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西夏風俗概論

2021-07-15 04:41:20史金波佟建榮
西夏學 2021年1期
關鍵詞:西夏

史金波 佟建榮

西夏是一個多民族王朝,境內除黨項族外,還有漢、回鶻、吐蕃等族。其中黨項族為主體民族,在政治上占有優勢。漢族是西夏人口的主要構成部分,人口眾多、文化發達,在經濟文化和制度建設方面占有優勢;藏族和回鶻在政治、經濟上勢力較弱,但在宗教的傳播和發展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和特點。民族構成方面的這種特點,加上歷史上西北諸民族的融入,使西夏社會呈現出番漢并蓄、多元雜糅的風俗習慣。番漢并蓄、多元雜揉既體現在衣食住行、婚喪嫁娶、歲時節日等具體行為習慣上,更體現在番漢禮并用的風俗制度以及尊儒崇佛尚巫的意識形態上。(1)

一、多樣雜糅的風俗習慣

建立西夏國的黨項族本身就是一個多民族的融合體。黨項族內遷發展,其實就是一個與內遷地原有民族及周邊民族不斷交匯交融的過程,在交匯交融的道路上,一個不同于早期黨項族的新的黨項族不斷地形成。與此同時,不同文化、習俗也被不斷地整合、揉進原有黨項族習俗當中,加上境內漢、吐蕃、回鶻等多民族的共同存在,使西夏風俗習慣呈現出多樣雜糅的特點。

在飲食上,出現以食肉為主和以食糧為主兩類飲食習慣。其中食糧人群主要分布在適宜稼穡的農區,既包括接受了當地漢族傳統生產技術的黨項族人,也包括原本世代從事農耕的當地漢人。這些人群的飲食均有明顯的西北傳統,如喜食胡餅、燒餅、蕎麥、包子等,輔之以當地出產的羊、牛及水果蔬菜、野菜。同時受吐蕃及回鶻影響,也食用一些青稞制品及回鶻瓜、大石瓜等。牧業地區以肉、奶及奶制品為主。西北的牧業生產使得黨項族“烹牛羊,具酒食”的習慣得以延續,但農業區的同時存在,又讓食牛肉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

在服飾上,西夏社會有皮、毛等游牧民族服飾,也有麻布、絹帛等漢地傳統紡織品,還有中原地區剛剛開始使用的棉布。文職官員服飾中有“窄袍”“吊敦”“幞頭”“鞾笏”“金冠”“金蹀躞”等,武職官員服飾中有“旋襕”“金帖起云鏤冠”“銀帖間金鏤冠”“黑漆冠”“金涂銀束帶”,配“蹀躞”“結錐”“短刀”“弓矢韣”等。其中的“窄袍”“吊敦”“旋襕”“金帖起云鏤冠”等極具胡戎色彩,而幞頭、鞾笏、蹀躞等則為唐宋裝束。西夏法律明文規定,漢族臣僚必須戴漢式頭巾。違律不戴漢式時,有官罰馬一,庶人十三杖。(1)史金波、聶鴻音、白濱譯注:《天盛改舊新定律令》卷一二《內宮待命等頭項門》,法律出版社,2000 年,第431 頁。幞頭、裹巾、東坡帽等也見于百姓服飾中(2)魏亞麗:《西夏帽式研究》,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2014 年碩士學位論文。。

在服飾制度上,西夏有著和漢文化中一樣的等級限制,但具體的衣著顏色、圖案、裝飾又有明顯的西夏習慣。元昊立國時規定“民庶青綠,以別貴賤”。(3)[元]脫脫等:《宋史》卷四八五《夏國傳上》,中華書局,2000 年,第13993 頁成書于仁宗時的《天盛改舊新定律令》又規定“節親主、諸大小官員、僧人、道士等一律敕禁男女穿戴鳥足黃(石黃)、鳥足赤(石紅)、杏黃、繡花飾金、有日月及原已紡織中有一色花身,有日月的及雜色等上有一團身龍,官民女人冠子上插以真金之鳳凰、龍樣一齊使用。倘若違律時,徒二年。(4)史金波、聶鴻音、白濱譯注:《天盛改舊新定律令》卷七《敕禁門》,法律出版社,2000 年,第282 頁。

