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博文,任科亮
(1.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地下工程分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2.浙江交工金筑交通建設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500)
某段改(擴)建工程路線總體為南北走向,起點位于世紀大道交叉口,起點樁號 K14+890,終點位于木業大道交叉口,終點樁號 K22+480,路線總長度 7.59 km。城區高架橋主墩結構形式為72 m+120 m+72 m變截面連續箱梁,采用掛籃施工,主墩為137#、138#墩,邊墩為136#、139#墩,主墩位于南星港航道南北兩側,均在岸上。主橋全寬27 m,采用左、右兩幅箱梁并通過箱梁之間的濕接縫聯接來進行設計。單幅箱梁采用單箱單室截面,直腹板、箱梁頂板寬13.25 m,懸臂長3 m,箱室底寬7.25 m,頂板厚度為30 cm,底板為變厚度,墩頂支點處為160 cm,跨中為32 cm,腹板亦為變厚度,墩頂支點處腹板厚度為90 cm,跨中腹板厚度為50 cm,其中在1#塊和9#、10#塊分別漸變一次腹板厚度。端支點橫隔板厚度為190 cm,墩頂中支點橫隔板厚度為350 cm。橋面橫坡為單向2%,橫坡以箱梁腹板高度變化來形成,箱梁底板為平坡。主橋采用C55混凝土。
城區高架橋主橋上跨南星港(規劃Ⅴ級航道)采用72 m+120 m+72 m變截面連續箱梁,主橋平面位于R=1 950 m的圓曲線上,采用掛籃懸澆法施工,主墩為137#、138#墩,邊墩為136#、139#墩,主墩位于南星港航道南北兩側,均在岸上,在掛籃施工的過程中主要涉及到在通航水域上方施工。變截面現澆連續箱梁梁體混凝土采用C55,共8 395.4 m3,箱梁施工共分16個節段,0#塊高度7 m,長11.5 m,采用支架現澆法施工,支架設計采用三柱鋼管混凝土樁支架,與臨時固結體系為一體,預埋件分別在承臺及墩身施工時進行預埋。主墩施工時在承臺和墩身施工時預埋鋼板作為鋼管樁支架連接件,單幅箱梁橫向布置3根,縱向布置2排,鋼管直徑820 mm,壁厚10 mm;0#塊施工完畢并設置臨時固結后,在墩頂梁段上進行掛籃安裝調試,進行后續1、1`#梁段的掛籃懸澆施工;當新澆梁段養生至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的張拉要求后,進行預應力張拉及孔道壓漿,然后掛籃向前移動就位進行下一個梁段施工,如此循環推移,在施工12#梁段的同時進行邊跨現澆段的施工,直至完成最后一個懸澆梁段的施工。
托架通過對拉桿和銷軸緊固在墩身上,緊固組裝、質量檢驗達到要求后需進行預壓試驗,緩解托架非彈性變形,并確定彈性變形量,驗證托架施工過程無此安全風險,為以后0#塊混凝土施工提供立模標高。由于施工過程中托架支撐0#號塊承受較大載荷,按照堆載法進行預壓施工,預壓材料需求量多,項目運轉組織的難度加大,時間周期將極大延長。支架體系搭設完成后,對其進行施工前的預壓,以確定其強度、剛度及穩定性,并消除非彈性變形,同時獲得支架彈性變形數據,以便在底模標高調整時,預留反拱,以滿足施工后梁體設計標高的要求。
預壓在0#塊已鋪設好的底模上進行,預壓最大荷載是設計荷載的1.2倍,采用堆載混凝土預制塊和鋼材的方法對托架進行分級預壓,加載時按照20%、60%、100%、120%預壓荷載分四級加載,并觀測其變形和沉降。預壓方法采用預制混凝土塊(80 cm×80 cm×300 cm,約重4.6 t)。
0#塊墩頂部分混凝土由墩身自身承擔,因此只考慮兩懸臂及翼板部分所承受的重量,0#塊混凝土單幅方量為380.66 m3,總重989.7 t,墩頂重量485.1 t,預壓區域重量504.6 t,按重量1.20倍計算上施工、材料等荷載,如表1所示,測量結果,共計需要預壓重量605.5 t,0#塊各區域預壓荷載數值。

表1 0#塊支架沉降監測
(1)托架預壓時,先施加20%的荷載,以消除非彈性壓縮值,此時停止加載,測量托架沉降,記錄相關數據;然后加載到60%的荷載值,再次測量托架沉降,記錄相關數據;繼續加載至100%的荷載值,測量沉降值,最后加到120%,靜置1 d,觀察結構桿件是否有變形,焊縫是否出現裂紋等。預壓試驗結束應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并提供箱梁底模修正后的立模標高。
