間營造[J].生態經濟,2018,34(02):232-236.
[6] 李祎恒.農業基礎設施產權問題的“本”與“末”:以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為例[J].法學論壇,2018,33(02):101-108.
[7] 郭建利.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與運用[J].居舍,2018(34):51.
(責任編輯:劉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