在建筑裝飾方面,皇家宮殿喜用大型的琉璃裝飾,裝飾物既有漢族傳統的鴟吻、四足獸,也有佛教色彩很濃的摩羯、迦陵頻伽、覆缽形的蓮花座等。

在婚姻嫁娶方面,西夏也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需征得女子本人的同意。彩禮是婚姻成立的條件,婚價由法律限定,家庭貧困者可以出勞力補償。締結婚姻除有漢地的說媒、納禮、食價、婚價、嫁妝、迎媳等“六禮”程序外,還有族親商議、飲酒食、設訂婚宴等內容。從婚約成立至迎娶一般需要三年。同時,還有游牧民族搶婚習俗的痕跡。和中原漢族一樣,婚后男子有“七出”的權力,但同時女子還有獨特的“三不出”權力,反映出西夏從法律層面上對婦女采取一定程度的保護。

召巫送鬼、禮佛消病、畫符箓化病、求醫服藥針灸等多種治病方法在西夏社會同時存在。西夏巫、卜合一,誦咒驅鬼的是巫師也是卜算師;醫學書籍既有中原的《孫真人千金方》,也有在中原基礎上形成的《明堂灸經》《治熱病法要論》《神仙方論》,還有眾多用本土藥材醫治本土病的偏方、驗方。

人去世后或土葬,或土葬與火葬相結合,墓地選擇有請巫師占卜的,也有通過堪輿、龜筮等方法選擇的。葬禮程序中有巫師作咒,也有亡靈超度,超度亡靈的法事上有僧人還有道士。親屬去世要服喪、哭泣、也要彈奏起舞。

早期黨項族無文字,但候草木以記歲時,內遷后四時耕作等皆用中原歷法。建國后在采中原歷法制度的基礎上,自制歷法。傳世有漢文、有西夏文、有夏漢合璧歷書。歷書內容有干支年月,同時注入二十四節氣、二十八星宿、二九曜星宿與該月時日的關系、六甲納者和建除十二客,望日、沐浴、歸忌、物候、神煞和選擇宜忌等內容。

西夏多種文字并存,早期黨項族有語言而無文字,內遷后,部分人逐漸接受漢語,使用漢文。西夏建國前夕,創制了自己的文字,被“尊為國字”。作為官方文字,西夏文(黨項族文字)在官署文書、法律條令、審案記錄、買賣文契、官私賬目、文學著作、歷史書籍、字典辭書、碑刻、印章、符牌、錢幣等方面被廣泛使用,大量的漢文典籍、漢文佛經、藏文佛經被譯成西夏文。與此同時,西夏社會還有漢語、漢文、藏語、藏文、回鶻文等其他文字。其中的漢文是和番文(西夏文)并行的官方文字,在社會政治、經濟各個方面被各個民族包括黨項族廣泛使用。為適應境內多民族多文化的國情,西夏不但有番漢對照的辭書《番漢合時掌中珠》,還有大量的夏漢合璧書籍、夏藏合璧碑文、佛經等。在多語的影響下,傳統的黨項語言也在悄然發生著一些變化,其他語言尤其是漢語詞匯及語法習慣走進了黨項語言中。

