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翔
關鍵詞:孟加拉國 圖書出版 細分市場 合作交流
于1971年獨立的孟加拉人民共和國(Bangladesh)位于南亞次大陸東部,東、西、北三面與印度毗鄰,東部與緬甸接壤,南瀕孟加拉灣。俯瞰整個國家,河流縱橫,河網密布,故有“萬河之國”之稱。截至2020年7月,孟加拉國人口總數約1.65億人,占全球人口的2.11%,孟加拉國官方語言為孟加拉語,常用語有英語和阿拉伯語,日常交流中使用地方方言。2018年孟加拉國國民識字率為73.9%。①
孟加拉國非常重視出版業的發展,有較為完備的法律和行政規定來維護出版業的秩序,同時還實施了一系列的有力政策來支持其發展,出版社的現代化程度在顯著提高,但仍然存在圖書質量低、盜版猖獗、私營圖書出版不規范等問題。
一、孟加拉國出版業整體情況②
19世紀70年代,歐洲人、印度教徒及穆斯林開始在孟加拉的達卡開展出版業務。70年代,孟加拉印刷的市場價格很高,市場競爭雖然激烈,但價格一直保持不變,直到市場擴大之后,孟加拉國的印刷廠和出版社才紛紛降低了價格。
截至2015年,孟加拉國共有1200家出版商,其中包括400家貿易公司、650家教育機構以及150家宗教和其他圖書的出版商,使用英語和孟加拉語出版的大多數是國家出版社。2003—2014年,孟加拉國出版印刷業產值處于上升狀態,其中出版業的增長幅度較大。
近些年,通俗小說的讀者大幅增加,大約有12位作家占據了通俗小說市場的主要地位。私營出版發展迅速,據估計大約3540家出版公司每年出版10~15種一般大眾類圖書,許多中小型出版社每年出版5~10種此類圖書,數量在100~150本之間。孟加拉國每年出版大約200種學術圖書。除了常規圖書外,孟加拉國內的“創新出版圖書”(是指使用人工智能及數字出版方式出版的數字圖書及有聲讀物等)逐漸興起。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創意圖書出版公司的數量持續增長。根據各種出版公司和書商提供的信息,該國目前大約有550~600家創意出版公司。近年來,這些出版公司已經出版了4000多種圖書,平均每年售出約1200萬~1500萬冊圖書。孟加拉國平均每年出版約6000種圖書,其中有75%的圖書在2月份的“二十一日書展”(Ekushey Boi Mela,又名Ekushe Boi Mela、Amar Ekushey Boi Mela 或 Ekushey Book Fair)上展示。
孟加拉語學院在世界孟加拉語地區進行了110年的努力之后,制定和出版了《標準孟加拉語詞典》;發行了三冊共3000頁的《孟加拉語進化詞典》;編寫和出版有關孟加拉和孟加拉歷史的圖書;編寫和出版與孟加拉國64個地區的民間文化有關的系列圖書;撰寫有關杰出文學和文化名人的生活和作品的圖書;發行五本孟加拉語文學史,出版總計約5000多種圖書。2018—2019年孟加拉語學院共發行《孟加拉語拼寫詞典》15000冊、《現代孟加拉語詞典》15000冊、《孟英詞典》22000冊、《孟加拉語發音詞典》5000冊、《簡單孟加拉語詞典》10000冊,全年出版銷售約30萬美元③。
孟加拉國出版的圖書大部分是以孟加拉語出版的,只有少數是以英語出版的。根據《達卡大學市場營銷雜志》(D.U.Journal of Marketing)發布的調查結果,全國有82所大學、約40萬名大學生,每位學生每年必修10門課程,所有學生每年共需要近409萬本教科書。與200美元的原版英文書、10美元的原版孟語書、2美元的盜版書相對,學生對原版書的購買價格意愿約為6.5美元。北美出版的教科書在大學供不應求,然而高昂價格與孟加拉國民眾支付能力的矛盾仍持續阻礙版權保護,也是當今國際國內社會在版權方面關注的焦點。幾年前著名公司培生(Pearson)在達卡開設了一個分支機構,但未在孟加拉國內引起注意。
二、出版業細分市場情況
1.學術類
民主制度、民族認同、善政等是問題是孟加拉國學術辯論和研究的主題。有關這些內容的圖書由少數私營和公共部門的出版商出版。學術出版的其中一個領域是教育和發展問題,通過出版有關該主題的圖書,孟加拉國可以分享其在援助、貿易、環境、災難管理以及小額信貸模式(格萊珉銀行)等方面的經驗。今天的學術圖書在孟加拉國的影響可能不是很大,但是孟加拉國有著悠久的學術追求和著作傳統。
