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先銘,王欣
(1.平陰縣人民醫院信息科;2.平陰縣人民醫院組織人事科,山東 平陰 250400)
隨著醫療護理整體要求和水平的提高,如何提高醫院自身的護理服務文化成為各醫院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門診部是醫院人員最密集且最重要的部門之一,是最直接向門診患者提供相關門診服務的部門,這一服務不僅包括物態服務,也包括意識服務,目的在于滿足患者基本就診需求。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互聯網+醫療”成為醫療發展新趨勢。
智慧醫療是一種互聯網新型醫療模式,能顯著提高就診效率,節省大量人力物力資源,利用其優化掛號服務系統對門診患者和醫院發展均有益。為彰顯智慧醫療優化掛號服務系統的優越性和可行性,現進行以下研究。
以簡單隨機抽樣法納入2018年5~12月(期間采取人工掛號、等候就診)至我院門診就診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設置為參照組,另簡單隨機抽樣法納入2019年1~7月(期間采取智慧醫療優化掛號服務系統)至我院門診就診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設置為優化組。參照組患者由76例男性和44例女性組成,年齡20~78(40.21±8.59)歲;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37例、高中及中專69例、本科及以上14例。優化組患者由74例男性和46例女性組成,年齡19~76(40.52±8.64)歲;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41例、高中及中專67例、本科及以上12例。對比兩組基本資料參數均保持了同質性(P>0.05)。
參照組采取常規掛號方式。患者需持有效證件(如身份證)至指定窗口排隊掛號,掛號繳費成功后至相應科室候診,等待語音叫號以及LED顯示屏提示進入就診室,醫生接診并詢問患者病況,開檢查單讓患者繳費并接受檢查,拿到檢驗結果單后讓門診醫生看報告并分析檢查結果。排隊劃價繳費至相應窗口拿藥。
(1)記錄就診各環節消耗時間。主要記錄兩組患者掛號時間、候診時間、收費時間、取藥時間。
(2)焦躁情緒評估。安排專業人員以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對兩組就診患者的焦躁情緒進行評估,該量表由華裔教授Zung在1971年編制,可對患者的主觀癥狀進行分析。
(3)依從性評估。就診結束后,就診醫生評估患者依從性,主要評估內容包括回答問題態度、結果診斷接受程度以及處方設計等,總評分100分。
(4)門診服務滿意度以及投訴情況。本院設計門診服務滿意度調查表,患者就診結束后以不記名調查的方式讓患者填寫問卷,調查人員介紹問卷內容但不可干預患者填寫意愿,現場填寫并回收試卷,確保回收率。
將檢驗數據輸入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例數,率”表示,以χ2檢驗對比。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優化組患者掛號時間、候診時間、收費時間、取藥時間以及焦躁情緒評分經統計學分析更具優越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就診各環節消耗時間對比(±s)

表1 兩組就診各環節消耗時間對比(±s)
組別 掛號時間(min) 候診時間(min) 收費時間(min) 取藥時間(min) 焦躁情緒評分(分)參照組(n=120) 11.95±3.56 114.20±12.65 30.20±4.56 16.38±4.26 60.85±4.84優化組(n=120) 6.54±2.00 63.10±5.85 7.56±1.84 10.00±3.02 51.26±2.87 t 10.525 13.520 18.514 12.854 14.26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優化組依從性優良率經統計學分析更具優越性(P<0.05),見表2。

表2 兩組門診患者依從性對比(n,%)
優化組門診服務滿意度以及投訴率經統計學分析更具優越性(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門診服務滿意度以及投訴情況對比(n,%)
智慧醫療是信息技術發展背景下形成的一種新型醫療模式,是指將醫院信息、資源、設備以及服務人員借助互聯網和物聯網連接,以便于患者能更快地得到有效的醫療服務。相比傳統排隊掛號,智慧醫療用于掛號服務系統可系統化處理信息,達到信息共享以及智能處理的目的。本次研究顯示,優化組患者掛號時間、候診時間、收費時間、取藥時間以及焦躁情緒評分更優(P<0.05)。說明基于智慧醫療優化掛號服務系統能縮短患者就診時間,可減輕其焦躁情緒。此掛號服務系統強調分時段預約,以免預約人數過多延長等候時間。預約手段包括自助機、微信公眾號以及手機APP等互聯網工具。
綜上所述,基于智慧醫療優化掛號服務系統在門診患者中使用,能明顯縮短患者就診時間,避免患者出現焦躁情緒,就診時依從性較好,能滿足患者的就診需求且降低醫院投訴率,建議優先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