西夏書籍裝幀既有中原地區常見的卷軸裝、蝴蝶裝、經折裝、縫繢裝、粘葉裝、包背裝,也有源出印度貝葉裝的梵夾裝。還有蝴蝶裝印刷經折裝裝訂以及卷軸裝改裝經折裝的習慣。

西夏有在洞窟佛寺墻壁、紙張、絹帛、雕板畫、木板上繪制圖畫的習慣。繪制內容多為佛教題材,如佛像、說法圖、經變圖、菩薩像、佛教故事等;佛教故事有原生故事,也有如唐僧取經之類的民間傳說故事;一些社會生產、生活場景有時也被繪入佛教圖像中;圖像的裝飾圖案有金剛杵等佛教法器,也有龍、鳳、團花圖案、寶相花圖案、交枝卷草、波狀卷云紋等,尤喜用龍、鳳裝飾藻井。除此外,西夏一些供養人、施主人物也被繪入壁畫,并在旁邊留下姓名。

在常規放射治療中,脊髓、腦干、腮腺、顳頜關節、皮膚等組織器官,都會在高劑量射線下暴露,受到影響后,發生皮膚損傷、口干癥等副反應,對患者的治療安全造成影響。相關研究表明,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療的過程中,如果常規分割DT在10 Gy以上,在照射野當中的唾液腺,將會降低50%左右的分泌;如果分割DT在45 Gy以上,唾液腺將會受到不可逆的損傷。而采用調強放射治療技術,利用了多野共面照射的方式,同時與動態多葉光柵相配合,能夠優化調節正常組織受到的照射劑量,進而使放射治療產生的毒副反應發生率最大限度的降低。

西夏盛行歌舞,上自宮廷貴族,下到尋常百姓,小至日常生產、婚、喪、嫁、娶,大到戰時出征、使臣交聘、佛事法會都有歌舞音樂。西夏社會中有番樂和漢樂兩種音樂,政府行政機構中設“番漢樂人院”,包括番樂人院、漢樂人院。(1)史金波、聶鴻音、白濱譯注:《天盛改舊新定律令》卷一〇《司序行文門》,法律出版社,2000 年,第372 頁。西夏滅亡后,該地的音樂被統一稱為“河西樂”,成為元朝音樂的組成部分。

西夏人親屬間以“ ”(音“則”)區分輩分高低和親疏等次,一個基本家庭包括戶主、配偶及未成年孩子。基本家庭與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未出嫁的姑,平輩未成婚的兄弟、未出嫁的姐妹,兒子、兒媳、孫子、孫女等構成大家族,家族以父系為線。西夏家庭強調“孝”,子女孝順父母,晚輩孝順長輩,夫妻互敬,兄弟互助、姐妹互愛。

西夏有番姓、漢姓,同時雜以昭武九姓等其他姓氏。番姓即黨項姓,早期有八大部族,以族為姓,分別為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破丑氏、野利氏、房當氏、米禽氏、拓跋氏等,其中以拓跋氏最為強。至西夏建國后番姓多達300 余個,如此眾多的番姓,除嵬名、妹輕、臥利、野利、破丑等沿襲早期八大部族外,多由唐五代以來部族繁衍融合形成。

西夏的漢姓有如李、梁、蘇、劉、張、王、吳等傳統的漢姓,也有黨、渾、余等唐五代鮮卑、吐谷渾等民族曾使用過的姓氏。使用漢姓的有漢人,也有黨項族人。使用漢姓的黨項人一般會在姓后面綴個番名,如“梁乞埋”“梁乞逋”等,呈現獨特的番漢合璧特征。

西夏的命名也是番漢并存,有的用“仁”“忠”“德”“榮”“茂”“昌”等名,與中原地區漢族人名用字沒有區別;有的用狗、豬、驢等賤名,使用賤名是西北地區下層民眾的普遍習俗;有的以山、月份、斤兩為名,這是黨項進入西北后民族融合的結果。另外,黨項還有彌藥、漢、羌等民族稱謂和禪定、般若、佛塔、金剛等宗教詞語的人名。在命名制度上,平輩中也有排行,如仁孝、仁友兄弟(1)[元]脫脫等:《金史》卷一三四《西夏傳》有“泰和六年三月,仁孝弟仁友子安全,廢純祐自立”。中華書局,1975 年,第2871 頁。,吳名革、吳名山兄弟。(2)[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五〇五,哲宗元符二年正月甲子,中華書局,2004 年,第1281 頁。這類人名中,除源自漢文化命名中的行輩制度外,許多是西夏的連名習慣所致。連名是普遍存在于西夏黨項族命名中的一種現象,有父子(女)、母子(女)、兄弟等多種類型。如一戶一家中父親名字(麻藏達家茂)、母親名字(梁氏小寶),兒子起名(達家寶),既包含父親名字中的(達家),又包含母親名字中的(寶)。女兒起名(達家舅),包含父親名字中的;一戶人家中兄弟可以分別命名(羅移達家山)、(羅移般若山),其中兄弟名中都含有(山),見于文中的“吳名革”與“吳名山”等類人名即屬于此。