孟加拉國學術和創意出版商協會(Academic and Creative Publishers Association of Bangladesh,簡稱 ACPAB)是孟加拉國圖書出版業中唯一的創意出版商代表機構,它致力于發展學術和創意出版業,維護和擴大出版商的商業利益。
2.教育類
在孟加拉國,由政府管理的國家課程和教科書委員會是唯一可以為學校和大學出版教育教科書的機構,負責出版5500萬冊初等教科書(1~5年級)、2600萬冊中等教科書(6~10年級),以及為高等年級(10~12年級)出版60萬冊英語和孟加拉語教材。孟加拉國的《國家檔案條例》中明確規定禁止私人出版教科書、練習冊、指南和參考書等。
目前,孟加拉國大約有20~30家大公司生產中學、高等中學和大學的課本。中小學和高校教師協會是教科書行業的積極參與者,這些教師群體能夠制作課程書單。
孟加拉國當前教科書的市場規模很大,擁有82所大學,約40萬名學生。孟加拉國的大學生每年必修10門課程,這意味著每年大約需要409萬冊教科書。中小學有4200萬名兒童,截至目前,總計投放了約3.5億冊教科書。
根據政府官網2020年各個年級的教科書清單,該國各年級教科書特點之一為多語言教學,清單包含多語種教育、地方教材以及各年級專業教材等,比如標準孟加拉語、孟加拉國地方語言以及英語。對于高等年級(10~12年級),其文學的主要課程是散文和詩歌,次要課程為小說和戲劇。
各地方政府時常根據本地中小學圖書需求量免費分發圖書,以促進教科書的使用,且教科書處于定期更新狀態。此外,政府正在做出多方面努力來擴展教育規模,如向教師增加薪水、提供福利以及削減學生教育費用、免費提供圖書等。除此之外,政府還提供獎學金等各種援助,以促進教育。如今基礎教育架構得到了明顯改善,小學整體環境良好,所有小學都已國有化。孟加拉國正向打造“教育友好型政府”做出努力。
3.文學類
孟加拉語文學中現存的最早作品是《喬迦帕達》(Charyapada),孟加拉語文學界中最著名的是偉大的詩人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印度詩人,但他用孟加拉語寫作)和卡齊·納茲魯爾·伊斯蘭(Kazi Nazrul Islam)的作品。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憑借《吉檀迦利》于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伊斯蘭則被譽為孟加拉國的吟游詩人。
根據2019年度孟加拉國暢銷書調查,目前,孟加拉國暢銷書前五分別為《黃金時代》(A Golden Age)、《紅磚巷》(Brick Lane)、《優秀的穆斯林》(The Good Muslim)、《這對新婚夫婦》(The Newlyweds)以及《恥辱》(Lajja:Shame)。此外,由孟加拉國最大的英語日報《每日星報》(Daily Star)首席新聞編輯賽義德·阿什法古爾·哈克(Syed Ashfaqul Haque)推薦的國內最好的五本書為《七十天》(Ekattorer Dinguli)、《黃金時代》(A Golden Age)、《道路頌歌》(Pather Panchali)、《精選短故事》(Selected Short Stories)以及《那些天》(Those Days)。其中有三本是小說,可見小說在孟加拉圖書市場十分暢銷。
4.兒童類
在孟加拉國出版的圖書中,兒童類圖書的出版數量很高,銷量也很高??兹赋霭嫔纾∕ayurpankhi)是一家專門出版兒童讀物的出版社。他們的目標是成為孟加拉國最大的讀書會,其出版的圖書都具有高質量的內容和設計,同時,售價也充分考慮讀者的承受能力。自2015年以來,孔雀出版社已經出版了75種圖書,一直在兒童領域備受關注。除了出版大量的孟加拉語圖書外,孔雀出版社還引進并出版包括英語、土耳其語、印度尼西亞語、意大利語和葡萄牙語等多語言優秀兒童類作品。
三、有關出版的法律
