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磊,吳 華,孫艷坤
(齊齊哈爾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龍江縣位于黑龍江省西部,庫勒河從縣城穿過,同時縣城西側還有嫩江右岸主要支流雅魯河過境。根據龍江縣城市總體規劃,縣城庫勒河沿岸及周邊規劃為居住、綠地、服務功能區,沿河規劃龍灣河公園,依托公園構成橫穿城區的濱水景觀綠帶。但是庫勒河自身水資源匱乏,河道內濕地生態用水、城市景觀用水不足。為了改善縣城的河道水環境條件,實現水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建設龍江生態新城,將雅魯河水引入庫勒河來補充龍江縣城的生態用水,實現兩河連通工是非常必要的。
雅庫連通工程規劃范圍自雅魯河九龍渠首,由西北至東南縱穿九龍灌區和龍江縣城區,至南部城區東邊緣,依托九龍灌區灌排渠系,連通雅魯河和庫勒河。
庫勒河是嫩江右岸支流,發源于龍江縣北部丘陵地,流域面積為762km2,主要由沿河坡水溝匯合后形成,海拔高程在168.00-229.50m之間。上游無固定河道,稱為八岔河,下游稱為庫勒河,為季節性河流,有固定河道,流經龍江縣黑崗鄉、華民鄉,在罕伯岱村南老龍頭東側匯入嫩江,河道彎曲,溝汊較多,河床沖刷嚴重,主河槽10-60m寬。庫勒河其左岸是丘陵臺地,右岸是雅魯河,河道是夾于丘陵和雅魯河左堤之間的低洼地,河勢漫散,河叉縱橫,迂回曲折。
雅魯河是嫩江右岸七大支流之一,發源于大興安嶺南麓關帝廟嶺,流經內蒙博克圖、巴林、扎蘭屯市,由成吉思汗邊壕入黑龍江省,經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和龍江縣,最后匯入嫩江。雅魯河河道全長404km,流域面積19798km2,河谷寬2-3km,主河槽寬10-30m。干支流均處于山地林區,地形起伏大,坡陡流急,植被茂密,河谷中發育有沼澤[1]。
龍江縣內雅魯河干流引水工程有九龍、馬場、雅嫩、和平等4處水田灌區及1個“七一運河”引水工程。龍江縣上游雅魯河水系和庫勒河水系連通可以利用的現有引水工程有九龍灌區引水工程和馬場灌區引水工程。
根據河道引水工程現狀,對比分析馬場渠首引水和九龍渠首引水兩個方案。
1)馬場渠首引水方案
馬場渠首引水方案自馬場渠首進水閘開始,利用加固馬場干渠3.0km,于雅左一堤交叉處重建馬場防洪閘,然后新建連通渠道2.6km,自馬場防洪閘連接至庫勒河。此方案連通渠道總長5.6km,其中新建連通渠道2.6km,加固渠道3.0km,新建防洪閘2座,新建方涵3座。
該方案設計引水流量4m3/s,馬場干渠加固段3.0km位于雅魯河河道灘地,底寬10m,由于與河道支汊交叉較多,渠道內外斷面均采用格賓石籠加固,梯形斷面邊坡1∶2;重建馬場防洪閘,鋼筋混凝土涵閘,3孔,單孔寬2m;新建連接渠道底寬3.5m,梯形斷面,采用預制混凝土魚巢式砌塊護砌;連通渠道出口新建鋼筋混凝土涵閘與庫勒河相接,2孔,單孔凈寬2m。
該方案新建渠道需工程永久占地5.2hm2,工程總投資2800萬元。
2)九龍渠首引水方案
九龍渠首引水方案自九龍渠首進水閘開始,利用九龍干渠,于九龍干渠5+564樁號處入八支渠,八支渠末端連接至九龍干溝,最終連接至庫勒河,連通渠道全長22.978km。其中利用九龍干渠5.564km,擴建八支渠2.697km,九龍干溝疏浚14.717km;新建建筑物17座,其中分水閘1座,節制閘2座,涵洞14座。

表1 引水方案比較表
該方案設計引水流量4m3/s,九龍干渠樁號0+000-1+525段渠道為土渠,進行加固襯砌,梯形斷面,底寬13m,邊坡坡比1∶2.0,生態網格護坡;樁號1+525-5+564段渠道底寬5m,邊坡坡比1∶1.25,預制混凝土板襯砌,滿足本次引水需要。八支渠需拓寬加固,渠道底寬3.5m,梯形斷面,采用預制混凝土魚巢式砌塊護砌;九龍干溝需疏浚,采用梯形斷面,底寬4.0m-15m,邊坡系數1∶2.5-1∶2.0。
該方案工程投資3100萬元。
通過以上兩個方案的對比分析,馬場渠首引水方案連通線路短,但馬場渠首按臨時修復工程建設,現損毀破壞嚴重,且每年淤積,改建費用高,另外該方案新建渠道占地均為基本農田,征地實施困難;九龍方案渠首建于2015年,運行狀況良好,該方案連通線路較長,但均利用現有渠道,無需新建連通渠道,無需新增工程永久占地,但工程投資稍大[2-3]。
綜合以上分析,雅庫連通工程建設推薦采用九龍渠首引水方案。
雅庫連通工程建成后,龍江縣城將構建成“一區、兩帶、十湖”的生態格局,實現“河清、景美、宜居”的生態目標,將龍江縣庫勒河沿岸打造成黑龍江西部地區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區。該工程體現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有關要求,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考慮了區域水資源、水生態條件,統籌城鄉、全面謀劃了區域水系連通總體布局,突出鄉村水系連通工程建設,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和河流生態,協同推進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