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健康,范汝明,姜 童,楊 貴
(紅河州農業科學院,云南 蒙自 661199)
蒙自市地處低緯高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以冬早茄果類、豆類大棚蔬菜聞名,素有“蔬菜之鄉”的美譽。在蒙自市文瀾鎮、草壩鎮、雨過鋪鎮,常年種植冬季設施大棚蔬菜2000 hm2以上,利用特有的冬季“溫暖、干燥”氣候特點種植設施大棚冬早蔬菜,即可達到病蟲少、綠色豐產的效果,又能避開全國蔬菜上市的高峰期,獲得一份較好的收益。然而,受水源、大棚設施限制,冬早蔬菜收獲后,仍然僅能以種植設施大棚蔬菜為主,但春季氣溫回升迅猛,設施大棚內不具備降溫條件,棚內氣溫白天高達30~40℃,非常不適宜蔬菜作物的正常生長和開花結果,病蟲害十分嚴重,導致春季種植的蔬菜產量低、品質差、產值低,農戶種植積極性受影響嚴重。蒙自春季設施棚內白天氣溫高達30~40℃,夜間氣溫僅15~22℃,日照量達10 h以上,非常適宜哈密瓜的生長和營養富集。哈密瓜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瓜肉肥厚、清脆爽口、糖度高等特征,果實還含有大量人體需要的糖類、維生素和纖維素,并有一定的藥用價值[1-2],深受市民青睞。近年來,南方新鮮哈密瓜5—6月上市,市場價高達5~7元·kg-1,種植收益非常可觀。2020年,紅河州農業科學院在蒙自市文瀾鎮開展設施大棚春季哈密瓜引種篩選及栽培技術試驗研究,以期篩選適宜本地區推廣應用的春季哈密瓜品種,調整冬季設施大棚蔬菜的栽培輪作制度和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更加有效的帶動當地農戶實現增產增收。
參試品種共有9個,分別為云脆蜜、云黃蜜、羊角蜜、廣密3號、寧蜜5號、翠蜜、黃皮黃肉(TB)、白皮白肉和甜紅玉2號。
試驗在紅河州農業科學院設施大棚日光溫室內進行,土壤為當地紅壤土,肥力較好。棚長25 m,寬15 m。高壟栽培方式,參試品種兩頭設保護行,溝寬1.6 m,基施三元復合肥(15-15-15)540 kg·hm-2,過磷酸鈣270 kg·hm-2,起壟混勻,壟高20 cm,寬1 m,覆黑色地膜。坐果后7 d追肥1次,全部采用膜下噴灌進行肥水管理。移栽后灌根1次,伸蔓期、坐果前各用藥1次,坐果后7 d用藥1次,主要防治蔓枯病、病毒病、蚜蟲、白粉虱等,小區間管理一致。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株距0.4 m,窄行距0.6 m,寬行距1.6 m。每小區長9 m,種植40株,密度2.7萬株·hm-2,各品種于4月2日播種,4月23日瓜苗(2葉1心)移栽。采取立架栽培,單主蔓整枝對11~16節子蔓雌花化學(氯吡脲)輔助授粉,每株留1~2果,主蔓28~30節摘心。
在試驗品種的苗期、坐果期和果實成熟期分3次目測各品種的生長勢和發病情況,生長勢分為強、稍強、中、稍弱和弱5級。果實發育期為雌花開放至果實成熟的天數,每品種定株調查10株,開花當天掛牌并標記,天數取平均值。果實成熟時每品種每小區隨機取5個樣品,分別調查記載其生理指標,最后計算其平均值,每小區全部成熟果實測定產量,并調查單瓜重量。
從表1可見,9個品種均在4月2日開始育苗,4月23日定植。10~14節子蔓雌花開放期為5月18—22日,其中云脆蜜、云黃蜜、白皮白肉、甜紅玉2號最早,為5月18日;其次是寧蜜5號、翠蜜為5月20日;黃皮黃肉(TB)、羊角蜜、廣密3號的開花期最晚,為5月22日。

表1 各品種在蒙自地區生育進程及性狀