孟加拉國《憲法》于1972年經議會通過并生效,其中第31條和第39條中明確規定《憲法》保護孟加拉國公民的言論自由。以此為依據,孟加拉國有較為完備的法律與行政規定來維護出版業秩序?,F行與出版業相關的法律主要有《印刷出版社和出版物(宣告和注冊)法》(The Printing Presses and Publications Declaration and Registration Act,1973)、《圖書出版(管制和控制)條例》(The Publication of Books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rdinance,1965 East Pakistan Ordinance)以及《教科書印刷法》(The Note-Books Prohibition Act,1980)。孟加拉國現行《印刷出版社和出版物(宣告和注冊)法》生效于1973年8月,該法規定了出版社、報紙印刷、出版和圖書登記等事項的規則,是孟加拉國印刷出版行業最重要的法規之一。該法案概述了印刷機的運作、報紙的印刷和出版以及圖書的登記制度。如要成為報紙或雜志的擁有人或出版人,必須獲得政府的批準、聲明及登記。并要求從市政公司獲得適當的營業執照。根據本法,想要出版報紙,必須有經認證的相關聲明或者完全符合本法中所包含的所有印刷和出版要求。任何警察或經政府授權的任何人,均可沒收未經許可的報紙,并交由政府。
《印刷出版社和出版物(宣告和注冊)法》第3條規定,在孟加拉國印刷的每本書,均應清楚地印上出版社名稱、印刷地、主編姓名和發行地點。第12條第2款規定,擬出版的報紙的標題應不同于與在該國任何地方已經出版的報紙標題;編輯者在五年內沒有被判過犯有道德敗壞的罪行,并且應當具有教育資格或已接受過足夠的新聞學培訓或有足夠的經驗。第20條第1款規定,如果印刷者或出版者不再為孟加拉國公民,或者被判定有道德敗壞罪或頭腦不健全,該出版物都將被取消印刷許可。第20A條規定如果政府認為在任何地方制作的任何圖書或紙張含有不雅、淫穢的任何文字、標志或圖示,則政府可在官方公報中通知,此類圖書或紙張將被沒收,任何警察都可以在孟加拉國的任何地方沒收該圖書。
孟加拉國的大眾傳媒法傾向于約束新聞自由。1973年的《印刷出版社和出版物(宣告和注冊)法》也顯示出政府約束報刊出版的趨勢。例如,第9條規定,如果一份報紙在聲明獲得認證或被認為獲得認證之日起3個月內未出版,則該聲明將無效。在同一節中說,如果一份日報3個月不出版,而其他非日報類報紙6個月不出版時,出版權就無效,需要重新聲明。這些約束使新聞界難以有效地履行其職責。盡管此法有許多負面的性質,但它也有一些積極的作用。記者經常用它來捍衛他們自由報道的權利。無論是好是壞,它都為記者群體提供了言論自由的基礎。孟加拉國新聞委員會(Bangladesh Press Council)有權對違反行業規定的報紙出版社或新聞機構采取一定的懲罰措施。
《圖書出版(管制和控制)條例》公布于1965年,是東巴基斯坦④條例⑤中的一部分。這項條例規定了圖書或作品首次印刷和出版的管理規則。該條例是基于《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憲法》第79條制定的。其中第3條第1款規定,除得到政府或特別授權的官員的許可外,任何人不得印刷首次出版的圖書或作品。第4條第2款規定,如果圖書或作品損害傳統文化或國家利益,則應拒絕其印刷或出版。
《教科書印刷法》公布于1980年,規定了教科書印刷、出版、進口、分發和銷售的相關規則,除學校外任何人不得印刷、出版、進口、銷售、分發或流通任何教科書。
除上述與出版業直接相關的法律外,孟加拉還有《信息與通信技術法》(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Division)、《著作權法》(Copyright Act)、《官方保密法》(The Official Secrets Act,1923)、《刑事誹謗法》和《特別權力法》等法律。這些法律對出版業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由前總理卡莉達·齊亞(Khaleda Zia)政府于2006年11月頒布的《信息與通信技術法》用以規范數字通信,該法在2013年由謝赫·哈西娜政府強化,第57條授權對任何以電子形式發布被視為虛假、淫穢、誹謗性材料或任何可能使觀眾墮落或腐敗的材料的人提起訴訟。
于2000年7月頒布的《著作權法》第24條規定了已發表的文學作品的版權期限均為60年;第75—97條規定權利受到侵犯的作者或出版商可以尋求民事、刑事和行政三種類型的救濟。