總之,黨項內遷后對各民族的接納吸收,建國后境內漢、吐蕃、回鶻等多民族的共同存在,使得西夏社會在方方面面都呈現出多樣雜糅的特點。

二、同行并用的禮儀制度

多樣雜糅尤其是番漢雜糅的背后是同行并用的番、漢禮儀制度。所謂“番禮”是指注重黨項族自身固有習慣習俗的禮儀制度,用黨項族的習慣協調處理各個部族之間的關系與利益。所謂“漢禮”,是指以漢文化為核心的禮儀制度,強調用中原漢族的禮儀規范調節統治秩序。

不同禮儀制度代表不同的文化傾向與不同的利益集團。西夏自立國之初就存在著番、漢禮之爭,兩種禮儀制度在斗爭中相互融匯,最終形成了多樣雜糅的西夏文化習俗。

景宗元昊為建立政權,強調蕃性,凸顯黨項部族特征,舍棄自唐以來的李姓、改姓嵬名,下令禿發、衣皮毛,制蕃字、立蕃學。毅宗諒祚親政后,與宋修好,請求宋朝下嫁公主,派使臣上書表達仰慕中原衣冠之意,求復李姓,求賜書籍、廢蕃禮,行漢儀。毅宗去世后梁太后掌控朝野大權,一改毅宗做法,提倡番禮,頻繁侵宋。惠宗秉承喜習漢文化,對入夏漢人以禮相待,親政后力主行漢禮,改善與宋關系。崇宗乾順早期,大權由其母小梁太后把持。小梁太后緊步大梁太后后塵,繼續推行番禮。梁太后去世后,崇宗親政,開始著手發展漢文化。于貞觀元年即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建立國學,設弟子員三百,以廩食之。(1)[元]脫脫等:《宋史》卷四八六《夏國傳下》,中華書局,2004 年,第14019 頁。仁宗即位后,進一步推進漢學教育。人慶元年即宋紹興十四年(1144)在皇宮內建立小學,凡宗室子孫7 歲至15 歲都可以入學,專門請教授講課,仁宗和皇后罔氏也常前往訓導。令各州縣立學校,弟子員增至三千人。第二年,又建立大漢太學,仁宗親臨太學祭奠先圣先師孔子。夏人慶三年即宋紹興十六年(1146)尊孔子為文宣帝,設孔廟,規格同帝王,孔子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儒家經典成了西夏讀書人的案頭卷本,更是進入仕途的敲門磚。西夏名相斡道沖,年5 歲時以《尚書》中童子舉,精通五經,譯《論語注》,作《論語小義》20 卷,又作《周易卜筮斷》。儒家思想更成為西夏制定法律、制度的指導思想,著名的《天盛改舊新定律令》即以儒家思想為依據。《論語》《孟子》《孝經》《禮記》等儒家經典被譯成西夏文,《圣立義海》《西夏諺語》等西夏原創作品也處處貫穿著儒家的道德精神。甚至國師鮮卑寶源的著作《賢智集》也沒有離開儒家的處事之道。儒家思想已成為王朝、政府、官員、百姓的主要行為依據。