廣密3號長勢強,留2果,第2臺果畸形果較多。白皮白肉長勢稍強,果偏小。羊角蜜長勢稍強,枯葉病和病毒病重,坐果慢,留2果。翠密長勢強,白粉病突出,表皮靚麗,果型好,留2果,第3臺果畸形。黃皮黃肉(TB)長勢稍強,果型好,果開裂,成花紋狀,掛2果。寧密5號長勢稍強,掛1果,果型好。云黃密長勢強,果型好,留2果。云脆密長勢強,果型好,留2果,第2臺果畸形果多。甜紅玉2號長勢強,果型好,留2果。
從表2可見,各品種主蔓28節處摘心時,植株高度在235~299 cm,節間距6.1~16.1 cm,云黃蜜株高、節間距最大,黃皮黃肉(TB)株高、節間距最小。植株主蔓以云黃蜜、甜紅玉2號較粗,均在1.30 cm以上,廣蜜3號莖粗稍小,為0.9 cm。各品種坐果性表現優的品種為云脆蜜、云黃蜜、寧密5號、甜紅玉2號,平均坐果節位云脆蜜、白皮白肉13節為最低,羊角蜜、寧密5號、廣密3號、翠蜜為14節左右,黃皮黃肉(TB)甜紅玉2號15節左右,云黃蜜最高,為16節左右。從最大葉片(縱徑/橫徑)來看,云黃蜜、廣蜜3號葉片表現較大,黃皮黃肉(TB)、白皮白肉葉片表現較小。云脆蜜、云黃蜜、甜紅玉2號生長勢強,其余品種均稍強。

表2 開花期不同哈密瓜品種田間性狀比較
從表3可見,經考種測定,中心折光糖含量甜紅玉2號最高為15.1%;云黃蜜、羊角蜜和廣蜜3號在14.0%左右。白皮白肉、云脆蜜為13.0%左右、寧蜜5號為11.4%。翠蜜、黃皮黃肉(TB)分別為7.1%、6.3%。從外觀看,云脆蜜最佳,青綠皮,長橢圓形,細網紋,密且均勻;其次為云黃蜜,黃皮,長橢圓形、細網紋均勻;甜紅玉2號白皮,近圓形、光滑有光質;其他品種外觀品質均為一般。各品種的果實品質云脆蜜、云黃蜜、羊角蜜、甜紅玉2號表現較好,寧蜜5號、廣密3號、白皮白肉表現為一般,翠蜜、黃皮黃肉(TB)表現差。
從表4可見,哈密瓜品種受植株抗病抗逆性強弱和單果重大小的影響。單株結瓜數除甜紅玉2號、羊角蜜均為2只外,其他品種均為1只,在相同的栽培措施下,其有效平均單瓜重各有不同,平均單果重以云脆蜜2.21 kg為最大;其次是云黃蜜2.06 kg,廣密3號1.93 kg,寧蜜5號1.77 kg,甜紅玉2號1.68 kg,白皮白肉、翠蜜和黃皮黃肉(TB)在1.05~1.25 kg;羊角蜜平均單果重0.35 kg為最小。根據各小區實收有效產量折合單產,平均產量從高到低依次是甜紅玉2號、云脆蜜、云黃蜜、廣密3號、寧蜜5號、翠蜜、黃皮黃肉(TB)、白皮白肉、羊角蜜,分別為45.36 t·hm-2、29.84 t·hm-2、27.81 t·hm-2、26.10 t·hm-2、23.9 t·hm-2、16.88 t·hm-2、15.50 t·hm-2、14.18 t·hm-2、9.50 t·hm-2。
云脆蜜、云黃蜜、甜紅玉2號3個品種總體抗病性達中強,其中較耐枯萎病、蔓枯病、霜霉病,對白粉病抗性中等,后期蚜蟲、果蠅等侵害突出。廣密3號、白皮白肉2個品種抗病性中等,果實成熟期枯萎病較突出,廣密3號生長期蚜蟲突出。翠蜜、黃皮黃肉(TB)2個品種抗病性中等,生長期白粉病突出,果實成熟期表現臍腐病,果實腐爛。羊角蜜抗病性偏弱,表現為病毒病和霜霉病。寧密5號對白粉病抗性中等,果實成熟期枯萎病較突出。
供試的9個哈密瓜品種特性分析:云脆蜜、云黃蜜、甜紅玉2號3個品種長勢較好,坐果性優,成熟后外觀形狀較好、肉質松脆、風味香氣濃、中心糖度較高,且香甜爽口、口味極佳、產量相對較高,均屬優質高產品種,抗病性較強。適宜在蒙自市春季開展示范推廣,作為冬季茄果類、豆類等設施大棚蔬菜的合理輪作品種。羊角蜜長勢及坐果性一般,雖肉質酥脆、風味香氣濃、中心糖度較高,且香甜爽口、口味極佳,但其產量相對較低、病害表現突出;寧蜜5號、廣密3號、白皮白肉3個品種長勢、坐果率、果實品質、產量表現一般;翠蜜、黃皮黃肉(TB)2個品種其長勢、坐果性一般,果實品質、產量及抗病性較差,均不適宜本地區大面積推廣種植。云脆蜜、云黃蜜、甜紅玉2號3個品種適合在蒙自市開展春季設施大棚種植。