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燁

我當然不是聽過“追星永遠不會失戀”這句話后才開始追星的。
小學時,看著電視機里面?“咿呀咿呀”的演員,看不懂,硬看。突然產生了小小的叛逆——趁著奶奶不注意,按著遙控器轉臺了,跳到了謝霆鋒唱著“黃種人……”醇厚的嗓音一下子讓大字不識一個的我立即沉醉其中了。
當然,最主要的是,審美終于不疲勞了,哪里來的帥哥?太帥了!
看了許久還津津有味,轉頭偷偷看一下奶奶,奶奶也神采奕奕地看著屏幕,眼神似乎比沒有轉臺前更加精神了。
——追星,老少皆宜。
我開啟了追星時代。
從小賣部的貼紙開始,然后到小本的雜志、預訂的雜志,到電影、電視劇,凡是我追的星星出現的地方,都有我……
三年級時,家里買了第一臺電腦,我的追星世界已經前所未有地繁榮了……
3G的網絡世界開機需要30 分鐘,我都可以滿懷希望地等待,激動得胖手丫子按住鼠標,慢慢放大偶像的照片——天啊,怎么這么刺眼,光芒四射的,人家的眼睛要瞎了!
我懷疑那段時間近視了就是因為偶像的光芒引起的。
上了初中,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人生的第一次熬夜,都給了追星,熬夜到12點鐘不睡覺,看木箱子,愛綜藝節目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好不誘人。
到了升學考試,我的思想產生了激烈的沖突:追星,是不是很浪費我的時間呢?學習是不是更加重要?別人都認真學習,例如我的同桌,她追星只追娛樂圈考試第一名的,例如易烊千璽。
我怎么也得給自己一個目標。
學習和追星都不可以泛濫,我是百萬墻頭草,換人的速度比每天換衣服還快。
怎樣可以讓自己有質量地追星呢?倒不如不追了。
于是開始挑燈苦讀,可是精神動力沒有了,整天昏昏欲睡。
同桌看我這個樣子,給我一腳:“我們追的是偶像嗎? 不是的,是天上的星星。你換的每一個偶像是因為什么?是因為不帥了嗎?
不是的,是因為他沒有下一個優秀。為什么追星?因為他們人品好,優秀,成績斐然,并且越來越好,才能讓粉絲一直保持那種追他們的沖動,愿意追隨他們的步伐。”
最后她霸氣十足加上一句話,“易烊千璽第一名,我永遠也要第一名!”
天啊,那個光芒萬丈!
我想起來了現在一個代表性的稱呼,我大概想叫她“爸爸”!
我依舊追星,追優質的星星,因為從他們的身上看到可能性、閃光點,并充分運用在自己的身上。
天啊!偶像會彈吉他,排名前100 名,媽媽給我買了吉他,自己百度看教程學習。
雖然現在吉他還彈得磕磕絆絆,不過總比鄰居家的小胖好得多,他的吉他灰塵堆積。
偶像鋼琴十級,算了,這個有點兒難度,我還是想英語考滿分。
更加重要的是,我不亂花錢了,把買辣條的錢省下來,想去看星星的演唱會。
最后我成為這片地帶里面的初中生唯一私房錢過500 元的,哈哈哈!羨慕了吧!!
追星的路上,千萬不要迷失自己,追星才不會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