三、兼收并蓄的多元信仰

西夏建國時,黨項進入西北內地幾百年,深受漢族文明的浸潤,元昊建國時雖創制蕃文強調番禮,(1)[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一九,景祐三年十二月辛未,中華書局,2004 年,第2814 頁。但在治國理念中儒學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將《孝經》《爾雅》等儒家經典及《四言雜字》等漢字蒙學書籍翻譯成西夏文,番學成為推廣儒家文化的工具(2)[元]脫脫等:《宋史》卷四八五《夏國傳上》記載:“教國人紀事用蕃書,而譯孝經、爾雅、四言雜字為蕃語”。中華書局,2004 年,第13995 頁。;崇宗乾順后期有御史中丞薛元禮上言:“士人之行,莫大乎孝廉;經國之模,莫重于儒學。昔元魏開基,周齊繼統,無不尊行儒教,崇尚《詩》《書》,蓋西北之遺風,不可以立教化也。”強調董仲舒的“不素養士而欲求賢,譬猶不琢玉而求文采也”的養賢論(3)[清]吳廣成著,龔世俊等校:《西夏書事校正》卷三一,甘肅文化出版社,1995 年,第359 頁。。乾順納其言,建國學,設弟子三百,立養賢務(4)[元]脫脫等:《宋史》卷四八六《夏國傳下》,中華書局,2004 年,第14019 頁。;仁宗時儒學在治理國家、規范社會秩序中的核心地位更加彰顯,皇權被推上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天盛改舊新定律令》開篇即規定:“欲謀逆官家(皇帝),觸毀王座者,有同謀以及無同謀,肇始分明,行為已顯明者,不論主從一樣,皆以劍斬,家門子、兄弟節親連坐。”(5)史金波、聶鴻音、白濱譯注:《天盛改舊新定律令》卷一《謀逆門》,法律出版社,2000 年版,第111 頁。與維護皇權相伴的是不遺余力地推行孝義,以孝治天下,把對雙親的“孝”與對皇帝的“忠”緊密聯系在一起,規范著上至百官下至百姓的日常行為。“失孝德禮”為十惡之一,位在謀逆之后,宣揚“上孝帝之行也,天下揚德名,地上集孝禮,孝德遍國內,此帝之孝也。次孝臣僚,持以德忠禮,不出惡名,以帝之賞,孝侍父母,則臣之孝也。出力干活,孝侍父母,國人孝也。”(6)[俄]克恰諾夫,李范文、羅矛昆譯:《圣立義海研究》原譯文為“揚天下德名,集地上孝禮”,今改譯為“天下揚德名,地上集孝禮”。寧夏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74—75 頁。

以儒治國的同時西夏王室大力推行佛教。黨項族內遷的銀夏地區早有佛教流傳,河西走廊是佛教東傳的孔道,自涼、魏開始就寺窟林立,西夏北面的契丹、南面的宋朝、西面的回鶻早已接受佛教。西南的吐蕃在贊普朗達瑪禁佛后,成為藏傳佛教的中堅力量,處于漢族、契丹、回鶻、吐蕃幾個信仰佛教的民族中間,黨項人很快接受了佛教。太宗、景宗、毅宗、惠宗四朝曾6次向宋求賜佛經。在求賜佛經的同時,西夏開始了持續的大規模譯經、校經活動,所譯佛經包括漢傳經藏、藏傳經藏及梵文經藏。