(2)測點縱橋向布置4排,分別在0#塊中心向兩側2 m、0#塊的端部、翼板邊緣位置;橫橋向根據截面的結構形式布置3個點,即測點。
(3)墩兩側腹板中心位置附近設置1個觀測點,即測點。
(3)堆載過程中隨時觀察托架變形情況,重點應觀察牛腿焊縫連接。堆載完成時進行標高測量,并且逐日進行沉降觀測,沉降穩定穩定后(據《鋼管滿堂支架預壓技術規程》JGJ/T194-2009第4.1.6條規定:各監測點連續24 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 mm或連續72 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 mm即可視為沉降穩定,預壓合格)卸下荷載,觀測模板標高,并且每天進行觀測,托架回彈變形穩定后,進行高差對比,得出彈性變形值和非彈性變形值。
墩柱施工完畢,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采用C50混凝土在墩頂墊石縱向兩側各澆筑4個2.925 m×0.5 m×0.55 m臨時支墩(倒角同墩柱倒角),橫橋向側面砌筑24磚墻,將墩頂封閉,填滿中粗砂,用水夯實。支座四周塞滿泡沫板,防止沙子進入支座影響支座位移?,F澆支架由墩身兩側各布置的3根外徑820 mm、壁厚10 mm的螺旋鋼管。鋼管底(承臺頂)和鋼管頂(箱梁底)均預埋鋼板,鋼板分別通過預埋錨固筋和精軋螺紋鋼固定在承臺頂及箱梁底部,螺旋鋼管與鋼板接觸面滿焊并加焊加勁板。鋼管通過開口并焊接斜撐加工I45a托架,托架上方依次安裝I45a主承重梁、I25a分配梁、箱梁側模以及竹膠板底模。0#塊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及施工荷載通過各級工字鋼體系向下傳遞至螺旋鋼管,進而通過鋼管預埋鋼板傳遞至主墩承臺,期間正式支座暫不參與受力。
通過MIDAS仿真軟件對托架進行有限元的應力、應變分析,并根據應力應變的仿真結果對托架焊縫進行強度計算。實際工程應用過程中,預壓載荷提升到120%時,墩側托架測點發生最大沉降,實測最大沉降為13 mm,理論計算為14 mm;墩間托架測點位置處出現最大沉降,實測為15 mm,理論計算為16 mm。當托架卸載到0%時,實測最大非彈性變形為6 mm,出現在位置處。現場托架各組件未出現焊縫裂開等缺陷問題,實測應變結果與有限元仿真結果相近,可以表明千斤頂預壓能夠符合現場施工要求,滿足施工的設定需求。
托架加工時要保證焊縫質量,嚴格按照施工設計圖紙中規定的焊縫尺寸施焊,并采取合理的施焊順序,控制焊接變形,焊縫尺寸要飽滿,避免虛焊等現象。在托架起吊安裝前,對重要部位的焊縫按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進行探傷。對目視檢察不合格、探傷檢查不合格的焊縫應進行補焊,以保證施工安全。托架安裝時,要確保托架安裝位置的準確性,注意桿件位置及托架在豎平面內位置的準確。同時注意其水平面上的高程控制,保證實際受力狀態和設計受力狀態相符合。托架加工完成后,先進行托架的試拼,以保證每個桿件均能順利安裝。墩身一側的3肢托架安裝完成后,立即安裝水平桁架。水平桁架安裝完成后方能安裝分配梁(2I50a工字鋼),以確保托架的穩定性。分配梁(2I50a工字鋼)和托架節點采用U型螺栓進行連結,以防止外側懸臂端發生傾覆事件。在支架預壓施工中,應密切觀測結構的變形數據,發現異常變形應立即停止施工,查明原因、安全處理后方可接續施工。在托架拆除時,必須按照與安裝相反的順序由上向下逐層拆除。
某城區高架橋為工程依托,對主橋0#塊托架采用銷軸及對拉桿進行固定,有效地減少了托架的焊接量,加快了托架安裝速度,同時采用多點千斤頂上下反壓梁和精軋螺紋鋼錨固在行走軌道上,同時克服傳統預壓施工中受天氣影響大、所需預壓材料多、施工組織困難,施工工期長等難題,取得了較好的工程實際效果。在施工中通過對托架沉降以及焊縫的觀測可得,托架強度和剛度能夠滿足施工的要求,對其進行施工前的預壓,以確定其強度、剛度及穩定性,并消除非彈性變形,同時獲得支架彈性變形數據,以便在底模標高調整時,預留反拱,以滿足施工后梁體設計標高的要求,可為同類型橋梁設計和施工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