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麗麗 陳俊 羅劍斌 張裘 黃建祥
摘 要 沙糖橘引種至茂名市后,經過多年的試種取得了顯著的效益,在當地已形成重要的水果產業之一。基于此,針對茂名市多年及多個種植區域的走訪調研,對沙糖橘產業經濟效益、產業推廣情況、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進行了分析,并對產業發展提出了建議,為沙糖橘在當地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沙糖橘;產業發展;經濟效益;廣東省茂名市
中圖分類號:F326.1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89
茂名市是全國水果產業大市,2019年水果產業種植面積約23.53萬公頃,其中,荔枝種植面積9.34萬公頃,占比39.72%;龍眼種植面積5.20萬公頃,占比22.07%;香蕉種植面積4.11萬公頃,占比17.48%;三華李種植面積1.62萬公頃,占比6.87%;而柑橘類水果的種植面積僅為0.19萬公頃,僅占全市水果種植總面積的0.80%。柑橘產業是茂名市水果產業的薄弱環節,近年來由于黃龍病對粵北、粵東等柑橘種植老區的毀滅性影響,茂名市的柑橘產業有加快發展的趨勢,亟待加大對柑橘品種的引進和技術研究工作,以承接產業轉移發展的契機。針對這一現象,必須引進和培育優質、高效的新品種以豐富和優化茂名市水果品類結構,研究優質、豐產的栽培管理技術,以農業科技維持新興產業可持續發展,增強茂名市水果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南方地區多地已有試種成功的案例[1-3]。引種沙糖橘,建立標準化栽培示范區,推廣種植沙糖橘對改善茂名市水果產業品類結構,拉長水果產品的市場供應期,增強茂名市的水果競爭能力,提高果農的生產收入,增強農民種果的信心,推動茂名市水果產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1 現狀
沙糖橘是柑橘類優良品種之一,原產于廣東省四會市。沙糖橘生產分布地域較窄,特別是春季上市的“葉橘”生產地域更窄。沙糖橘的栽培特點是早結、豐產、較抗潰瘍病、不抗寒和貯藏性稍差,是目前我國發展速度最快、品質最優的寬皮柑橘品種。據市場調查,沙糖橘上市期在水果淡季,尤其是春節時令市場對柑橘的需求,優質的沙糖橘可作為高檔、春節時令禮品水果銷售,田間平均收購價格高達10~16元/kg;而四五年生沙糖橘
667 m2產可掛果達2 000~2 500 kg,667 m2產值高達
4萬~6萬元,利潤可達1.5萬~2.5萬元,遠遠高于一般水果的經濟效益,經濟效益非常顯著[4-5]。
1.1 經濟效益
沙糖橘引種到茂名市后,經優質豐產穩產栽培技術改造,砧木的適應性較強,栽培技術措施到位,可有效改善沙糖橘的果品質量,果實商品率大有改觀。沙糖橘引種后,第二年即可少量掛果,第三年進入投產期,第五年進入盛產期,其經濟效益極其明顯,每667 m2均收入可高達1萬元以上。對比茂名市水果產業以荔枝、龍眼、香蕉為大宗水果品類,但近年來經濟效益疲軟,部分荔枝、龍眼園已失管,香蕉產業由于受枯萎病的影響也在萎縮,因此,借助此次沙糖橘產業轉移的契機,茂名市成功引種沙糖橘對優化茂名市水果產業結構和增加經濟效益具有重大意義。
1.2 產業推廣現狀
經多年實地走訪調研發現,沙糖橘適合在茂名市各地區種植推廣,以信宜市和電白區為主產區,且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示范帶動逐步擴大其種植面積,至2019年,在茂名市各地區已累計推廣種植面積約有0.35萬公頃,其中信宜市推廣種植面積0.26萬公頃,電白區推廣種植面積853 hm2,新增產值8.36億元,新增利潤6.39億元。
1.3 社會效益
茂名市是水果大市,荔枝、龍眼產業歷來是茂名市水果產業的支柱,已有20多年的產業發展歷程。但近年來,由于水果品類單一、供應期集中、保鮮加工滯后和流通渠道受限等諸多原因,荔枝、龍眼產業經濟效益下滑,可見茂名市水果品類結構落后,無法適應商品市場的發展需求,導致滯銷局面,效益走低,果農種植的積極性下降。引進沙糖橘等優稀品種可改良本地水果產業的主栽品種結構,又可維持廣大果農的種果收入。沙糖橘引種及優質豐產穩產栽培關鍵技術是茂名市水果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之一,是突破產業發展瓶頸、優化水果品類結構的主要途徑[6]。隨著“農業空心化”趨勢的加劇,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資源外流,沙糖橘等經濟效益高的農業種植項目有助于吸引農村青年返鄉創業,增加果農經濟收入,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利于維持水果產業轉型發展。
1.4 生態效益