在統治者的推動下,西夏境內寺廟林立、僧人眾多,從尋常百姓到王室貴族的各個階層都有佛教信徒。人去世后要有法事活動。統治者發起的佛事活動規模宏大,如仁宗“三七日”時,西正經略使在涼州護國塔作佛事上,“延請禪師、提舉、副使、判使、住家、出家諸大眾等三千余員”。(1)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手稿部藏黑水城文獻Инв.No.117。仁宗去世二周年時,羅太后主持舉行大型法會,期間“度僧西番、番、漢三千員,散齋僧三萬五百九十員”。(2)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編:《俄藏黑水城文獻》第2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第272—273 頁。西夏中書相賀宗壽亡故后,其子法事活動上請僧眾等七千余員;身體有恙,也會印施佛經,以求痊愈。天盛十九年即宋乾道三年(1167)太師上公總領軍國重事秦晉國王任得敬,因疾病纏綿,日月雖多,藥石無效,而印施《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對皇帝的敬愛活動也要有僧侶參加。《圣立義海》“九月之名義”下“善月中會”條記有:“九月十五賢圣聚日,禪僧興日,君德民孝,敬愛皇王”。時令節日也多與佛教有關。每年的正月、四月、七月、十月的初一,需要全體官民禮佛,共同祈福(3)[清]吳廣成著,龔世俊等校:《西夏書事校證》卷二二,甘肅文化出版社,1995 年,第252 頁。。元昊時專門規定四月三日為禮佛圣節,全國官民要禮佛。“善月”“金剛”“禪定”“般若”“塔”等佛教名詞還見于西夏普通百姓的名字當中。

早期黨項族“三年一聚會,殺牛羊以祭天”。(4)[唐]李延壽:《北史》卷九六《黨項族傳》,中華書局,2003 年,第3192 頁。后來,有了鬼神崇拜,“篤信機鬼,尚詛祝”。(5)[元]脫脫等:《宋史》卷四八六《夏國傳下》,中華書局,2004 年,第14029 頁。“所居正寢,常留中一閑,以奉鬼神,不敢居之,謂之‘神明’,主人乃坐其旁。”(6)[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八,中華書局,2015 年,第8 頁。生病“不用醫藥,召巫者送鬼”,“西夏語以‘巫’為‘廝’也;或遷他室,謂之‘閃病’”。(7)[元]脫脫等:《遼史》卷一一五《西夏外紀》,中華書局,2003 年,第1524 頁。人死后請巫者送葬,作咒。行軍作戰要占卜,戰死要“殺鬼招魂”(8)[清]吳廣成著,龔世俊等校:《西夏書事校證》卷二二,甘肅文化出版社,1995 年,第252 頁。。國遇大事要“祭地神大神”,夏乾祐七年(1176)仁宗在甘州鎮夷郡立《黑水建橋碑》,敕告鎮夷郡黑水河上下“所有隱顯一切水土之主,山神、水神、龍神、樹神、土地諸神等”,以求“諸多靈神,廓慈悲之心,恢濟渡之德,重加神力,密運威靈,庶幾水患永息,橋道久長。”(9)杜建錄:《黨項西夏碑石整理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年,第162 頁。

西夏也有道教流行,元昊出征常攜《太乙金鑒訣》,以推演敵情。(10)[元]脫脫等:《宋史》卷四八五《夏國傳上》,中華書局,2004 年,13993 頁。其子寧明因“從道士路修篁學辟谷,氣忤而死。”(11)[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六二,慶歷八年正月辛未,中華書局,2004 年,第3901 頁。民間常利用《六壬課秘訣》《六十四卦圖歌》等書以占吉兇禍福,也有施刻《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經》、繪制懸掛《玄武大帝圖》等道家經典或圖像以避兇求福。

總之,作為一個多民族政權,西夏在繼承發展黨項族自身固有文化習俗的同時,更多地吸收了境內外其他民族文化,特別是儒學與佛教,儒家思想是其治國的基本指導思想,規范著君臣、父子、夫婦等人群行為,維護著社會秩序。佛教為國家運行提供精神慰藉,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儒佛相互融合,相互補充,與鬼神信仰、巫術詛咒、迷信占卜等共同構成了西夏社會的精神家園。

