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靜
摘 要 花椒是一種香料植物,也是一種木本油料樹種,產自我國,栽培歷史悠久,經濟和生態價值高,固土能力強,適應性強,收益高。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花椒產業基地科技領先,但存在管理落后、單產低、果實不易采摘等問題。大力發展花椒產業可以繁榮經濟,擴大出口創匯,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基于此,分析耀州區花椒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產業發展對策。
關鍵詞 花椒;發展問題;對策;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
中圖分類號:F326.1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90
花椒屬蕓香科落葉小喬木或灌木,在我國已有悠久歷史,《詩經》中有“椒聊之實,繁衍盈升”的詩句。西漢皇后居住的宮殿稱作椒房殿,其墻壁用花椒和泥建筑,香氣滿室。花椒含有大量麻味素與芳香油,是傳統的調味品,還可以消食解脹、止咳化痰、健脾除風、止痛消腫和補火助陽等。花椒籽油中的亞麻酸含量高達30%,可制成保健品與治療心血管病的藥品。其提煉的芳香油可用于食品加工,花椒籽可提煉植物油,花椒葉與果皮可用作香料,嫩芽可食用。我國是世界第一花椒生產大國,長江黃河流域多個省區都有種植,且品牌繁多。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是花椒的主栽地,花椒栽培歷史悠久。耀州區花椒產業發展良好,但也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會制約耀州區的健康發展。
1 耀州區花椒生產情況
耀州區是我國花椒的重要產區,現有花椒1.39萬公頃,年產花椒6 720 t,年產值47 040萬元,花椒種植地主要分布在孫塬、小丘、關莊、寺溝、董河和石柱等地,其顆粒大,顏色紅,香味濃厚,麻味純正,名聲遠播,暢銷大江南北。近年來,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使得陜西省花椒產業發展迅速,人們栽植花椒的積極性高漲,房前屋后、庭院、四旁、荒坡和田埂廣為栽種,掀起了“興椒致富”的熱潮,花椒成了農民,特別是山區農民致富的首要產品[1]。
1.1 花椒加工業發展迅速
花椒產量的提高為花椒籽的深加工提供了原料。據調查,耀州區有花椒味素、花椒仁油、花椒粉等多種花椒加工系列產品,花椒產業的發展吸納了大量勞動力,增加了就業機會。為了做大花椒產業,耀州區集合科技商務會展區、農產品加工區等為一體的國家級花椒產業園區已經開始建設。
1.2 花椒生產從粗放經營轉向集約化
近年來,花椒逐漸從分散種植轉向連片建園,各個地區利用肥沃荒地擴大了椒園種植面積[2]。花椒建園有利于椒園管理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可促使花椒園的生產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在花椒生長區,廣大農民充分利用荒地種植花椒,實現了花椒的連片建園,花椒生產從粗放經營轉向集約化。
2 耀州區花椒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管理落后
本區花椒種植規模與效益有所增加,但達不到花椒管理標準。管理水平差異大,缺乏科學管理,全縣花椒園病蟲害發生嚴重,經濟效益尚未得到有效發揮。近年來,花椒栽種面積不斷擴大,形成了許多經濟林生產基地,但山坡建園未開展整地,導致土壤保水性能差,苗木難以成活;冬春干旱導致花椒落花,降低了產量;很多叢狀樹形主枝保留過多,沒有及時修剪,主枝延伸過長,結果部位外移,出現高、大、空現象;很多農戶都忽視了花椒病蟲害防治工作,導致每公頃花椒的純收入不到
8 000元,經濟效益低[3]。
2.2 病蟲害發展嚴重
建園時沒有按照因地制宜原則,管理粗放,導致花椒樹衰弱,病蟲害嚴重,影響了花椒的生長。一些山區由于落葉病為害,花椒葉提前脫落,導致花椒樹二次發芽。耀州區發生花椒蟬害,導致花椒樹枝條大量枯死,損失嚴重。2010年的凍害造成耀州區花椒減產50%,許多花椒樹大片死亡,造成慘重損失。
2.3 果實采摘不到位
1)人工采摘成本高。花椒需要人工采摘,但是當前勞動力成本上升,花椒采摘費從1元/kg漲到4~5元/kg。2)缺乏采摘人手。農村勞動力大量涌入城市,花椒到了采摘季節,勞動力緊缺,不能及時收獲。3)機械采摘效率低,一臺機器的采摘率不如2個人工。若遇上陰雨天氣,采出的花椒不能曬干,會導致產品色澤暗,香味淡,品質低。花椒抗凍性差,春季晚霜和冬季凍害發生頻繁,平均3年發生一次,導致耀州區嚴重減產,山溝與河道兩岸的花椒樹受害最重[4]。
