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鑫
摘 要 發展農村經濟的過程中需要協調好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目前看來我國農村地區生態文明建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诖耍瑥霓r村生態文明建設中加強環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入手,闡述當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提出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工作的策略。
關鍵詞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環境污染問題;治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104
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農村地區存在一些的環境問題,要結合農村發展實際情況解決多種污染問題,以下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
1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加強環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
近年來,我國在農村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全面加強政策、資金投入,以此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努力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一方面,在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將環境污染問題處理作為重要工作,能夠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經濟整體發展較快,糧食產量逐年提升,而處理好環境污染問題能夠為農作物生長提供良好環境。另一方面,加強農村的環境污染治理有利于推進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比如通過耕地資源占補結合政策不僅保障了農民的實際利益,同時也最大程度保護了農村生態環境。此外,通過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投入有效優化了農村生態環境,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推動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1]。
2 當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
2.1 農業現代化發展導致水、大氣、土壤污染嚴重
當前,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加快,由此提升了作物產量,增加了農民的收益。但是,在農業生產和發展中,部分農民大量使用化肥,加之沒有采用輪作模式,導致土壤板結,嚴重降低了土壤肥力。此外,農藥的不合理利用導致有害物質殘留,不僅破壞了土壤環境,還帶來了一定的水污染問題。當前,政府明確提出禁止焚燒秸稈,實現秸稈的綜合化利用,然而在部分農村地區,由于技術、資金等問題農民未能科學處理秸稈。我國現有耕地面積約為1.2億公頃,每年可產生7億噸秸稈,其中40%的秸稈普遍以焚燒的形式處理。有研究發現,焚燒秸稈會排出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以及固體顆粒物,增加了人們患支氣管疾病的風險,而產生的大量濃煙會導致能見度下降,對公路、鐵路、航空運輸造成不利影響,大范圍持續燃燒秸稈還會導致霧霾天氣增加。
2.2 城鄉一體化中生產活動導致污染
當前,我國大力推動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然而在一些農村地區,由于城鄉一體化規劃建設存在問題,人居環境越來越差。當前,很多鄉村和城鄉結合部興建土木工程或者工業園區,不重視環境保護工作,還有很多農村地區垃圾處理基礎設施不完善,缺乏系統的環境監管,造成了大量生活污水、工業污水隨意排放,生活、生產垃圾未合理分類,甚至在河道附近設置垃圾場,隨意傾倒生活垃圾,難以降解的物質有可能進入農田或者水體,引發更為嚴重的生態問題。此外,當前農村地區普遍采取規?;图s化的養殖模式,然而部分養殖場管理人員缺乏環保意識,禽畜排泄物處理不合理,不僅導致空氣質量下降,同時還容易滋生多種病菌,威脅人們健康[2]。
2.3 城市環境污染向農村轉嫁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人地矛盾日益加劇,城市中的大量生活垃圾和廢棄物被運往郊區或者周邊農村地區,采取堆放或者填埋的方法處理。同時,由于近年來城市垃圾處理水平以及準入條件的提升,一些污染嚴重、高能耗的企業轉移到農村地區,還有一些鄉鎮企業通過招商引資將能耗大、污染風險高的企業設置在村鎮,在鄉村地區排放廢水廢氣,污染了河流、湖泊以及地下水體,危及人們的飲水安全,甚至會破壞生態系統。近年來,我國農村地區多發的水體污染事件已經為人們敲響了警鐘,所以在農村生態建設中必須切實加強企業環境管理。
3 開展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措施
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工作主要涉及農村的種植業、養殖業以及加工業,要做好村民日常生活和工業企業的污染源管理工作,這對于農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要以加強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為出發點,通過思想宣傳、制度完善、拓展資金渠道等有效改善當前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的被動局面,具體措施如下。
3.1 加強環保宣傳工作
在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開展中,當地政府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積極轉變廣大農民的思想意識,在重視農業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需要具有環保意識。一方面,當地政府可通過報紙、廣播、電視和新媒體等多種途徑加強環保宣傳工作,對廣大農民進行宣傳教育,使其意識到當前環保工作的嚴峻形勢。另一方面,需要意識到環境污染問題對農業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在具體宣傳工作開展中,利用多種途徑引導農民轉變傳統的經營模式[3]。
3.2 建立健全環保機制
在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形成以政府為主體,環保部門、農業部門積極配合的管理體系,針對農村實際情況進行深入調查和分析,制定出年度環境污染治理方案,明確落實各部門責任。環保技術人員應深入到農村地區分析大氣、水體、土壤中的污染情況,同時制定出獎懲機制,保證監測工作深入開展。針對當地企業,同樣需要制定出監管機制,對污染環境嚴重的企業加大處罰力度。
3.3 大力發展新型農業
一方面,鄉鎮以及農村政府需要切實做好宣傳工作,大力宣傳新型農業生產模式,加強技術推廣,結合農村生產實際打造完善的推廣體系,鼓勵廣大農民積極學習先進的種植和養殖技術,推動農村經濟轉型,走產業化發展道路。另一方面,當地政府、農業部門、環保部門要加強配合,以發展生態、安全、高效的農業經濟為出發點,加強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發展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此外,當地環保部門需要切實加強環保工作。有關部門要利用技術性措施加快農村有害物質的降解,指導農民合理使用化肥,鼓勵農民通過綠色種植模式提升農作物的附加值;當地政府也需要發揮出作用,通過政策扶持讓農民實現秸稈的資源化利用。
3.4 制定科學的農村建設規劃
針對當前農村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廢水不合理排放和生活垃圾隨意傾倒問題,政府要做好科學規劃與管理,打造村容整潔的環境。一方面,要科學進行土地規劃,推動村莊合并,積極建設新社區,當地住建部門可對農村住房進行合理規劃,改善村民的生活環境,提升村民愛護環境的意識。另一方面,需要根據農村地區特色采用村企合作或者產業帶動等建設模式,加強宅基地管理,確保土地資源合理利用。此外,還要在農村地區拓展農業生產和經營服務,比如全面提升農資供應和農產品銷售水平。當地政府還需要全面優化公路網和供水系統,全面保障村民用水安全,通過公路工程減少農村灰塵擴散,改善農村風貌[4]。
3.5 統籌城鄉和諧發展
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存在著城市污染轉嫁到農村的問題,影響了我國新農村建設。為此,需要統籌城鄉發展,建立完善的環境保護機制,避免城市污染源轉移到農村。此外,要根據實際情況打造新型城鄉一體化環保投入機制,采取城市支持農村和工業反哺農業的政策,全面加強農村環保資金方面投入。此外,農村必須拓展環保融資渠道,豐富投資機制,提升農村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的可操作性。在今后的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強法治建設,規范農村生產企業的污染物排放,對違規排放企業加大打擊力度[5]。
4 結語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情況直接關系到新農村建設成果,面對當前我國部分農村地區環保工作存在的問題,需要讓生態文明建設與社會發展結合起來,不斷推進鄉村生態文明建設進程,加強宣傳工作,完善環保機制,重視技術投入,最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參考文獻:
[1] 趙曉慶.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環境污染問題與治理對策[J].卷宗,2020,10(17):330.
[2] 伏森,陳懷遠,林文哲.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研究[J].鄉村科技,2020(05):110-111.
[3] 陳博,王垂漲.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0(08):137-138.
[4] 陶小明.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環境污染問題與治理對策[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8):4860.
[5] 萬利曉.有關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環境污染問題及其治理措施的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05):137-138.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