四、小結

西夏境內多樣雜糅的風俗習慣、同行并用的風俗制度、兼收并蓄的精神信仰不僅源于境內外多樣的文化,而且得益于比較寬容的民族政策和相對融洽的民族關系。

西夏沒有刻意采取民族壓迫政策,各民族共同參與政治生活,西夏法律規定“番、漢、西番、回鶻等共職時,位高低名事不同者,當依各自所定高低而坐”,“名事同、位相當者,不論官高低,當以番人為上”。(1)史金波、聶鴻音、白濱譯注:《天盛改舊新定律令》卷一〇《司序行文門》,法律出版社,2000 年,第377 頁。這里所說的“名事”“位”,系指職官的實際任職和品位。顯然,西夏官員地位的高低取決于“名事”“位”,而不是民族,“名事”“位”相同時才強調番人的特殊地位。元昊立國前后,強調番人要衣皮毛、事畜牧,制番文,實行禿發,但并未對其他民族做出要求。仁孝時,倡導番漢民族互學對方語言,漢敬番人智者,番崇漢人賢士,編制番漢雙解字典《番漢合時掌中珠》。(2)《番漢合時掌中珠》序中指出:“今時人者,番漢語言可以俱備,不學番言則豈和番人之眾;不會漢語則豈入漢人之數。番有智者,漢人不敬,漢有賢士,番人不崇,若此者,由語言不通故也”。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編:《俄藏黑水城文獻》第10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第2 頁。同時,法律中明確規定“漢臣僚當戴漢式頭巾,違律不戴漢式(頭巾)時,有官罰馬一,庶人十三杖”(3)史金波、聶鴻音、白濱譯注:《天盛改舊新定律令》卷一二《內宮待命等頭項門》,法律出版社,2000 年,第431 頁。即用法律形式有意地保留多樣尤其是漢族的風俗制度。總體上來說,西夏沒有出現遼代那樣的民族分別治理政策,也沒有出現元代人分幾等的民族等級制度,西夏境內的民族矛盾、民族沖突并不明顯。

另外,對待周邊外來的文化,西夏也基本上采取主動吸收和拿來的態度,毅宗諒祚多次派使臣求賜佛經及各類書籍。入夏的宋地文人多被以禮相待,有的甚至委以高官厚祿,諸如來自宋朝的謀臣學士,來自回鶻、吐蕃、印度的僧侶數量都比較大。所有的這些政策、態度為西夏境內非主體民族文化習俗的保留以及各種習俗的交流、交融提供了很好的政治生態。

猜你喜歡
西夏
西夏語“頭項”詞義考
西夏研究(2020年1期)2020-04-01 11:54:26
西夏“城主”及其淵源考
西夏學(2020年2期)2020-01-24 07:42:46
西夏官印史
收藏界(2018年1期)2018-10-10 05:23:16
西夏本《佛說延壽命經》考釋
西夏學(2018年1期)2018-04-29 09:08:42
西夏靜州新考
西夏學(2018年1期)2018-04-29 09:07:02
西夏“上服”考
西夏學(2017年1期)2017-10-24 05:31:32
試述西夏軍抄
西夏學(2017年1期)2017-10-24 05:31:22
釋西夏語詞綴wji2
西夏研究(2017年1期)2017-07-10 08:16:55
西夏喪服制度及其立法
西夏研究(2017年1期)2017-07-10 08:16:55
再考西夏的馬
西夏學(2016年2期)2016-10-26 02:21: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a一级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鲁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伊在人亞洲香蕉精品區| 亚洲狼网站狼狼鲁亚洲下载|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婷婷色中文|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1024国产在线|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98超碰在线观看|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成色7777精品在线|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19综合中文字幕|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色偷偷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精品五夜婷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成人高清无码| 91在线播放国产|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日本欧美精品|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国产乱子伦视频无卡顿| 2021国产在线视频|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91小视频| 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的| 视频二区欧美|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欧美午夜精品|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 亚洲视频在线青青| 国产成人91精品|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91久久精品国产| 热99精品视频| 四虎在线高清无码|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亚洲va视频| 亚洲VA中文字幕|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青青极品在线| 国产丝袜啪啪|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亚洲视频欧美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