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揚
關于數字人民幣(E-CNY)的討論再次成為今年博鰲亞洲論壇的熱門話題。數字人民幣作為央行金融科技含量很高的一款產品,將成為實質性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管控金融風險的重量級武器。
數字政務強勢入局
選擇數字政務推廣試點數字人民幣絕對是神來之筆。
2020年10月,1913847名在深圳的個人通過“i深圳”系統成功完成“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預約登記,有5萬人分享了1000萬元的數字人民幣紅包,中簽率2.6%。
申請數字人民幣紅包很簡單。只要地理位置在深圳,申請人就可以通過深圳市統一政務服務APP“i深圳”登記身份證號、姓名、手機號、驗證碼,選擇收款銀行,然后就有機會抽中數字人民幣紅包。
獲取數字人民幣紅包很簡單。通過“i深圳”APP抽中紅包的人,根據收到短信的指引,下載數字人民幣APP,通過手機號注冊賬號和設置登錄密碼,就可以領取200元數字人民幣紅包,并可以看到轉賬來源為深圳市羅湖區工業與信息化局。數字人民幣紅包如果要用于支付,需要申請人設置支付密碼和錢包名稱。數字人民幣APP,當前僅有收款、付款功能。
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也很簡單。在開通數字人民幣支付的沃爾瑪超市中,消費者可以在自助收銀臺終端設備上操作,在四種支付方式微信刷臉支付、微信支付、電子禮品卡支付和數字人民幣支付中,選擇數字人民幣支付方式,然后打開數字人民幣APP進行掃碼付款。
在政府協助之下,數字人民幣場景開拓也十分順利。深圳羅湖區有3389家商戶支持數字人民幣的支付消費,商戶類型涵蓋商場超市、日用零售、餐飲消費、生活服務等。萬象城、沃爾瑪和KKmall等當地老百姓經常去的場所都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消費。
可以說,在深圳試點中,數字人民幣通過數字政務推廣,讓數字人民幣更加緊密地滲透到老百姓的日常消費中去。這不僅讓場景開拓變得簡單,獲客簡單且黏性高,而且離實體經濟也更近。
無疑,數字人民幣的入局,將深刻改變貨幣運行的生態。
銀行間競爭加劇
在數字人民幣的雙層運營體系下,商業銀行承擔面向消費者的數字人民幣的兌換服務,但是不能向消費者收取兌出兌回的手續費。
商業銀行靠貸款利息、中間業務手續費等賺錢。一些商業銀行也開始考核互聯網渠道會員的發展情況。數字人民幣能給商業銀行帶來什么好處嗎?
在傳統支付公司掌控的場景下,很多商業銀行的借記卡或者信用卡就是支付賬戶綁定的快捷支付賬戶。用哪張卡付款交易,雖然消費者自己會選擇,但是在支付智能化之后,支付公司能夠很大程度上左右這種選擇。另外,商業銀行通過支付公司的快捷支付獲得的賬單記錄,都是類似于“消費-××支付公司”這樣概略的信息,根本獲取不到消費訂單的具體信息。
如果說數字人民幣能帶來什么好處,有可能就是將使得銀行機構獲取到更多的數據。數字人民幣是和支付并列的一種支付方式,商業銀行的個人和商戶數字人民幣賬戶都可以直接和場景下的交易發生聯系,而無須支付公司的支付收銀臺進行中介。商業銀行直接殺入場景了,可以獲得場景之下更為豐富和細致的數據信息,用于對用戶消費習慣畫像,或者生成對用戶的信用評價。
支付機構都是先用免費將商戶圈進來,然后通過收取各種手續費將過去付出的成本都收回來,商業銀行也是商業機構,在發展數字人民幣的長期過程中,能避開這個套路嗎?