四、出版業相關政策
除法律和行政法規外,孟加拉國政府還通過設立行業促進計劃打造適合出版業發展的國內閱讀環境和國外傳播渠道。
在國內閱讀環境建設方面,圖書業的政策包括,一是為了使學生和一般讀者能夠得到優質的圖書,合資企業采取的措施及區域間分銷合作可以解決大多數價格、大小、質量、供應以及適應市場方面的障礙;二是為了促進本土出版,圖書業實施針對有共同市場的圖書進行合作出版的政策,例如促進英語、孟加拉語、烏爾都語、泰米爾語等多種語言圖書的出版。此外,由美國國際開發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簡稱 USAID)支持的“閱讀”(READ)項目等對提升孟加拉國幼齡兒童閱讀能力提供了幫助。
在與國際圖書出版組織的合作上,針對各國本土圖書充足與進出口匱乏的矛盾現狀,南亞區域合作聯盟(Sou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簡稱南盟)國家簽署的《南亞優惠貿易協定》為區域內貿易開辟了新的前景,《協定》第3條鼓勵潛在貿易伙伴之間的圖書進出口合作。《孟加拉國進出口業務分配報告》(Assignment of Export and Import Business—A Bangladesh Perspective)對進口的出版物有所規定,如禁止恐怖、淫穢、反動以及會煽動改變任意公民階層宗教信仰的圖書、報紙、 期刊、海報、電影、視聽音頻等出版物進口至孟加拉國。此外,一些孟加拉國出版商已經建立了國際鏈接,并制定了聯合出版安排,如孟加拉國成為國際出版商協會(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Association,簡稱 IPA)等組織的成員國。
在孟加拉國,政府管理的國家課程和教科書委員會是唯一一個可以為中小學和大學出版教科書的機構,他們的書免費提供給1~10年級的所有學生。孟加拉國國內的圖書閱讀與出版機構除了加強與外界聯系之外,還在推動改進教育行業方面做出持續貢獻。
五、中孟出版業交流合作情況
孟加拉國于1971年宣布獨立,1975年10月4日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兩國先后簽訂了經濟技術合作、科技合作、海運、文化、長期貿易、航空和貸款等協定,建立了經濟貿易科學技術合作聯合委員會等。兩國都是孟中印緬區域合作論壇成員。孟加拉國2013年正式加入“一帶一路”倡議,2016年與中國的雙邊關系升至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孟加拉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孟加拉國則是中國在南亞第三大貿易伙伴和第三大工程承包市場。2016年習近平主席訪問孟加拉國,中孟正式升級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將2017年確定為“中孟友好交流年”,舉辦了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擴大在文化、教育、旅游等領域合作,促進兩國媒體、青年、婦女、地方交流互動,便利人員往來。
孟加拉國南北大學孔子學院(Confucius Institute at North South University),于2006年2月14日正式成立,是南亞第一所孔子學院,也是孟加拉國第一所孔子學院。2015年在達卡大學成立了第二所孔子學院。達卡大學始建于1921年,是孟加拉國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國立大學,也是當地最早設立漢語專業的高校。