在推廣引進新品種的同時配套宣傳標準化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禁止使用高毒農藥,合理施用化肥,改變果農過度依賴化肥農藥以增加產量的傳統觀念,降低對生產環境的污染,維護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 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由于粵北、粵東等傳統柑橘主產區接連遭受黃龍病的嚴重影響,茂名市作為新興的柑橘產區,種植戶對發展柑橘產業的需求日益高漲。
沙糖橘引種及優質豐產栽培關鍵技術貫穿從沙糖橘引種至茂名市各區域種植生產的全過程,是包含對樹體空間、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樹形修剪、化學調控和輕簡設備等諸方面形成優質豐產的栽培關鍵技術的集成。但還存在以下6個方面的問題。1)品種資源的純度還未進一步得到完善保障,部分果農和種植園采取自繁自育方式、擅自到外地盲目購買苗木、對購買和種植無病毒健康苗木的認識不足、貪圖便宜、購買沒有檢疫證明或來路不明的苗木,致使沙糖橘品質差或品質退化。2)一些從柑橘黃龍病疫區生產的苗木流入,造成當地沙糖橘苗木質量得不到充分保證,出現品種混雜退化和黃龍病為害等問題,對沙糖橘產業健康發展十分不利。3)由于許多果農種植技術水平有限,對黃龍病的防控、優質標準園的建立與示范、高標準生態種植關鍵技術、高水平種植管理沙糖橘技術等不理解、不掌握,或資金、人力不足等原因,不能按照沙糖橘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進行栽培管理,存在種植與管理嚴重不協調,致使果樹長勢差,樹冠結構不合理等。4)長期大量施用化肥,輕視有機肥的使用,或由于不良天氣導致果實品質變差。5)由于管理不當,部分沙糖橘園病蟲害發生相當嚴重,不科學使用農藥,造成產品農殘超標、果實品質差、商品性能差等問題。6)品牌的建設較弱,以包裝方式進行銷售的比例低,品牌的影響力也比較弱,缺乏打得響的品牌,遠不如“四會沙糖橘”名氣大,很難保證當地長遠的銷售和產業持續發展[7]。
3 對策
1)加大品牌建設的扶持力度,選擇當地有代表性的沙糖橘的種植園打造品牌化的沙糖橘[8]。2)加強政策引導,提高產業規劃性,不要盲目種植。3)農業種植有風險,大力推廣農業保險,規避種植風險,對投保種植戶進行一定的經濟補償以挽回種植投入,為種植戶規避種植風險,讓農業保險成為果農的“保護傘”,讓果農種得放心、種得專業,間接促進沙糖橘產業規模化發展[9]。完善當地沙糖橘快速發展的配套措施,為沙糖橘產業在當地穩定、健康的發展提供保障。
4 結語
沙糖橘在茂名市的成功推廣應用,可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改善茂名市水果品類單一的結構難題,并借助產業轉移的發展機遇,改進沙糖橘栽培關鍵技術、控制生產成本、提高果品質量、拓展銷售渠道并增加經濟效益,對茂名市水果產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的產業的升級轉型起到推動作用,未來產業發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參考文獻:
[1] 嚴濤,陳金龍,唐桂成,等.耒陽市砂糖橘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6(07):270-272.
[2] 黃新秀.砂糖桔無公害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9(19):75-77.
[3] 彭乃容,陳標華.砂糖桔在五華縣的引種表現及“五個一”無公害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2(03):191.
[4] 黃曉雁,黎展文,戴國權,等.砂糖橘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果農之友,2016(03):10-11.
[5] 余加能,楊祖艷.無公害砂糖桔高產栽培技術[J].云南農業,2018(09):71-72.
[6] 黃海.砂糖橘主要病害防治技術[J].河北果樹,2018(03):46-48.
[7] 鐘曉宏.鄉村振興實踐之種植業產業化的辯證思考:以桂林市永福縣砂糖橘產業化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9(34):46-49.
[8] 藍子康.發展梧州砂糖橘產業的思考[J].中國熱帶農業,2011(02):50-52.
[9] 劉美任,甘雨,程雅婷,等.助力廣西鄉村振興的砂糖橘產業發展及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8(22):472-474.
(責任編輯:劉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