數字人民幣錢包是超越商業銀行存在的超級賬戶,它不依賴于某個商業銀行存在,用戶可以選擇綁定某個商業銀行的賬戶,但不是必需的。這就有可能帶來一個非常明顯的競爭機制。如果商業銀行僅僅將自身定位為一種貨幣兌換的中介,那么就很難形成在數字人民幣時代的比較優勢。數字人民幣將倒逼商業銀行向更高附加值的服務轉型,向產品創新轉型。數字人民幣時代,金融數字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馬太效應將更加明顯。跨界優勢大、創新服務多、產品有更多價值的商業銀行將能從數字人民幣生態中攫取更多的用戶,產品創新能力差的商業銀行將更難吸收到資金和客戶。
數字人民幣時代,商業銀行的競爭將加劇。
支付清算系統重平衡
中國人民銀行有五大支付清算系統,它們是中國金融大動脈,數字人民幣是這個大動脈里面流通的貨幣,也將對這個大動脈的系統有深遠影響。
大額實時支付系統(HVPS)能夠為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提供快速、高效、安全、可靠的清算服務,有力支持了人民幣跨境支付業務,實現了跨行資金清算零在途。
小額批量支付系統(BEPS)為廣大企事業單位和居民個人提供全天候不間斷的支付服務,個人可通過該系統進行水費、電費、煤氣費等日常繳費,企事業單位可以委托開戶銀行及時向在不同地區、不同銀行開戶的員工發放工資和養老金等費用。
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IBPS)可讓用戶足不出戶辦理跨行賬戶管理、資金匯劃、資金歸集等多項業務,并可實時在線獲取業務的處理結果。
境內外幣支付系統(CXFPS)通過人民銀行指定的代理銀行代理港幣、英鎊、歐元、日元、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瑞士法郎和美元8個幣種的支付業務結算。
中央銀行會計核算數據集中系統(ACS)負責準備金管理、再貸款、再貼現、現金及發行基金等各項中央銀行業務,包含央行會計核算、事后監督、統計分析、會計檔案管理、客戶對賬等功能。金融機構在中央銀行開立的各類賬戶都由中央銀行會計核算數據集中系統負責賬戶管理。
還有人民銀行特許授權的清算機構負責垂直領域的金融清算業務,如城銀清算、農信銀資金清算、網聯清算、銀聯等中間機構。這些中間機構構成了各種金融機構之間信息互通的分布式網絡。因為數字人民幣的賬戶設立在中央銀行,所以這些機構都要去基于中央銀行的數字人民幣賬戶進行操作和清算,而且是支付即清算的一種模式,退一步講,也是每日清算的模式,總體來說是一種中心化的方式。長此以往,在數字人民幣的業務領域,中間機構的支付清算功能會弱化。
數字人民幣的可回溯性,就要求支付清算系統必須能夠上報數字人民幣在流通清算過程中經過的每一個機構、個人、清算關口,讓數字人民幣在央行清算系統中有一個全程中央記錄、覆蓋數字人民幣全生命周期記錄的日志體系,這對于支付清算系統挑戰極大,要做很多改造,要建立各支付清算系統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系統的連接。尤其是當數字人民幣交易規模達到千億甚至萬億規模的時候,必須要實現支付清算系統的高度自動化才能滿足數字人民幣的可回溯性需求。
數字人民幣的交易對中央銀行披露,意味著未來支付清算系統面向數字人民幣的信息留存僅限于發行機構級別,個人級別的數據將收歸于央行。數字貨幣將能夠讓央行更好地執行中央政府的定向貨幣政策,并實現資金精準投放和流向監控。支付清算系統將更聰明地匹配中央政府的貨幣政策。
數字人民幣還將推動跨境支付場景的自動化。區塊鏈的跨境支付能夠提供可靠、安全、不間斷服務,減少了人工處理環節,縮短了清結算時間,將會明顯提高交易速度。同時,由于傳統跨境外支付模式中存在支付處理、接收、財務運營和對賬等成本,如果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將削弱交易流程中的中介機構作用,提高資金的流動性,實現實時確認和監控,能夠有效降低交易環節中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對銀行來說可以改善資本結構、增加盈利,對金融消費者來說可以降低費用、提升轉賬速度,從而提升服務滿意度。未來在跨境貿易、跨境轉賬等場景下,預計數字人民幣將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供應鏈金融資金流再造
事實上,數字人民幣的全程可回溯性對于供應鏈金融尤其有用。供應鏈金融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能夠確認交易背景的真實性,還有交易雙方的真實性。數字人民幣天然具備全程歷史日志,每次核心企業和供應商或者分銷商進行數字人民幣結算,結算日志都自動上報和保存在中央銀行,這個日志可用于供應鏈金融各種資產的確權,實現對于供應鏈金融業務核實。
另外,數字人民幣未來可以疊加類似于智能合約的智能技術,實現基于場景、特定條件的自動付款結算,比如核心企業和供應商結算應付賬款、不同分銷商之間的資金清算、分銷商和消費者之間的退款、分包商和農民工基于應付賬款的工資結算等。數字人民幣將能夠推動可信的金融互聯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