2.4 品種混亂
花椒采摘、收集、播種尚未明確相關標準,因此苗木品質混雜。大紅袍由于采用有性繁殖,出現了種質變異,抗寒、抗旱性弱,如果遇上災害性天氣,將造成重大損失。
2.5 深加工技術落后
花椒企業多數以干花椒與花椒粉等產品為主,未進行深入加工,不能發揮花椒附加價值,如粉末狀調味系列目前僅有大紅袍花椒鹽與花椒粉,可與多種調料搭配豐富產品種類。花椒籽是花椒生產的主要產物,由于花椒籽用油的保質條件苛刻,花椒籽除少量被榨油外,常被農戶用作牲畜飼料或堆肥,造成資源耗損。花椒晾曬非常重要,關系到椒農的經濟利益。耀州區花椒制干工藝原始,主要通過晾曬與陰干制干,受天氣影響較大,如遇雨天,會導致花椒麻香味淡,色澤暗,賣相不好。
2.6 龍頭企業實力不足
耀州區花椒企業落后,其產品無競爭優勢,產業鏈條短,研發能力弱,未起到輻射帶動作用。龍頭企業沒有和農戶建立良好的利益銜接機制,沒有發揮其在花椒產業發展中的服務作用,沒有指導種植戶,沒有與種植戶形成利益共同體,不能適應當前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生產線落后,市場占有率低。
3 耀州區花椒產業化發展對策
針對耀州區花椒生產的諸多問題,必須進一步推廣先進的科學管理技術,確保花椒豐收。
3.1 提高對花椒生產的認識
廣大椒農對花椒生產管理認識不足,影響了花椒的生產與推廣。政府要充分認識花椒在當地農村產業中的作用,加強科技培訓,健全產業服務體系,明晰產權,處理好與群眾的關系[5]。要采取多種形式,讓椒農認清花椒產生的經濟與生態效益,讓花椒生產管理趨于規范化。
3.2 加大投資,提高科技含量
花椒生產要依靠科技進步,才能保障花椒優質、高產。因此,要加大投資,開展花椒霜凍害、病蟲害防治研究,人工干制技術與花椒深加工技術研究。在種植過程中,應采用良種選育、病蟲防害、合理施肥等技術。各地要充分利用當地人才,培養花椒管理技術人員,應與科研部門聯合,舉辦多種培訓班,狠抓培訓,加快花椒生產的產業化進程。
3.3 進行花椒區劃,提高花椒區規模效益
花椒是地域性強的商品性樹種,其產量與品質的優劣取決于對氣候的適應性,受溫度影響大。耀州區花椒凍害發生頻繁,要全面界定花椒適生區,對氣候變化大的地區應作出科學區劃,有步驟地發展花椒生產,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充分利用當地的氣候資源,應達到高產、優質的生產目的。應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實現規模效益,并加強產品深加工,提高其經濟效益,使花椒生產持續發展。耀州區曾提出“河谷糧油、丘陵果藥”的產業開發模式,當地應盡量發揮各類資源潛力,以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3.4 延長產業鏈
耀州區應建立商品椒名牌戰略,培養花椒深加工龍頭企業,引導企業與省內外食品科教等單位聯合,開發科技含量高的新產品。此外,當地還應開展花椒銷售,實現生產、銷售全面對接。
3.5 加強種植園建設管理
新建花椒園可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的荒山、荒坡、梯田、地埂、路邊、渠邊和房前屋后,風大的風口及低洼地忌栽植花椒,以降低建園密度。規劃中要堅持土壤肥沃地塊適當稀植,坡旱地適度密植原則,幼樹截干埋土防寒,加強樹體管理。各地要利用當地的人才,培養花椒管理人員,與科研部門聯合,抓好培訓,加快花椒生產。改造現有低產園,實行集約經營,做好水土保持、更新修剪等工作,使其盡快恢復樹勢。
3.6 選擇抗逆良種
選擇豐產、穩產、抗性強的良種母樹采種,提升花椒的抗凍力。政府建立凍害防控預警機制,推廣霜凍放煙等措施,減輕冬春霜凍對花椒生產的危害。此外,還要加大對無刺椒品種的研發,同時開發低成本的花椒采收技術。
參考文獻:
[1] 閆曉峰.徽縣花椒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0(12):52-53.
[2] 郝心悟.江津區花椒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0.
[3] 杜登武,胡文,王躍.漢源縣花椒產業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4(05):159-160.
[4] 陳繼紅.芮城縣花椒產業發展分析[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9,42(05):55-57.
[5] 陳亮.金陽縣青花椒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9(03):73-7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