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江
(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廣東 惠州 516086)
某石化煤制氫裝置采用E-Gas氣化工藝,合成氣的除塵和凈化采用干法過濾除塵技術,通過焦過濾器來除去合成氣中夾帶的固體顆粒,焦過濾器內部的金屬纖維氈濾芯過濾粗合成氣中固體顆粒,每臺氣化爐配有兩臺焦過濾器并聯運行,每臺焦過濾器有12臺反吹閥,每臺反吹閥對應一簇焦過濾器濾芯。焦過濾器反吹氣由壓縮后的高壓合成氣提供,通過反吹球閥的快速開關提供高壓脈沖氣流,對焦過濾器濾芯內部進行反吹。反吹閥前后壓差5.5MPa,每臺氣化爐的24臺反吹閥間隔6s依次開關一次,設計開關一次時間0.45s。反吹閥反吹性能直接影響濾芯的過濾效果,一旦反吹閥出現故障,必須在2h內切出更換或者維修完畢,否則直接影響整個焦過濾器運行,導致氣化爐停工,反吹閥是影響焦過濾器長周期安全運行的關鍵設備之一。
反吹閥由國外某知名閥門廠配套提供,閥門的規格和材質見表1所示,閥門基本結構見圖1所示。
圖1 反吹閥內部結構及整體示意圖
裝置運行過程中發現閥門存在內漏和外漏情況,外漏位置在閥門填料壓蓋位置,同時發現閥門內漏嚴重,反吹環管在30min內壓力降低4MPa(見圖5)。閥門拆檢中,發現多臺閥門的閥座、閥球、閥桿、耳軸、填料壓蓋等內件磨損嚴重(見圖2)。
圖2 閥座、耳軸磨損嚴重
圖5 閥座密封改型前(左)與改型后墊片(右)
根據拆檢情況判定,引起泄漏的直接原因是閥門使用一段時間后,閥球與閥座密封面磨損,變形嚴重引起閥門內漏,閥桿、填料及填料函磨損嚴重導致閥門外漏,造成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3.2.1 閥門結構設計問題
從閥體與閥體軸承,閥體軸承與夾板,閥桿與閥球之間間隙設計偏大,閥球等內件浮動量過大(詳見圖3),閥座碟簧預緊力設計不足,在兩側壓差較大(5.5MPa)快速開關的情況下,閥球在內部前后偏移、撞擊、磨損,而磨損進一步加大了各尺寸間隙,隨著磨損越嚴重,閥門泄漏進一步加劇,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導致閥門無法繼續運行。閥桿軸及孔間隙大,主軸下端偏移,填料偏磨。由于閥桿與閥球接觸間隙較大,接觸面積相對減小,而且受閥體執行機構重力影響,導致閥桿上下撬動,出現閥桿填料及壓蓋出現偏磨狀態,使閥門容易出現外漏、內漏。
圖3 閥門結構示意圖
3.2.2 閥門部分零部件材料選擇不合理
閥門內部介質為高壓合成氣(275℃,成分主要為純凈的氫氣加一氧化碳),設計前后壓差5.5MPa,開關一次時間0.45s,開關頻率為600次/天,開關過程閥球與閥座等各摩擦副之間的摩擦系數大,閥門很容易磨損。部分零部件的材料不耐磨,如閥座采用的猛青銅,夾板、球體軸套采用316而未做表面硬化處理,這些材料不耐磨,大大降低了閥門的使用壽命。
3.2.3 閥門選型不太合理
控制閥體與閥體軸承、閥體軸承與夾板、閥桿與閥球之間間隙,減小球體的浮動量;改變閥桿端部與球體連接方式,增加閥桿的承載能力;通過計算重新選擇碟簧,改進閥座密封形式,適當提高閥座預緊力。主軸新型連接形式和改型后墊片見圖4、5所示。減小執行機構的長度及降低執行機構重量,可以降低閥門動作帶來額外的阻力及填料的磨損。
圖4 主軸新型連接形式
對部分閥門零部件進行材質升級,增強其耐磨性。對閥座、閥座、夾板(2個)、球體軸套(2個)、主軸進行材質升級并增加耐磨合金層(低摩差系數碳化鎢涂層),閥座由錳青銅更換為F316(密封面噴涂硬質合金),閥桿止推墊片由316升級為800合金。
通過現場對反吹球閥的結構改造,閥門的故障率大大降低,閥門的內漏、外漏、磨損等問題逐步得到了解決,對濾芯的吹掃效果也相對前期有明顯的改善(閥門壓降均勻且滿足要求),能從本質上解決反吹閥故障問題,大大提高焦過濾器運行的安全、平穩性,同時,使反吹閥維修費用大大降低,濾芯吹掃效果有效增強,焦過濾器的整體經濟性得到大大提高,閥門的連續運行時間由最初的30天逐漸提高到18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