在中國出版的孟加拉語圖書為數不多,有一定數量的譯本,以對孟加拉語詩人泰戈爾的譯作為主,著名的譯者有冰心、白開元等。198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劉建的《試論泰戈爾的短篇小說創作》成為我國研究泰戈爾作品的經典學位論文;北京外國語大學孟加拉語系副教授曾瓊投身孟加拉文學的傳播、翻譯工作,比較研究了我國《吉檀迦利》的多個譯本。201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了由劉建撰寫的《孟加拉國列國志》,2011年東方出版社出版了國別史系列圖書《孟加拉國史》。此外還有中文、英文、孟加拉語互譯的字典,以及作為教科書的孟加拉語教程等書目。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等機構也對中孟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孟加拉國也出版了一定種類、數量的中文圖書。大部分中文圖書出版、中孟文化月等交流活動在“一帶一路”倡議、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等外交背景下舉行,并且有中國駐孟加拉國大使館等機構的參與。2019年8月22日,中國出版集團旗下的研究出版社發布孟加拉語版《中國夢·復興路》;2019年,有21年媒體工作經驗的孟加拉國作家、流行詩人、現任云南民族大學南亞學院教授孟加拉語課程教師山達·瑪麗安(Shanta Maria)將在中國生活的所見所聞和生活趣事作為素材撰寫出版了《從月光集市到中國》(Chawk Bazar to China),成為孟加拉國的暢銷書;2019年7月27日,由中國駐孟加拉國使館主辦的“2019中國文化月”文化活動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開幕。
出版文化交流是中孟友好關系得以全面發展和提升的重要紐帶,是新時代中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重要內容和堅實基礎。目前,中孟兩國在出版業的交流合作仍不充分,但從孔子學院的成立,以及雙方出版的圖書和各種中孟文化活動的舉辦來看,兩國都在積極推動彼此更深入的了解,相信未來在出版領域會有更廣闊的合作前景。
注? ? 釋:
①資料來源:世界實時統計數據網站Worldometer、Statistia,以及金融數據網站 Macrotrends 等。
②此部分內容主要參考孟加拉國學術和創意出版商協會發布的數據。
③資料來源:《孟加拉學院年報(2018—2019)》
④1947年印巴分治時,孟加拉地區被分為兩部分,西孟加拉并入印度,東孟加拉選擇加入巴基斯坦。1955年,東孟加拉更名為東巴基斯坦。1971年東巴基斯坦獨立為孟加拉國。
⑤該條例一直在使用。1973年《孟加拉國法律(修訂和聲明)法》(第1號法令)第3節和第二附表(第1號法令)將本條例中的“東巴基斯坦”和“省政府”替換為“孟加拉國”和“政府”,將“盧比”替換為“塔卡”。
參考文獻:
[1]孟加拉國掃盲2010年調查.Bangladesh Literacy Survey,2010[R].
[2]孟加拉國掃盲2011年調查. Bangladesh Literacy Survey,2011[R].
[3]國民賬戶統計(2015—2016年度GDP臨時估算和2014—2015年度GDP最終估算).National Accounts Statistics(Provisional Estimates of GDP,2015—16 and Final Estimates of GDP, 2014—15)[R].
[4]IPA年度報告.IPA_Annual_Report_2015—2016_interactive.?[5]檔案和圖書館局2014—2015年度報告.2014—2015 Annual Report of the Directorate of Archives and Libraries[R].
[6]孟加拉國印刷和出版物部[EB/OL].https://www.dpp.gov.bd/.
[7]孟加拉國教育部[EB/OL].http://old.moedu.gov.bd/.
[8]孟加拉國發展調查部[EB/OL].https://www.jstor.org/.
[9]孟加拉國圖書與檔案館[EB/OL].http://www.nanl.gov.bd/.
(作者單位系中國書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